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氧诱导靶向抗衰修护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058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低氧诱导靶向抗衰修护方法,包括通道识别(Channel)、囊泡转运(Transport)、诱导激活(Activation)以及损伤修复(Repair)的过程。在皮肤抗衰老以及修护过程中,实现物质与能量的靶向送达,以及对损伤和衰老皮肤细胞的精准诱导与激活,从而实现有效组分的高效利用,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更好促进胶原蛋白的产生,解决皮肤衰老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氧诱导靶向抗衰修护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皮肤修复相关的
,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低氧诱导靶向抗衰修护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衰老表示随着时间流逝而出现的身体的所有生理变化,而衰老状况和速度因个体情况而不同,并且受到多种原因的影响。即使在一个个体中,衰老对于每个器官也表现出不同的状况,因此面向个体的衰老研究具有局限性。皮肤的衰老作为人体最先和最容易被察觉的衰老过程,是整体机能开始走向老化的综合结果和外部体现。
[0003]皮肤衰老使得皮肤对机体的防护能力、调节能力等减退,由此皮肤不能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出现颜色、色泽、形态、质感等外观整体状况的改变,会出现细小皱纹、弹性下降、皮肤松弛、粗糙、淡黄或灰黄色的皮肤变色、毛细血管扩张、色素斑形成等。三大皮肤改变可诱使以上衰老现象的产生:表皮变薄导致皮肤敏感和色素沉着;真皮变薄导致细纹暗纹增多和皮肤弹性下降;细胞失水导致皮肤干燥粗糙。
[0004]而皮肤细胞的物质和能量供应不足,致使皮肤损伤无法被及时修复,是造成皮肤衰老的主要原因,当细胞生长和修复所需的各种养分、生长因子和氧气供应不足时,皮肤自我修复和新生的能力会逐渐减弱,皮肤就会失去活力,目前皮肤修护的相关研究中,大部分会采用各种营护肤组分实现对皮肤的修护,但是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较难保证营养护肤组分的运输有效性以及其对靶向细胞的修复、传递精准性,导致皮肤对护肤组分的有效成分的利用率低,不能很好地对损伤和衰老皮肤细胞进行有效修复与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即皮肤抗衰老以及修护过程中,实现物质与能量的靶向精准送达,以及对低氧环境下损伤和衰老皮肤细胞的精准诱导激活,利用功能因子与之协同作用,实现对损伤、衰老细胞的高效、精准修复,实现有效组分的高效利用,在该过程中能有效影响细胞生长、增殖、分化以及损伤修复,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伤害,抑制脂质过氧化、保护生物膜结构的完整性和皮肤脂质屏障的完整性;也能够改善皮肤微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更好促进胶原蛋白的产生,解决皮肤衰老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低氧诱导靶向抗衰修护方法,包括通道识别(Channel)、囊泡转运(Transport)、诱导激活(Activation)以及损伤修复(Repair)的过程。
[0007]在皮肤保养以及修护过程中所需要的物质,例如水分、生长因子、氧气等,进入人体被吸收从而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是需要多种形式的跨膜运输协同来实现的。跨膜运输可以沟通细胞内外及细胞内各细胞器之间的联系,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中的正常物质交换,也是生物膜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功能的基础;而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小分子和离子物质的跨膜运输,包括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另一类是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膜泡运输,包括胞吞作用和胞吐作用。
[0008]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通道识别”包括小分子物质的跨膜运输,根据跨膜运输的物质种类,通道识别包括小分子通道识别;其中所述的小分子例如水分子、小分子胶原蛋白等;而水分对于皮肤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人体皮肤水分的缺失会不可避免地引起皮肤干瘪、衰老等问题;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针对水分子通道进行了研究,通道识别过程中,利用天然保湿因子促进水分子通道的开放,调节基础代谢,提高了皮肤对水分的吸收能力,同时调节了细胞的基础代谢环境,可以促进后源营养物质的进入。
[0009]本专利技术利用天然保湿因子增加皮肤细胞水通道蛋白对皮肤表面水分的识别与运输,保湿因子为本领域熟知的物质,例如选自透明质酸、胶原蛋白、维生素、玻尿酸、胆固醇、脂肪酸、磷脂质、亚麻油酸、葡萄胺聚糖、甘油、氨基酸、聚氨基酸、氨基酸类表面活性剂、吡咯烷酮羧酸及其盐、N-乙酰氨基葡糖、动植物性多糖类、辅酶Q10、米粉、白明胶、低聚糖、单糖类、皂角苷类、植物性肽、磷脂、丝胶、清蛋白、软骨素、神经酰胺、胶原、几丁质及壳聚糖等。
[0010]作为氨基酸,例如天冬氨酸、苏氨酸、丝氨酸、谷氨酸、瓜氨酸、脯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半胱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酪氨酸、苯基丙氨酸、色氨酸、赖氨酸、鸟氨酸、组氨酸、精氨酸等。
[0011]作为动植物性多糖类,(1)作为植物性多糖类,例如种子多糖类的瓜尔豆胶、刺槐豆胶、温柏籽胶、是海藻多糖类的角叉胶、褐藻酸、是树脂多糖类的阿拉伯橡胶、黄芪胶等;(2)作为动物性多糖类,例如鱼肠、鱼鳞等提取的胶原肽。
[0012]作为皂角苷类,例如出茶、甘草、人参、竹节人参、大豆、柴胡、七叶胆、丝瓜、远志、风铃草、美远志、麦门冬、木通、麝香草、牛膝、光叶菝葜等含有的来自于植物的物质。
[0013]为进一步最大限度利用水分子通道,本专利技术优选透明质酸作为保湿因子;为进一步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细胞水合以及皮肤的弹性,本专利技术选用的透明质酸包括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中分子量的透明质酸以及低分子量的透明质酸,三种不同种类的透明质酸协同作用,能促进胶原和神经酰胺的合成以及皮肤细胞的迁移与增殖,又可以在皮肤表面实现锁水、补水以及营养角质层的效果,还可以调节免疫细胞活性。
[0014]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是指透明质酸钠;所述“中分子量的透明质酸”是指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透明质酸;所述“低分子量的透明质酸”是指水解透明质酸。申请人发现水解透明质酸、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透明质酸作为低分子和中分子类透明质酸与大分子类透明质酸,如透明质酸钠协同作用,既能满足低分子或中分子类透明质酸被细胞吸收,从而促进胶原和神经酰胺的合成,以及皮肤细胞的迁移与增殖;同时也具有在肌肤表面锁水、补水,营养角质层的功效。优选地,低分子量的透明质酸、超低分子量的透明质酸以及高分子量的透明质酸的重量比为(0.5~1.5):(0.5~1.5):(0.5~1.5)。
[0015]本专利技术对透明质酸钠、水解透明质酸、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透明质酸的来源不做特别限定,一种实施方式中,透明质酸钠购自Q.P.Corporation,HYALURONSAN HA-LQH;水解透明质酸购自Q.P.Corporation,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透明质酸购自Q.P.Corporation,
[0016]在本专利技术体系中,采用了不同跨膜运输方式的协同作用,即本专利技术体系中还包括“囊泡转运”形式的跨膜运输方式,实现大分子和颗粒物质的膜泡运输,利用囊泡转运与水分子通道协同作用,实现物质的跨屏障运输。一般而言,大分子物质及颗粒性物质不能穿过
细胞膜,则需要以膜泡转运的方式实现,即物质在进出细胞的转运过程中都是由膜包裹、形成囊泡、与膜融合或断裂来完成的,但是在完成膜泡转运过程中实现物质的跨膜运输也是困难重重,细胞膜的脂肪酸外层尾部具有一定程度的疏水作用,脂溶性高的物质容易扩散以及被吸收,而脂溶性低或非脂溶性的物质则较难通过,更难与细胞膜融合,这样就会使得部分营养物质不能被皮肤细胞吸收,从而影响护肤产品在使用时的吸收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基于上述问题的考虑,优选地,在膜泡转运过程中,优先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氧诱导靶向抗衰修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道识别、囊泡转运、诱导激活以及损伤修复的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低氧诱导靶向抗衰修护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道识别过程中,利用天然保湿因子促进水分子通道开放,调节基础代谢;利用囊泡转运及水分子通道,实现跨屏障运输。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低氧诱导靶向抗衰修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囊泡转运过程中,采用囊泡仿生成分将其承载的有效成分包裹形成纳米微脂囊小球;优选地,纳米微脂囊小球承载的有效成分包括功能因子以及水分子。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低氧诱导靶向抗衰修护方法,其特征在于,诱导激活过程中,低氧诱导调节因子通过低氧诱导类物质间接激活细胞活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低氧诱导靶向抗衰修护方法,其特征在于,低氧诱导调节因子在低氧诱导信号下,介导微脂囊小球与靶向细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七四专利代理机构
申请(专利权)人:VSH皮肤抗衰研究所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