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注塑件的水口缩颈扭断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1643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注塑件水口去除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汽车注塑件的水口缩颈扭断方法,注塑模具形成用于成型汽车注塑件的型腔及与型腔连通的注塑流道;将熔融塑料经由注塑流道注入型腔内,型腔内的熔融塑料固化后形成汽车注塑件,注塑流道内的熔融塑料固化后形成水口;驱动机构驱动水口伸长进行缩颈处理,使得水口的外径由第一尺寸缩小至第二尺寸;驱动机构驱动缩颈处理后的水口相对汽车注塑件转动,将水口从汽车注塑件上扭断分离;当注塑模具完成汽车注塑件的注塑成型后,在注塑模具开模时,将水口从汽车注塑件上自动扭断分离,实现水口的自动去除,提升水口的去除效率及去除良率。提升水口的去除效率及去除良率。提升水口的去除效率及去除良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注塑件的水口缩颈扭断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件水口去除
,尤其公开了一种汽车注塑件的水口缩颈扭断方法。

技术介绍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汽车已经逐渐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出行代步工具之一,汽车包括多个零部件组装而成,其中塑料件就是汽车常用的装饰件,在塑料件的制造过程中,主要采用模具进行注塑成型,当塑料件注塑成型之后,需要作业人员操作钳刀剪断水口,或者需要将塑料件安装固定在治具上,利用机械刀具切断水口,水口的去除效率低下,且常常存在残留而去除不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注塑件的水口缩颈扭断方法,在注塑模具开模时,将水口从汽车注塑件上自动扭断分离,实现水口的自动去除,提升水口的去除效率及去除良率。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注塑件的水口缩颈扭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注塑模具配置有型腔及与型腔连通的注塑流道;将熔融塑料经由注塑流道注入型腔内,型腔内的熔融塑料固化后形成汽车注塑件,注塑流道内的熔融塑料固化后形成水口;驱动机构驱动水口伸长进行缩颈处理,使得水口的外径由第一尺寸缩小至第二尺寸;驱动机构驱动缩颈处理后的水口相对汽车注塑件转动,将水口从汽车注塑件上扭断分离。
[0006]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驱动机构驱动扭断单元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得扭断单元带动水口伸长进行缩颈处理;驱动机构驱动扭断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以使得扭断单元带动水口转动,将水口从汽车注塑件上扭断分离。
[0007]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扭断单元的第一载体滑动设置在注塑模具上,第一载体相对注塑模具沿直线方向滑动,第一载体用于驱动水口伸长实现水口的缩颈处理。
[0008]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扭断单元的第二载体转动设置在注塑模具上,第二载体的转动轴线平行第一载体的滑动方向,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载体转动以使得第一载体缩颈处理后的水口转动从汽车注塑件上扭断分离。
[0009]其中,第一载体设有第一离合件,第二载体设有用于配合第一离合件的第二离合件;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载体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时,第一离合件、第二离合件彼此分离;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载体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时,第一离合件、第二离合件彼此啮合,移动的第一载体经由两个离合件的啮合带动第二载体转动将水口从汽车注塑件上扭断分离。
[0010]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模具上设置与注塑流道平行的让位孔体,第二载体转动设置在让位孔体内;注塑流道包括用于成型水口的第一流道、与第一流道及让位孔体连通的第二流道,第二流道内的熔融塑料固化形成设置在第二载体上的料头,第二载体带动料头使得水口转动与汽车注塑件扭断分离。
[0011]其中,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注塑模具上设置连通型腔与注塑流道的锥形孔,锥形孔靠近型腔一端的孔径小于锥形孔靠近注塑流道一端的孔径;驱动机构驱动水口伸长以使得锥形孔内的塑料体进行缩颈处理,驱动机构驱动缩颈处理后的锥形孔内的塑料体相对汽车注塑件转动,将锥形孔内的塑料体与汽车注塑件的连接处扭断分离。
[0012]其中,锥形孔为圆锥孔。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当注塑模具的型腔内的熔融塑料固化成型为汽车注塑件之后,借助水口残留的温度,驱动机构驱动水口伸长进行缩颈处理,使得水口的外径由第一尺寸缩小至第二尺寸,降低水口自身的强度;然后驱动机构驱动缩颈处理后的水口相对汽车注塑件转动,将水口从汽车注塑件上轻松扭断分离,实现水口的自动去除,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去除水口,无需对汽车注塑件进行二次定位去除水口,大大提升水口的去除效率及去除良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16]请参阅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汽车注塑件的水口缩颈扭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注塑模具配置有型腔及与型腔连通的注塑流道;优选地,注塑模具包括第一模板及与第一模板配合使用的第二模板,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围设形成型腔及注塑流道,型腔位于模板的中部,注塑流道贯穿模板的侧壁,注塑流道位于模板的周边部;将加热融化后的熔融塑料经由注塑流道注入型腔内,待熔融塑料在注塑模具内固化之后,型腔内的熔融塑料固化后形成汽车注塑件,注塑流道内的熔融塑料固化后形成水口;第一模板、第二模板分离进行开模处理,同时驱动机构驱动水口伸长进行缩颈处理,使
得水口的外径由第一尺寸缩小至第二尺寸,使得缩颈处理后的水口的强度变小;随后驱动机构驱动缩颈处理后的水口相对汽车注塑件转动,将强度降低后的水口从汽车注塑件上轻松扭断分离。待水口扭断分离后,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随即分离,然后即可将型腔内的汽车注塑件顶出,实现水口去除与汽车注塑件取出的连贯作业,提升注塑模具的注塑效率。
[0017]当注塑模具的型腔内的熔融塑料固化成型为汽车注塑件之后,借助水口残留的温度,优选地,注塑模具配置有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水口的温度降低至40-60℃时,例如,水口的温度降低至50℃时,驱动机构驱动水口伸长进行缩颈处理,使得水口的外径由第一尺寸缩小至第二尺寸,降低水口自身的强度。如果水口的温度高于60℃,此时水口过软而容易被拉断,容易造成汽车注塑件毛刺残留而去水口不良。如果水口的温度低于40℃,此时水口过硬,一方面不利于缩颈处理,另一方面不利于后续的扭断处理。
[0018]当水口完成缩颈处理之后,驱动机构驱动缩颈处理后的水口相对汽车注塑件转动,将水口从汽车注塑件上轻松扭断分离,实现水口的自动去除,无需作业人员手动去除水口,无需对汽车注塑件进行二次定位去除水口,大大提升水口的去除效率及去除良率。
[0019]汽车注塑件的水口缩颈扭断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驱动机构驱动扭断单元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得扭断单元带动水口伸长进行缩颈处理;借助第一位置、第二位置之间的行程距离设置,实现对水口准确的缩颈处理,一方面防止水口拉伸太长而直接被拉断,另一方面避免水口拉伸太短而缩颈不良。
[0020]驱动机构驱动扭断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以使得扭断单元带动水口转动,将水口从汽车注塑件上扭断分离。借助第二位置与第三位置之间的行程距离设置,进而对水口的转动角度进行准确限位,在保证水口被扭断的同时,避免水口转动过度而浪费时间,同时避免水口转动过度而导致注塑模具构造尺寸变大,提升水口的去除效率,辅助缩小注塑模具的尺寸。
[0021]汽车注塑件的水口缩颈扭断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扭断单元的第一载体滑动设置在注塑模具上,本实施例中,第一模板或/和第二模板上设有滑孔,第一载体滑动设置在滑孔内,第一载体相对注塑模具沿直线方向滑动,第一载体用于驱动水口伸长实现水口的缩颈处理。借助注塑模具对第一载体的滑动方向进行导向,避免第一载体移动过程中发生歪斜,提升水口的缩颈效率。
[0022]汽车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注塑件的水口缩颈扭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注塑模具配置有型腔及与型腔连通的注塑流道;将熔融塑料经由注塑流道注入型腔内,型腔内的熔融塑料固化后形成汽车注塑件,注塑流道内的熔融塑料固化后形成水口;驱动机构驱动水口伸长进行缩颈处理,使得水口的外径由第一尺寸缩小至第二尺寸;驱动机构驱动缩颈处理后的水口相对汽车注塑件转动,将水口从汽车注塑件上扭断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注塑件的水口缩颈扭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驱动机构驱动扭断单元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以使得扭断单元带动水口伸长进行缩颈处理;驱动机构驱动扭断单元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三位置以使得扭断单元带动水口转动,将水口从汽车注塑件上扭断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注塑件的水口缩颈扭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扭断单元的第一载体滑动设置在注塑模具上,第一载体相对注塑模具沿直线方向滑动,第一载体用于驱动水口伸长实现水口的缩颈处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注塑件的水口缩颈扭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扭断单元的第二载体转动设置在注塑模具上,第二载体的转动轴线平行第一载体的滑动方向,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载体转动以使得第一载体缩颈处理后的水口转动从汽车注塑件上扭断分离。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注塑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吴钏李叔明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广华汽车饰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