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喷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弥雾喷头及弥雾机,其中,弥雾喷头包括喷头主体、位于喷头主体内部的风机组件和弥雾组件,喷头主体包括进口部和出口部,进口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出口部的横截面积,风机组件位于进口部,弥雾组件位于出口部;弥雾组件包括三个弥雾喷盘组,弥雾喷盘组上设有进液口和雾滴出口,弥雾喷盘组包括两个轴向并排设置的喷盘,每个喷盘上均设有喷盘进气口,喷盘进气口与进液口和雾滴出口连通,静电发生器电极位于喷盘组内部,与雾滴相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弥雾喷头结构简单,适用性强,通过弥雾喷盘组的设置实现了液体的二次雾化,雾滴的弥雾效果更好,同时该弥雾喷头具有静电装置,使雾滴带有静电电荷,具有更好的吸附性。具有更好的吸附性。具有更好的吸附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弥雾喷头及弥雾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喷雾设备
,具体为一种弥雾喷头及弥雾机。
技术介绍
[0002]弥雾机作为农药及其他液体的雾化喷出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农业果蔬园及公共卫生场合。弥雾喷头是弥雾机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弥雾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0003]近年来,有关论文或专利提出了多种改进的弥雾喷头。如专利CN201702051U设计了一种可调节弥雾器弥雾喷头,该专利利用连接环和喷头体的螺纹连接实现了喷片与喷头体相对位置的可调节,进而实现了喷孔出水量的可调,同时该弥雾喷头用喷片固定整件取代了原有的头罩固定整件,减小了整件体积,但该喷头弥雾范围较小且雾滴吸附效果较弱;专利CN209965054U设计了一种与行走机架为一体的静电喷头,该喷头可实现移动式喷雾,但该弥雾喷头外形较大,且未设计整流罩,造成的成本浪费较大;专利CN102318593A提供了一种安装于龙门架上的弥雾喷头,该弥雾喷头结构上的改进使得喷雾方向为斜后方,避免了药物喷向人身上,但该装置的龙门式喷头无法进行局部喷雾和换方向喷雾,造成了材料的大量浪费,同时装置未设置静电发生器,雾滴的吸附性也较差。
[0004]因此,设计一种弥雾效果好、弥雾范围广、吸附能力强的弥雾喷头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弥雾喷头及弥雾机,该弥雾喷头结构简单,适用性强;通过弥雾喷盘组的设置实现了液体的二次雾化,并且对喷头主体进行了特殊设计,使进入弥雾组件的气流压力升高,雾滴的弥雾效果更好。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弥雾喷头,包括喷头主体、以及位于喷头主体内部的风机组件和弥雾组件,其中,
[0007]喷头主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进口部和出口部,进口部的横截面积大于出口部的横截面积,风机组件位于进口部,弥雾组件位于出口部;
[0008]弥雾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弥雾喷盘组,弥雾喷盘组上设有进液口和雾滴出口,弥雾喷盘组包括两个轴向并排设置的喷盘,每个喷盘上均设有喷盘进气口,喷盘进气口与进液口和雾滴出口连通。
[0009]进一步的,风机组件包括依次布置的进风口、风扇叶片、风机驱动电机和出风口,风机驱动电机与风扇叶片连接,进风口的面积大于出风口的面积。
[0010]进一步的,弥雾组件包括3个周向均布设置的弥雾喷盘组,3个弥雾喷盘组由弥雾喷盘组连接架连接,弥雾喷盘组靠近风机组件的一端设有液体分流架,液体分流架与3个弥雾喷盘组连接,液体分流架具有中空分流流道,3个弥雾喷盘组分别与中空分流流道连通,进液口与中空分流流道连通。
[0011]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弥雾喷头还包括静电组件,静电组件包括静电发生器和静电发生器电极,静电发生器电极安装于弥雾喷盘组内部。
[0012]进一步的,弥雾喷盘组包括第一喷盘、第二喷盘、第一喷盘进气口和第二喷盘进气口,静电发生器电极位于第一喷盘和第二喷盘之间,中空分流流道包括三个流道分支出口,流道分支出口贯通第一喷盘和第二喷盘的轴心与雾滴出口连通。
[0013]进一步的,第一喷盘和第二喷盘均为圆柱状喷盘,且第一喷盘进气口有多个,且均布于第一喷盘的外周面;第二喷盘进气口有多个,且均布于第二喷盘的外周面。
[0014]进一步的,多个第一喷盘进气口向第一喷盘的轴心收拢,多个第二喷盘进气口向第二喷盘的轴心收拢。
[0015]进一步的,多个第一喷盘进气口和第二喷盘进气口由弧形筋条间隔布置形成,多个弧形筋条呈旋转方式布置,并向雾滴出口收拢。
[0016]进一步的,喷头主体包括整流罩、静电发生器安装盒、弥雾组件接口、以及控制器安装盒,整流罩的外侧均布有加强筋条,静电发生器安装盒为绝缘盒。
[0017]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弥雾机,包括上述任意一项的弥雾喷头。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的弥雾喷头结构简单,适用性强,通过弥雾喷盘组的设置实现了液体的二次雾化,并且对喷头主体进行了特殊设计,使进入弥雾组件的气流压力升高,雾滴的弥雾效果更好。
[0020](2)本专利技术的弥雾喷头设有静电组件,在第一喷盘和第二喷盘之间安装有静电发生器电极,使雾滴带有同性电荷,减小了雾滴的体积,增大了雾滴吸附能力,同时提高了液滴的雾化效率。
[0021](3)本专利技术的弥雾喷头中风机进风口的面积大于出风口的面积,对从外界进入弥雾喷头的气流进行了升压,从而为弥雾组件提供高压风,便于更好的弥雾。
[0022](4)本专利技术的弥雾喷头设有3个周向均匀布置的弥雾喷盘组,提高了弥雾喷头的弥雾半径,弥雾范围大。
[0023](5)本专利技术的弥雾喷头的多个第一喷盘进气口向第一喷盘的轴心收拢,多个第二喷盘进气口向第二喷盘的轴心收拢,该结构使进入弥雾组件的气流进一步升压,使弥雾效率更高。
[0024](6)本专利技术的弥雾喷头设有与各种弥雾设备相连接的接口,适用性强,方便安装和维修,操作简单,且喷头主体作为整体支撑装置,进一步简化了弥雾喷头的结构。
[0025](7)本发弥雾喷头的每个喷盘上均设有多个弧形筋条,多个弧形筋条间隔布置形成喷盘进气口,多个弧形筋条呈旋转方式布置,并向雾滴出口收拢,使得由喷盘进气口进入喷盘的高压气体呈旋涡状与液体发生混合,形成雾滴。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弥雾喷头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弥雾喷头整体结构的半剖视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弥雾喷头的弥雾组件示意图(一);
[0030]图4为本专利技术弥雾喷头的弥雾组件示意图(二);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弥雾喷头的弥雾喷盘组半剖视图;
[0032]图6为本专利技术弥雾喷头弥雾喷盘组局部示意图;
[0033]其中:1-喷头主体,10-进口部,11-出口部,12-整流罩,121—加强筋条,13-静电发生器安装盒,14-弥雾喷头接口,15-控制器安装盒,2-风机组件,20-进风口,21-风扇叶片,22-风机驱动电机,23-出风口,24-风机隔离罩,3-弥雾组件,30-进液口,31-第一弥雾喷盘组,32-第二弥雾喷盘组,33-第三弥雾喷盘组,331-第一喷盘,332-第二喷盘,333-第一喷盘进气口,334-第二喷盘进气口,335-液体输入流道,336-弧形筋条,34-弥雾喷盘组连接架,35-液体分流架,36-弥雾组件安装柱,37-雾滴出口,4-静电组件,41-静电发生器,42-静电发生器电极。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弥雾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头主体、以及位于所述喷头主体内部的风机组件和弥雾组件,其中,所述喷头主体包括相互连接的进口部和出口部,所述进口部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出口部的横截面积,所述风机组件位于所述进口部,所述弥雾组件位于所述出口部;所述弥雾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弥雾喷盘组,所述弥雾喷盘组上设有进液口和雾滴出口,所述弥雾喷盘组包括两个轴向并排设置的喷盘,每个所述喷盘上均设有喷盘进气口,所述喷盘进气口与所述进液口和雾滴出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弥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包括依次布置的进风口、风扇叶片、风机驱动电机和出风口,所述风机驱动电机与所述风扇叶片连接,所述进风口的面积大于所述出风口的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弥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弥雾组件包括3个周向均布设置的弥雾喷盘组,3个所述弥雾喷盘组由弥雾喷盘组连接架连接,所述弥雾喷盘组靠近所述风机组件的一端设有液体分流架,所述液体分流架与3个所述弥雾喷盘组连接,所述液体分流架具有中空分流流道,3个所述弥雾喷盘组分别与所述中空分流流道连通,所述进液口与所述中空分流流道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弥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弥雾喷头还包括静电组件,所述静电组件包括静电发生器和静电发生器电极,所述静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洋洋,韩建新,马军,韩丙宝,王玉端,魏楫,王晓洁,刘炳强,
申请(专利权)人:寿光市佳福农业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