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狭小空间的扳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41178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扳手,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狭小空间的扳手,包括立杆、把手以及用于夹持螺母的U形口头部。所述立杆包括第一连接部、平直段和第二连接部,平直段的直径大于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外接圆直径。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套筒,第一套筒为内六角套筒,第一连接部恰好能完全插入所述第一套筒内,把手的中轴线与第一套筒的中轴线互相垂直。U形口头部远离其开口的一端为连接端,其上设有第二套筒,第二套筒为内六角套筒,第二连接部恰好能完全插入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二套筒的中轴线与所述U形口头部的开口的轴线平行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方便的对处于狭小工作空间内的螺栓、螺母进行紧固或拆卸。螺母进行紧固或拆卸。螺母进行紧固或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狭小空间的扳手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扳手,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狭小空间的扳手。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扳手在紧固或拆卸螺栓、螺母时,扳手应与螺栓、螺母的平面保持水平,这就需要螺栓、螺母所处平面应有足够扳手活动的空间,现有技术中普通的扳手无法伸入狭小工作空间内对螺栓、螺母进行紧固或拆卸。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方便的对处于狭小工作空间内的螺栓、螺母进行紧固或拆卸的扳手。
[0004]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应用于狭小空间的扳手,包括立杆、把手以及用于夹持螺母的U形口头部。所述立杆包括依次设置的横截面为正六角形的第一连接部、横截面为圆形的平直段和横截面为正六角形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平直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接圆直径,同时也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接圆直径。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为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匹配的内六角套筒,所述第一连接部恰好能完全插入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把手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套筒的中轴线互相垂直。所述U形口头部远离其开口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为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匹配的内六角套筒,所述第二连接部恰好能完全插入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二套筒的中轴线与所述U形口头部的开口的轴线平行设置。
[000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立杆长度的1/2。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的外接圆直径相等。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筒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端上。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套筒由其上开设有内六角深孔的所述连接端本身构成。
[000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端与所述U形口头部的开口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正六角形连接深孔,所述连接深孔与所述第一连接部或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匹配。
[0010]进一步的,所述把手设有2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把手上设有防滑套或是防滑纹。
[0012]进一步的,所述U形口头部的开口处内侧设有片状的第一磁铁。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二磁铁。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能够方便的对处于狭小工作空间内的螺栓、螺母进行紧固或拆卸,本技术的第一套筒、立杆和U形口头部都是可拆卸的,能够提高本技术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
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
[0016]图1是本技术一种应用于狭小空间的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技术第一套筒与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立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U形口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图4的俯视图;
[0021]图6是图4的左视图;
[0022]图中:1、立杆,11、第一连接部,12、平直段,13、第二连接部,14、第二磁铁,2、把手,21、防滑套/防滑纹,3、U形口头部,31、连接端,32、第二套筒,33、连接深孔,34、第一磁铁,4、第一套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基于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
[0024]图1所示,本技术涉及的一种应用于狭小空间的扳手,包括立杆1、把手2以及用于夹持螺母的U形口头部3。图3所示,所述立杆1包括依次设置的横截面为正六角形的第一连接部11、横截面为圆形的平直段12和横截面为正六角形的第二连接部13,所述平直段12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的外接圆直径,同时也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3的外接圆直径。优选为使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的横截面的外接圆直径相等。
[0025]图2所示,所述把手2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套筒4,所述第一套筒4为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相匹配的内六角套筒,所述第一连接部11恰好能完全插入所述第一套筒4内,所述把手2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套筒4的中轴线互相垂直。所述第一套筒4的长度优选为大于所述立杆1长度的1/2。图4-图6所示,所述U形口头部3远离其开口的一端为连接端31,所述连接端31设有第二套筒32,所述第二套筒32为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相匹配的内六角套筒,所述第二连接部13恰好能完全插入所述第二套筒32内,所述第二套筒32的中轴线与所述U形口头部3的开口的轴线平行设置。附图中第二套筒32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端31上,当然也可以由其上开设有内六角深孔的所述连接端31本身构成。
[0026]将所述第一套筒4套接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所述第二连接部13插入所述第二套筒32中,将U形口头部3夹持住待拧动的螺母,手握住把手2使立杆1带动U形口头部3转动,进而拧动螺母将其拧紧或拧松。所述U形口头部3的开口处内侧设有片状的第一磁铁34,能够方便螺母的拿取和安放。所述第二连接部13的端部固定设有第二磁铁14,能够有效防止U形口头部3从第二连接部13上脱落。所述把手2优选设置为2个且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套筒4上,两只手分别握住一个把手2共同转动立杆1,能够为U形口头部3提供更大的扭矩,能够较紧的拧紧螺母或是能够轻松的将较紧的螺母从螺杆上拧下。所述把手2上设有防滑套21或是设置有防滑纹21,防止拧动螺母的过程中手部发生打滑。
[0027]当第二套筒32固定连接在所述连接端31上,所述连接端31与所述U形口头部3的开口相对的侧壁上开设有正六角形连接深孔33,所述连接深孔33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或所述第二连接部13相匹配。当所述第一连接部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3的横截面的外接圆直径相等时,所述连接深孔33皆能够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3相匹配。当螺母处
于非狭小空间时,就可以将第一连接部11或第二连接部13直接插入连接深孔33内当成普通扳手使用,增大了本技术的适用范围。
[0028]以上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技术性范围。以上实施例是以本技术拧动螺母时为例,也可以用来拧动螺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狭小空间的扳手,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杆、把手以及用于夹持螺母的U形口头部,所述立杆包括依次设置的横截面为正六角形的第一连接部、横截面为圆形的平直段和横截面为正六角形的第二连接部,所述平直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外接圆直径,同时也大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外接圆直径,所述把手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套筒,所述第一套筒为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匹配的内六角套筒,所述第一连接部恰好能完全插入所述第一套筒内,所述把手的中轴线与所述第一套筒的中轴线互相垂直,所述U形口头部远离其开口的一端为连接端,所述连接端设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为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匹配的内六角套筒,所述第二连接部恰好能完全插入所述第二套筒内,所述第二套筒的中轴线与所述U形口头部的开口的轴线平行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狭小空间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筒的长度大于所述立杆长度的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狭小空间的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的横截面的外接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少伟刘敬智刘波白云翔郎济林刘佳青岳浩冷军王杰李涵涵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潍坊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