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49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包括胶贴主体,所述胶贴主体中心位置密封连接有透明板,所述胶贴主体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一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硅胶凸点,所述硅胶凸点外圈设有海绵环,且所述海绵环固定连接于所述胶贴主体一侧表面,所述胶贴主体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一面表面外边缘位置连接有不干胶涂层,所述不干胶涂层位于所述海绵环外圈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胶贴主体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一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硅胶凸点,使该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硅胶凸点能够对穿刺点产生一定压力,从而避免腹腔积液从穿刺点流出,明显改善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穿刺点迁延不愈。愈。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

技术介绍

[0002]正常人腹腔存在少量液体,一般不超过200ml,当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肿瘤转移、内脏动脉扩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和其他因素等造成腹腔内游离液体量超过1000ml时就叫腹腔积液(腹水),大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腹腔引流来减轻腹胀症状,一旦拔出引流管后,目前的胶贴不能有效控制腹腔积液从穿刺点流出,不但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还影响穿刺点的愈合,腹腔积液持续从穿刺点流出,让患者的生活苦不堪言,目前临床我们常规用一个玻璃输液瓶的瓶塞,经过碘酒浸泡消毒后盖在穿刺点,后在上部用胶布加压贴住,防止积液渗漏,效果非常好,但是玻璃瓶塞临床不常有,且不符合临床医疗废物回收的条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设计一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包括胶贴主体,所述胶贴主体中心位置密封连接有透明板,所述胶贴主体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一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硅胶凸点,所述硅胶凸点外圈设有海绵环,且所述海绵环固定连接于所述胶贴主体一侧表面,所述胶贴主体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一面表面外边缘位置连接有不干胶涂层,所述不干胶涂层位于所述海绵环外圈位置,所述不干胶涂层表面贴合有隔离底纸。
[0006]优选的,所述海绵环厚度尺寸为2毫米,且所述海绵环经过杀菌消毒处理
[0007]优选的,所述硅胶凸点直径尺寸为6毫米,所述硅胶凸点中心点厚度为4毫米,且所述硅胶凸点为透明型结构。
[0008]优选的,所述胶贴主体为圆盘型结构,所述胶贴主体直径尺寸为50毫米。
[0009]优选的,所述隔离底纸撕启端位置设有撕启端头,且所述不干胶涂层经过无菌处理。
[0010]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有益效果在于:
[0011]1、本技术通过在胶贴主体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一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硅胶凸点,使该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硅胶凸点能够对穿刺点产生一定压力,从而避免腹腔积液从穿刺点流出,明显改善这类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穿刺点迁延不愈;
[0012]2、通过在硅胶凸点外圈设有海绵环,使该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海绵环能够及时吸附胶贴在贴附穿刺点过程中产生的血液或是液体,同时海绵环也能够在该种胶贴使用过程中及时吸附从穿刺点渗透出的微量液体,保证了穿刺点周围环境
的干燥,从而进一步加快了穿刺点的愈合;
[0013]3、通过在胶贴主体中心位置密封连接有透明板,且硅胶凸点为透明型结构,使该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透明板与透明结构的硅胶凸点能够观察到穿刺点的愈合情况,便于判断胶贴是否可以撕下,满足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与皮肤接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不与皮肤接触一面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胶贴主体;2、透明板;3、硅胶凸点;4、海绵环;5、不干胶涂层;6、隔离底纸;7、撕启端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参照图1-3,一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包括胶贴主体1,胶贴主体1中心位置密封连接有透明板2,胶贴主体1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一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硅胶凸点3,硅胶凸点3外圈设有海绵环4,且海绵环4固定连接于胶贴主体1一侧表面,胶贴主体1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一面表面外边缘位置连接有不干胶涂层5,不干胶涂层5位于海绵环4外圈位置,不干胶涂层5表面贴合有隔离底纸6。
[0020]海绵环4厚度尺寸为2毫米,且海绵环4经过杀菌消毒处理;通过设有海绵环4,能够及时吸附胶贴在贴附穿刺点过程中产生的血液或是液体,同时海绵环4也能够在该种胶贴使用过程中及时吸附从穿刺点渗透出的微量液体,保证了穿刺点周围环境的干燥,从而进一步加快了穿刺点的愈合。
[0021]硅胶凸点3直径尺寸为6毫米,硅胶凸点3中心点厚度为4毫米,且硅胶凸点3为透明型结构;通过设有透明型结构硅胶凸点3,配合于胶贴主体1中心位置的透明板2,便于医用人员或是患者能够实时观察到穿刺点的愈合情况,满足使用需求。
[0022]胶贴主体1为圆盘型结构,胶贴主体1直径尺寸为50毫米;满足使用需求。
[0023]隔离底纸6撕启端位置设有撕启端头7;且不干胶涂层5经过无菌处理,通过设有撕启端头7,便于撕启隔离底纸6,通过将不干胶涂层5经过无菌处理,避免穿刺点被不干胶涂层5感染。
[0024]具体使用时,本技术一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首先将该种胶贴后侧表面的隔离底纸6通过撕启端头7从不干胶涂层5表面撕掉,将胶贴上的硅胶凸点3对准穿刺点,通过不干胶涂层5贴附在人体皮肤表面,硅胶凸点3能够对穿刺点产生一定压力,从而避免腹腔积液不断从穿刺点流出,防止穿刺点迁延不愈,同时在贴附过程中,海绵环4能够及时吸附过程中产生的血液或是液体,在该种胶贴使用过程中海绵环4也能够及时吸附从穿
刺点渗透出的微量液体,保证了穿刺点周围环境的干燥,从而进一步加快了穿刺点的愈合,医用人员或是患者可通过透明板2和透明型结构硅胶凸点3实时观察穿刺点愈合情况,从而判断胶贴是否可以撕下。
[0025]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包括胶贴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胶贴主体(1)中心位置密封连接有透明板(2),所述胶贴主体(1)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一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硅胶凸点(3),所述硅胶凸点(3)外圈设有海绵环(4),且所述海绵环(4)固定连接于所述胶贴主体(1)一侧表面,所述胶贴主体(1)与人体皮肤接触的一面表面外边缘位置连接有不干胶涂层(5),所述不干胶涂层(5)位于所述海绵环(4)外圈位置,所述不干胶涂层(5)表面贴合有隔离底纸(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腹腔积液渗漏的胶贴,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建忠陆文斌李文晶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