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外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层、纱布层、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底层一层固定连接有纱布层,所述纱布层远离底层的一侧均匀涂覆有利于伤口恢复的敷料,所述底层靠近纱布层的一侧还均匀涂覆有第一粘贴层,所述第一粘贴层相对平行设有两组,所述纱布层位于两组所述第一粘贴层之间,所述第一粘贴层远离底层的一侧附着有防粘纸,所述底层远离纱布层的一侧位于所述纱布层所在位置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等距设有多组,所述底层靠近透气孔的一侧位于两端所在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该普外刀口恢复护理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稳定性好的优点。有稳定性好的优点。有稳定性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外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普外刀口恢复护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普外科是以手术为主要方法治疗肝脏、胆道、胰腺、胃肠、肛肠、血管疾病、甲状腺和乳房的肿瘤及外伤等其它疾病的临床学科,是外科系统最大的专科。普外刀口尤其是腿部外伤刀口,在恢复护理的过程中,通常采用医疗胶带将涂有护理药膏的纱布固定在刀口表面的护理方式。
[0003]但由于患者的腿部活动较多,容易对刀口附近的肌肉造成挤压,导致患者刀口表面的纱布发生皱褶、位置偏移,严重还会出现纱布掉落现象,进而影响患者刀口的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外刀口恢复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普外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层、纱布层、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所述底层一层固定连接有纱布层,所述纱布层远离底层的一侧均匀涂覆有利于伤口恢复的敷料,所述底层靠近纱布层的一侧还均匀涂覆有第一粘贴层;
[0006]所述第一粘贴层相对平行设有两组,所述纱布层位于两组所述第一粘贴层之间,所述第一粘贴层远离底层的一侧附着有防粘纸;
[0007]所述底层远离纱布层的一侧位于所述纱布层所在位置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等距设有多组,所述底层靠近透气孔的一侧位于两端所在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所述第一固定带远离所述底层的一端通过弹力带与限位带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均通过针线固定缝制在底层上,所述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靠近纱布层的一侧均匀涂覆有第二粘贴层。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粘贴层远离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的一侧也附着有防粘纸,所述第二粘贴层、防粘纸均设有多组。
[0010]优选的,所述弹力带一端通过针线固定缝制在所述第一固定带远离底层的一端,所述弹力带远离第一固定带的一端通过针线固定缝制在限位带上。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均相对平行设有多组,且所述第一固定带、第二固定带输出方向相反。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带远离第二粘贴层的一侧固定缝制有第一魔术贴,所述第一固定带远离第二粘贴层的一侧固定缝制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相适配的第二魔术贴。
[0013]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普外刀口恢复护理装置,通过弹力带的设计,从而能够增加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之间的长度,通过第一粘贴层、第二粘贴层的设计,进而便于将底层、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固定在患者腿部,且第一粘贴层、第二粘贴层能够
增加底层、第一固定带和第二固定带在患者腿部的稳定性,第一魔术贴与第二魔术贴配合使用,从而便于将第一固定带与第二固定带连接,通过透气孔的设计,进而能够增加该护理装置的透气性,该普外刀口恢复护理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稳定性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防粘纸立体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限位带立体图。
[0017]图中:1底层、2纱布层、3透气孔、4第一粘贴层、5第一固定带、6弹力带、7限位带、8防粘纸、9第二固定带、10第一魔术贴、11第二粘贴层、12敷料、13第二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普外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层1、纱布层2、第一固定带5和第二固定带9,所述底层1一层固定连接有纱布层2,所述纱布层2远离底层1的一侧均匀涂覆有利于伤口恢复的敷料12,所述底层1靠近纱布层2的一侧还均匀涂覆有第一粘贴层4,第一粘贴层4、第二粘贴层11具体为A-氰基丙烯酸酯;
[0020]所述第一粘贴层4相对平行设有两组,所述纱布层2位于两组所述第一粘贴层4之间,所述第一粘贴层4远离底层1的一侧附着有防粘纸8;
[0021]所述底层1远离纱布层2的一侧位于所述纱布层2所在位置开设有透气孔3,所述透气孔3等距设有多组,所述底层1靠近透气孔3的一侧位于两端所在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9,所述第一固定带5远离所述底层1的一端通过弹力带6与限位带7固定连接,弹力带6为尼龙包边带,底层1通过第一粘贴层4固定粘在患者皮肤上。
[0022]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9均通过针线固定缝制在底层1上,所述第一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9靠近纱布层2的一侧均匀涂覆有第二粘贴层11,底层1为医用无纺纸布。
[0023]具体的,所述第二粘贴层11远离第一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9的一侧也附着有防粘纸8,所述第二粘贴层11、防粘纸8均设有多组。
[0024]具体的,所述弹力带6一端通过针线固定缝制在所述第一固定带5远离底层1的一端,所述弹力带6远离第一固定带5的一端通过针线固定缝制在限位带7上,通过弹力带6的设计,从而能够增加第一固定带5和第二固定带9之间的长度。
[0025]具体的,所述第一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9均相对平行设有多组,且所述第一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9输出方向相反,从而便于将底层1固定在患者的伤口处。
[0026]具体的,所述第二固定带9远离第二粘贴层11的一侧固定缝制有第一魔术贴10,所述第一固定带5远离第二粘贴层11的一侧固定缝制有与所述第一魔术贴10相适配的第二魔术贴13,第一魔术贴10与第二魔术贴13配合使用,从而便于将第一固定带5与第二固定带9
连接。
[0027]工作原理:该普外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根据患者刀口的大小选择相应大小的护理装置,然后将有利于伤口恢复的敷料12均匀涂覆在纱布层2上,然后将位于底层1上第一粘贴层4上的防粘纸8揭下,将纱布层2上的敷料12对准患者的伤口处,然后将底层1通过第一粘贴层4粘在患者腿上即可,然后将第一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9依次通过第二粘贴层11粘在患者腿上,最后握住限位带7,通过弹力带6将限位带7拉伸,绕过患者腿部粘在位于第一固定带5上的第一魔术贴10上即可,该普外刀口恢复护理装置,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具有稳定性好的优点。
[0028]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外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包括底层(1)、纱布层(2)、第一固定带(5)和第二固定带(9),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层(1)一层固定连接有纱布层(2),所述纱布层(2)远离底层(1)的一侧均匀涂覆有利于伤口恢复的敷料(12),所述底层(1)靠近纱布层(2)的一侧还均匀涂覆有第一粘贴层(4);所述第一粘贴层(4)相对平行设有两组,所述纱布层(2)位于两组所述第一粘贴层(4)之间,所述第一粘贴层(4)远离底层(1)的一侧附着有防粘纸(8);所述底层(1)远离纱布层(2)的一侧位于所述纱布层(2)所在位置开设有透气孔(3),所述透气孔(3)等距设有多组,所述底层(1)靠近透气孔(3)的一侧位于两端所在位置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9),所述第一固定带(5)远离所述底层(1)的一端通过弹力带(6)与限位带(7)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外刀口恢复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9)均通过针线固定缝制在底层(1)上,所述第一固定带(5)、第二固定带(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艳萍,陆东月,
申请(专利权)人:刘艳萍,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