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达克替尼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1527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达克替尼的方法,以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达克替尼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达克替尼的合成,具体涉及一种以2-溴-4-甲氧基-7-硝基苯甲腈为起始原料经加成、环化、还原和酰化反应制备达克替尼的方法,属于有机合成


技术介绍

[0002]达克替尼(Dacomitinib),化学名称N-{4-[(3-氯-4-氟苯基)氨基]-7-甲氧基喹唑啉-6-基}-4-(哌啶-1-基)-2-丁烯酰胺,化学结构如下:达克替尼是美国辉瑞公司开发的一种有效的、不可逆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2018年9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携带EGFR激活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也是头颈部癌、脑肿瘤、皮肤鳞癌和肺动脉高压等潜在治疗药物。
[0003]文献报道达克替尼的合成路线主要有:(1)以2-氨基-4-氟苯甲酸为原料,通过与甲酰胺成环、硝酸-硫酸硝化、SOCl2氯化、与3-氯-4-氟苯胺亲核取代、甲醇钠甲氧基化、Raney Ni催化氢化、与4-哌啶-2-丁烯酰氯酰化制得达克替尼,总收率49.8%(程海博,徐斌,张惠斌, 等.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14, 45(2): 165-169);(2)以7-氟-6-硝基-4(3H)-喹唑啉酮为原料,经甲氧基化、POCl3/SOCl2氯化、与3-氯-4-氟苯胺亲核取代、Raney Ni催化氢化、与4-溴-2-丁烯酰胺酰化、与哌啶亲核取代制得达克替尼,总收率46.3%(蔡继兰, 孙焕亮, 王飞栋, 等.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14, 45(2): 107-109);(3)以4-羟基-6-氨基-7-甲氧基喹唑啉为原料,与4-哌啶-2-丁烯酰氯缩合、与甲基磺酰氯取代、与3-氯-4-氟苯胺缩合反应得到达克替尼,总收率58.6%(翟富民, 花海棠, 胡玉乾, 等.CN 106008372[P]. 2016-10-12);(4)以(E)-N'-(2-氰基-5-甲氧基-4-硝基苯基)-N,N-二甲基甲脒为原料,经Pd/C催化氢化、与4-(1-哌啶基)-2-丁烯酸酰化、与3-氯-4-氟苯胺缩合及Dimroth重排得到达克替尼,总收率为58.5%( Yu S, Dirat O. ACS Symposium Series, 2016, 1239: 235-252)。方法(1)和(2)原料价廉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但工艺步骤多,使用有毒有害的POCl3和SOCl2,产生大量的废酸和废气,对环境极不友好,硝化反应和氢化催化剂存在安全隐患。方法(3)和(4)合成工艺路线短,目标产物收率较高,但原料来源不易,使用贵重金属催化剂,生产成本较高。因此开发一种工艺路线短、目标产物收率高、反应操作简单、试剂价廉无毒、对环境友好、易于工业化生产的达克替尼合成工艺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达克替尼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以2-溴-4-甲氧基-5-硝基苯甲腈(Ⅰ)为起始原料,经过加成、环化、还原和酰化反应得到达克替尼(

)。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达克替尼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单口瓶中,加入化合物Ⅰ、3-氯-4-氟苯胺和冰乙酸,搅拌溶解后,加热回流反应至完全。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减压蒸馏除去乙酸得到化合物Ⅱ,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2)在上一步反应产物Ⅱ中,加入甲酰胺、催化剂、配体和碱,加热反应至完全。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倒入冰水中,抽滤,水洗,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Ⅲ;(3)在三口瓶中加入化合物Ⅲ、乙醇,搅拌下加入氢氧化钠溶液(5mol/L),加热至反应温度,分批加入二氧化硫脲,1h内加完,继续保温反应至完全。反应液冷却后,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冰水浴冷却结晶,抽滤,水洗,真空干燥得到化合物Ⅳ;(4)在三口瓶中加入(E)-4-(哌啶-1-基)-2-丁烯酸、碱和无水二氯甲烷,冰浴冷却下加入缩合剂,搅拌反应1 h后,加入化合物Ⅳ,室温搅拌反应至完全。反应液依次用柠檬酸溶液(质量分数10%)、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饱和食盐水洗涤,无水硫酸镁干燥,减压蒸除溶剂,残留物用无水乙醇重结晶,真空干燥得到达克替尼(

)。
[0006]具体化学反应式描述如下:具体化学反应式描述如下:所述达克替尼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化合物Ⅰ和3-氯-4-氟苯胺摩尔比为1:1~1.5,优选为1:1;冰乙酸用量为2~5mL/mmol化合物Ⅰ,优选为4mL/mmol化合物Ⅰ;回流反应5~8h,优选为6h。
[0007]步骤(2)中,甲酰胺用量为4~8mL/mmol化合物Ⅰ,优选为5mL/mmol化合物Ⅰ;所用碱为碳酸钾、或磷酸钾,优选为碳酸钾;碱用量为200%~300%(摩尔分数),优选为250%(摩尔分数);所用催化剂为乙酸铜、或水合乙酸铜、或水合硫酸铜,优选为水合乙酸铜;催化剂用量为5%~20%(摩尔分数),优选为10%(摩尔分数);所用配体为L-脯氨酸、或邻菲啰啉,优选为L-脯氨酸;配体用量10%~30%(摩尔分数),优选为20%(摩尔分数);反应温度为140~160℃,优选为160℃;反应时间为2~4h,优选为2.5h。
[0008]步骤(3)中,化合物Ⅲ与二氧化硫脲摩尔比为1:2~5,优选为1:4;乙醇用量为2~5mL/mmol化合物Ⅲ,优选为3mL/mmol化合物Ⅲ;氢氧化钠溶液(5mol/L)用量为1~2mL mmol化合物Ⅲ,优选为1.6mL/mmol化合物Ⅲ;反应温度为30~60℃,优选为60℃;反应时间为0.5~2h,优选为1h。
[0009]步骤(4)中,(E)-4-(哌啶-1-基)-2-丁烯酸与化合物Ⅳ摩尔比为1:1~1.5,优选为1:1;所用碱为三乙胺、或二异丙基乙胺,优选为三乙胺;碱与化合物Ⅳ摩尔比为1~3:1,优选为2:1;无水二氯甲烷用量为10~20mL/mmol化合物Ⅳ,优选为15mL/mmol化合物Ⅳ;所用缩合剂为1-乙基-3-(3-二甲基氨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I)/1-羟基苯并三唑(HOBt)、或
二环己基碳二亚胺(DCC)、或苯并三氮唑-1-基氧基三(二甲基氨基)磷鎓六氟磷酸盐(BOP),优选为EDCI/HOBt;缩合剂与化合物Ⅳ摩尔比为1~1.5:1,优选为1.2:1;反应时间为12~20h,优选为16h。
[0010]本专利技术中,乙酸能促进3-氯-4-氟苯胺和化合物Ⅰ发生加成反应得到产物Ⅱ,反应结束后减压蒸除乙酸,残留物无需分离提纯,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Cu(Ⅱ)盐对环化反应催化活性比Cu(Ⅰ)盐好, Cu(Ⅱ)盐中结晶水可以促进环化反应进行,化合物Ⅲ收率明显提高,其中水合乙酸铜催化效果最好;随着催化剂用量增大,对环化反应催化活性逐渐增加。L-脯氨酸和邻菲啰啉都能与催化剂产生协同催化作用,以水合乙酸铜/L-脯氨酸催化效果更好。与K3PO4相比,K2CO3作碱时化合物Ⅲ收率更高。甲酰胺作为反应物和溶剂,可以促进环化反应顺利进行,增加其用量有利于提高化合物Ⅲ收率。温度对环化反应影响很大,温度低时环化反应较难进行,温度升高环化反应速度加快,当温度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达克替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在单口瓶中加入2-溴-4-甲氧基-5-硝基苯甲腈(Ⅰ)20mmol,3-氯-4-氟苯胺20mmol,冰乙酸80mL,搅拌溶解后,加热回流反应6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减压蒸馏除去乙酸,得到N-(3-氯-4-氟苯基)-2-溴-4-甲氧基-5-硝基苯甲脒(Ⅱ),不需要分离纯化,直接用于下一步反应;(2)在上一步反应产物Ⅱ中,加入甲酰胺100mL,碳酸钾50mmol,一水合醋酸铜24mmol,L-脯氨酸8mmol,160℃反应2.5h;反应液冷却至室温,倒入冰水中,抽滤,水洗,真空干燥得到N-(3-氯-4-氟苯基)-7-甲氧基-6-硝基喹唑啉-4-胺(Ⅲ);(3)在三口瓶中加入化合物
Ⅲꢀ
12mmol,乙醇36mL,搅拌下加入5mol/L氢氧化钠溶液19.2mL,加热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春侯跃阳陈秋云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