一种城市公园沉水廊道环保喷涂防水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2048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城市公园沉水廊道环保喷涂防水方法及系统,包括滑板、混合罐、增压机、蓄电池、固定柱、旋转机构、螺旋驱动机构和扇形喷嘴,所述混合罐、所述增压机和所述蓄电池皆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板上,所述固定柱的底部通过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滑板,所述固定柱的侧壁上设置有横杆;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固定柱转动,使得扇形喷嘴对墙面远近交叉喷涂,通过伸缩气缸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扇形喷嘴对墙面上下交叉喷涂,喷涂效果充分,防水效果好;通过调节固定柱的高度从而调节横杆的高度,以适应不同施工高度,使用灵活方便;通过使用高分子聚合物防水涂料,不仅可以用于潮湿基层的喷涂,而且可以与饮用水源接触,绿色环保。绿色环保。绿色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公园沉水廊道环保喷涂防水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城市公园沉水廊道环保喷涂防水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沉水廊道是在湖底建立固定廊道基层,在廊道基层的两侧设置有高于水面的隔水墙,将湖水挡在廊道的两侧,走在廊道中可以观赏湖中景色,仿佛置身湖底,使人赏心悦目,因而沉水廊道越来越受欢迎。
[0003]目前,在沉水廊道的修筑施工中,湖底尽是淤泥,在淤泥基层上施工容易陷入其中,但在现浇板施工时候需要同步喷涂防水材料,使得喷涂作业困难,而且喷涂的角度和方位不固定,很难保证喷涂均匀,防水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公园沉水廊道防水施工时,在淤泥基层上施工容易陷入,喷涂角度和方位不固定,导致喷涂作业困难、喷涂施工效率低、喷涂效果差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城市公园沉水廊道环保喷涂防水方法及系统。
[0005]一方面,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方法::一种城市公园沉水廊道环保喷涂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0006]1)使用多种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配制成防水涂料,并将防水涂料注入到喷涂系统中;
[0007]2)将喷涂系统布置在廊道两侧的淤泥地中;
[0008]3)将对骨料碎石、胶结料、添加剂、水泥等材料进行不同材质搅拌配比,用作廊道现浇板浇灌时在板上做一道与墙体同高度的垂直止水带;
[0009]4)垂直止水带制作时喷涂系统同时工作,将涂料喷涂在垂直止水带的表面;
[0010]5)多种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超细沥青分子表层形成包裹膜,并由这些被高分子聚合物包裹后的分子形成连续网络,阻止自然界中的水分子的透过,达到了防水防渗漏的效果。
[0011]作为上述方法的进一步描述:
[0012]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大豆油酸20%~35%,大豆油酸20%~45%,丙烯酸丁酯25%~35%。
[0013]另一方面,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城市公园沉水廊道环保喷涂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板、混合罐、增压机、蓄电池、固定柱、旋转机构、螺旋驱动机构和扇形喷嘴,所述混合罐、所述增压机和所述蓄电池皆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板上,所述固定柱的底部通过所述旋转机构连接所述滑板,所述固定柱的侧壁上设置有横杆,所述螺旋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横杆上,所述旋转机构包括第一轴承座、旋转电机、驱动齿轮和环形齿条,所述旋转电机和所述第一轴承座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板上,所述固定柱设于所述
第一轴承座上,所述环形齿条套设于所述环形齿条上,所述驱动齿轮设于所述旋转电机上,所述驱动齿轮位于所述环形齿条的一侧,且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环形齿条啮合,所述螺旋驱动机构设于所述横杆上,所述扇形喷嘴为两组交叉设于所述螺旋驱动机构上,所述增压机、所述旋转电机与所述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扇形喷嘴与所述混合罐内部连通。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螺旋驱动机构包括伸缩气缸、滑块、螺纹杆和螺纹块,所述滑块套设于所述横杆上,且所述滑块可沿着所述横杆轴向滑动,所述伸缩气缸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柱上,且所述伸缩气缸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两个第二轴承座,所述螺纹块固定连接于所述横杆上,所述螺纹杆穿过所述螺纹块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座,所述螺纹杆与所述螺纹块螺纹连接,所述扇形喷嘴通过弧形喷管连接于所述螺纹杆上。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两所述螺纹杆分别位于所述横杆的上下两侧。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9]两所述弧形喷管位于所述横杆的同一侧,且两所述弧形喷管对向布置。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1]所述螺纹杆平行于所述横杆布置。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3]所述混合罐的高度小于所述横杆的高度。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5]所述固定柱包括固定杆和固定管,所述固定杆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管内,所述横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杆上,固定旋钮穿过所述固定管的外壁抵住所述所述固定杆。
[002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27]所述滑板上设置有多根挂杆。
[002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9]1、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旋转电机带动固定柱转动,使得扇形喷嘴对墙面远近交叉喷涂,通过伸缩气缸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扇形喷嘴对墙面上下交叉喷涂,喷涂效果充分,防水效果好。
[0030]2、本专利技术中,通过调节固定柱的高度从而调节横杆的高度,以适应不同施工高度,使用灵活方便。
[0031]3、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滑板搭载系统在淤泥上滑动,解决了湖中淤泥施工不便的问题。
[0032]4、本专利技术中,通过使用高分子聚合物防水涂料,其具有无毒无味无污染的特点,不仅可以用于潮湿基层的喷涂,而且可以与饮用水源接触,绿色环保。
附图说明
[0033]图1为一种城市公园沉水廊道环保喷涂防水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
[0034]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5]图3为一种城市公园沉水廊道环保喷涂防水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二。
[0036]图4为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7]图例说明:
[0038]1、滑板;2、混合罐;3、增压机;4、蓄电池;5、固定柱;51、固定杆;52、固定管;6、旋转机构;61、第一轴承座;62、旋转电机;63、驱动齿轮;64、环形齿条;7、螺旋驱动机构;71、伸缩气缸;72、滑块;73、螺纹杆;74、螺纹块;8、扇形喷嘴;9、横杆;10、第二轴承座;11、弧形喷管;12、固定旋钮;13、挂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内”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公园沉水廊道环保喷涂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使用多种高分子聚合物材料配制成防水涂料,并将防水涂料注入到喷涂系统中;2)将喷涂系统布置在廊道两侧的淤泥地中;3)将对骨料碎石、胶结料、添加剂、水泥等材料进行不同材质搅拌配比,用作廊道现浇板浇灌时在板上做一道与墙体同高度的垂直止水带;4)垂直止水带制作时喷涂系统同时工作,将涂料喷涂在垂直止水带的表面;5)多种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在超细沥青分子表层形成包裹膜,并由这些被高分子聚合物包裹后的分子形成连续网络,阻止自然界中的水分子的透过,达到了防水防渗漏的效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城市公园沉水廊道环保喷涂防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包括如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大豆油酸20%~35%,大豆油酸20%~45%,丙烯酸丁酯25%~35%。3.一种城市公园沉水廊道环保喷涂防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滑板(1)、混合罐(2)、增压机(3)、蓄电池(4)、固定柱(5)、旋转机构(6)、螺旋驱动机构(7)和扇形喷嘴(8),所述混合罐(2)、所述增压机(3)和所述蓄电池(4)皆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板(1)上,所述固定柱(5)的底部通过所述旋转机构(6)连接所述滑板(1),所述固定柱(5)的侧壁上设置有横杆(9),所述螺旋驱动机构(7)设于所述横杆(9)上,所述旋转机构(6)包括第一轴承座(61)、旋转电机(62)、驱动齿轮(63)和环形齿条(64),所述旋转电机(62)和所述第一轴承座(61)固定连接于所述滑板(1)上,所述固定柱(5)设于所述第一轴承座(61)上,所述环形齿条(64)套设于所述环形齿条(64)上,所述驱动齿轮(63)设于所述旋转电机(62)上,所述驱动齿轮(63)位于所述环形齿条(64)的一侧,且所述驱动齿轮(63)与所述环形齿条(64)啮合,所述螺旋驱动机构(7)设于所述横杆(9)上,所述扇形喷嘴(8)为两组交叉设于所述螺旋驱动机构(7)上,所述增压机(3)、所述旋转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斌陈加曹胡海俊陈杰李静李宇峰李柯颖李海南苏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螳螂园林绿化景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