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鼻腔术后填充套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574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鼻腔术后填充套管,其包括适于分别伸入左鼻腔和右鼻腔内的左套管和右套管,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的位于鼻腔外部的一端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处形成适配鼻中隔外侧轮廓的“U”型结构;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的靠近鼻梁的一侧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适于鼻腔上侧分泌物流入管内的通孔;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由医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的中空腔适于将左右两个鼻孔由与外部导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鼻腔术后填充套管,具有鼻腔填充和通气的目的,保证鼻腔能够呼吸顺畅,有效避免了因术后鼻腔堵塞引发的鼻涕、流眼泪、头痛、鼻腔粘膜生长肉芽、鼻腔黏连或狭窄等症状。鼻腔黏连或狭窄等症状。鼻腔黏连或狭窄等症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鼻腔术后填充套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辅助器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鼻腔术后填充套管。

技术介绍

[0002]在鼻中隔或下鼻甲手术后,需要对鼻腔进行填充,传统的填充物有膨胀海绵或者纳西棉,这两种填充物在遇水或血液后会产生膨胀,进而达到膨胀止血的效果,但由于膨胀海绵或者纳西棉吸水或血液膨胀后期通透性较差,严重导致呼吸不畅,且容易引发鼻涕、流眼泪、头痛等症状,给患者带来极大不适,甚至刺激鼻腔粘膜生长肉芽,导致鼻腔黏连或狭窄,为此有必要研发一种新型的鼻腔术后填充物以解决上述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术后填充物存在的上述不足,进而提供一种鼻腔术后填充套管。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鼻腔术后填充套管,其包括适于分别伸入左鼻腔和右鼻腔内的左套管和右套管,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的位于鼻腔外部的一端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处形成适配鼻中隔外侧轮廓的“U”型结构;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的靠近鼻梁的一侧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适于鼻腔上侧分泌物流入管内的通孔;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由医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的中空腔适于将左右两个鼻孔与外部导通。
[0006]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为一体结构。
[0007]优选地,所述左套管、所述右套管、所述连接部由硅胶注塑成型。
[0008]优选地,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的靠近鼻梁一侧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通孔,两个所述通孔沿所述左套管或所述右套管的轴线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的位于鼻腔外侧一端相互连接的所述连接部为魔术扣。
[0010]优选地,所述右套管的外部自由端处设置有右连接件,所述右连接件的与鼻中隔贴合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魔术扣的毛毡面;所述左套管的外部自由端处设置有左连接件,所述左连接件的靠近鼻中隔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魔术扣的钩针面,所述钩针面与所述毛毡面贴合形成所述魔术扣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左套管、所述右套管、所述左连接件、所述右连接件由硅胶注塑成型。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鼻腔术后填充套管在鼻腔手术后填塞患者鼻腔,可以达到可以填充和通气的目的,且上方有通孔可将鼻腔上壁(方)的分泌物和淤血引流出来,进而减少术后的疼痛及鼻部疼痛不适,保证鼻腔能够呼吸顺畅,有效避免了因术后鼻腔堵塞引发的鼻涕、流眼泪、头痛、鼻腔粘膜生长肉芽、鼻腔黏连或狭窄等症状。
附图说明
[0014]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5]图1是本技术的鼻腔术后填充套管的第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图1所示鼻腔术后填充套管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是本技术的鼻腔术后填充套管的第一种实施方式连接部的裁切结构示意图;
[0018]图4是本技术的鼻腔术后填充套管的第二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5是图4所示鼻腔术后填充套管连接后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1]1-左套管;2-右套管;3-连接部;4-通孔;5-中空腔;6-裁切区;21-右连接件;22-毛毡面;11-左连接件;12-钩针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一
[0023]参见图1-2,一种鼻腔术后填充套管,在鼻中隔手术缝合后使用,其包括适于分别伸入左鼻腔和右鼻腔内的左套管1和右套管2,所述左套管1和所述右套管2的位于鼻腔外部的一端通过连接部3相互连接,在所述连接部3处形成适配鼻中隔外侧轮廓的“U”型结构(如图1中标号3所指向位置);所述左套管1和所述右套管2的靠近鼻梁的一侧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适于鼻腔上侧分泌物流入管内的通孔4;所述左套管1和所述右套管2由医用柔性材料制成,优选硅胶材料制成(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选用与硅胶材质性能近似的医用材料,如医用橡胶、柔性塑料等),所述左套管1和所述右套管2的中空腔5适于将左右两个鼻孔与外部导通。本装置为硅胶材质,为椭圆形,外层背覆一层可吸收润滑材料,本技术的鼻腔术后填充套管在鼻腔手术后填塞患者鼻腔,可以达到可以填充和通气的目的,且上方有通孔可将鼻腔上壁的分泌物引流出来,进而减少术后的疼痛及鼻部疼痛不适,保证鼻腔能够呼吸顺畅,有效避免了因术后鼻腔堵塞引发的鼻涕、流眼泪、头痛、鼻腔粘膜生长肉芽、鼻腔黏连或狭窄等症状。通过将左套管和右套管通过连接部3连接,可有效防止因患者吸气时将左套管或右套管吸入或滑落至后鼻孔或咽腔内。本实施例的所述左套管和右套管的长度在5至5.5厘米左右,在鼻腔内插入左套管和右套管后,由于硅胶材质的左套管、右套管与鼻腔内壁有弹性的接触形成静摩擦,能够有效避免套管向外滑脱的情况。
[0024]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式,所述连接部3与所述左套管1和所述右套管2为一体结构,首先由硅胶一体注塑呈管状结构,然后沿着图3所述的虚线部分构成的裁切区6,将左套管和右套管之间的部分管壁进行裁型形成图1所述的连接部3。这种整体结构设计便于加工生产,且连接部3的裁切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调整,以与不同患者鼻中隔外侧轮廓的形状相适配。
[0025]为了更好较好的实现将鼻腔上壁分泌物引流的目的,所述左套管1和所述右套管2的靠近鼻梁一侧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通孔4,两个所述通孔4沿所述左套管或所述右套管的轴线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0026]本实施例的所述左套管1和所述右套管2的横截面的形状优选椭圆形或圆形,以便
适应鼻腔的结构,并便于实施术后插入鼻腔或从鼻腔拔出。
[0027]实施例二
[0028]参见图4-5,在上述实施例1的基础上,为了更加便于鼻腔术后将左套管和右套管插入鼻腔内,所述左套管1和所述右套管2的位于鼻腔外侧一端相互连接的所述连接部3为魔术扣。参见图4,具体为所述右套管2的外部自由端处设置有右连接件21,所述右连接件21的与鼻中隔贴合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魔术扣的毛毡面22;所述左套管1的外部自由端处设置有左连接件11,所述左连接件11的靠近鼻中隔的一侧设置有所述魔术扣的钩针面12,所述钩针面11与所述毛毡面12贴合形成所述魔术扣连接。
[0029]本实施例的所述左套管1、所述右套管2、所述左连接件11、所述右连接件21均由硅胶注塑成型。所述左套管1与所述左连接件11为一体结构,所述右连接件21与所述右套管2为一体结构。
[0030]本实施例的所述左套管1和所述右套管2的靠近鼻梁一侧的管壁上页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通孔4,两个所述通孔4沿所述左套管或所述右套管的轴线方向均匀间隔设置。
[0031]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解释,本技术并不只仅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鼻腔术后填充套管,其特征在于:包括适于分别伸入左鼻腔和右鼻腔内的左套管和右套管,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的位于鼻腔外部的一端通过连接部相互连接,在所述连接部处形成适配鼻中隔外侧轮廓的“U”型结构;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的靠近鼻梁的一侧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至少一个适于鼻腔上侧分泌物流入管内的通孔;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由医用柔性材料制成,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的中空腔适于将左右两个鼻孔与外部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鼻腔术后填充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为一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鼻腔术后填充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套管、所述右套管、所述连接部由硅胶注塑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鼻腔术后填充套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套管和所述右套管的靠近鼻梁一侧的管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通孔,两个所述通孔沿所述左套管或所述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春辉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省宿州市立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