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隔音罩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40478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隔音罩及其制造方法,电机隔音罩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上的多个装配组件(2);所述的壳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表面无纺布层(11)、玻璃纤维层(12)和底面无纺布层(13),底面无纺布层(13)连接有PU层(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耐高温性更强,对电机的包裹性好,吸声和隔音性能更强等优点。吸声和隔音性能更强等优点。吸声和隔音性能更强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隔音罩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隔音罩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隔音罩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电机隔音罩是新能源汽车发动机舱内的产品,一般包裹在电机外围,电机在启动时,发出啸叫声,产生噪声,所以急需一种能起到隔音、吸音的产品,对其进行包裹隔音,现有技术主要是在发动机舱内的顶盖上设置吸音棉,其隔音效果非常有限,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同时,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对其所使用的隔音材料的耐高温性也有一定要求。
[0003]专利技术专利CN110920179A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电池隔音罩零件及其制作方法,该零件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无纺布层、阻燃EPDM层、PU层,以及安装在PU层上的金属卡扣,将阻燃EPDM层及PU层放入烘箱,加温使得EPDM表面软化,通过送料装置将坯料放入模具,无纺布、热烘后的EPDM、PU在模具中自上而下依次排布,然后进行热压成型,再在室温中进行冷却定型,切除余料,在得到零件上加装金属卡扣,制作得到电动汽车电池隔音罩零件,该专利技术具有优异的密封性、耐热性、阻燃性和保温性。但是,该隔音罩零件制备过程较为复杂,耐高温性有限,且无法进行精密的弯折装配,对电机的包裹性不强,吸声和隔音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电机隔音罩及其制造方法,耐高温性更强,对电机的包裹性好,吸声和隔音性能更强。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机隔音罩,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上的多个装配组件;所述的壳体包括依次设置的表面无纺布层、玻璃纤维层、底面无纺布层,底面无纺布层连接有PU层。玻璃纤维层具有耐高温、耐油污、抗腐蚀、隔音等良好性能,可以作为PU发泡的载体,并可以进行弯折装配。本专利技术声波通过PU层和织物的无纺布后,在玻璃纤维层反复折射,大大减小声波能量,从而吸音性能良好。
[0006]进一步地,所述的玻璃纤维层为酚醛树脂型玻璃纤维层,单位面积重量为700~900g/m2。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的酚醛树脂型玻璃纤维直径为5.5~7μm,长度为0.3~0.8mm,导热系数为0.033~0.04w/m.k。
[0008]所述的PU层单位体积密度为110~130kg/m3,厚度为8~30mm,优选为10~30mm,由异氰酸酯、聚醚按重量比40~45:100发泡制得,空隙率为0.81~0.9。
[0009]PU层上具有大量的孔穴结构,且孔密,对于声波有良好的阻断作用,从而可增大吸声量,同时具有一定的强度。
[0010]所述的表面无纺布层单位面积重量为110~130g/m2,面料表面较为细腻,手感柔和,针刺起绒,该风格面料多用于中端车型,具有阻燃、耐化学试剂等性能;底面无纺布层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40~160g/m2,用以防止发泡时,发泡料渗透到玻璃纤维层。
[0011]所述的装配组件包括相互配合连接的梅花卡簧垫圈、固定垫圈和铆钉,设置在壳体压痕边部位;所述的梅花卡簧垫圈包括主体、设置在主体两端的螺孔以及设置在主体中部的梅花卡簧,主体厚度为0.6~1.0mm,优选为0.8mm,螺孔直径为6~8mm,优选为7.1mm,梅花卡簧最高处与主体垂直距离为1.5~2.5mm,优选为2.1mm。所述的梅花卡簧由环形设置的倾斜的弹片构成,倾斜的弹片一端连接主体,另一端为自由端。梅花卡簧垫圈由308不锈钢制成,采用铆接的方式固定在零件的本体上,具有防锈等性能,且型面尺寸根据电机螺柱进行设计,安装,拆卸方便。梅花卡簧的形态可方便其安装在电机的圆柱上,直接推进去即可,不易退出。
[0012]一种上述电机隔音罩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第一步:将表面无纺布层、玻璃纤维层、底面无纺布层的坯料放在模腔内热压定型;
[0014]第二步:开模,将第一步产品放入冷却工装冷却;
[0015]第三步:将冷却后的产品取出,去除边料,得到壳体;
[0016]第四步:将第三步得到的壳体置入在发泡模具中,注入发泡料进行发泡;
[0017]第五步:开模,去除发泡余料,得到带PU层的壳体;
[0018]第六步:在壳体上设置多个装配组件,得到所述的电机隔音罩。
[0019]进一步地,第一步所述的热压定型温度为210~250℃,压机压力为17~23MPa,合模保压时间为110~130s,热压定型过程在壳体上留有压痕,壳体可沿压痕弯折,方便后续装配;第二步所述的冷却工装温度为5~35℃,冷却时间为2~3min。冷却工装包括定位工装和散热设备。
[0020]第四步所述的发泡料由异氰酸酯、聚醚按重量比40~45:100均匀混合得到,发泡温度为60~65℃,压力为150~160bar,熟化时间为105~115s;这种方式结合的PU层在底面无纺布结合力比模压或粘贴的更强。
[0021]第六步所述的装配组件的设置方式为:在壳体上表面放置梅花卡簧垫圈,下表面放置固定垫圈,将壳体按照热压定型产生的压痕进行预弯折,将铆钉穿过梅花卡簧垫圈、壳体和固定垫圈,进行铆接固定。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3]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玻璃纤维层,耐高温性更强,可弯折,能隔音,对电机的包裹性好,吸声和隔音性能更强;
[0024]2.本专利技术可通过PU层的大量孔穴吸收声量,吸声和隔音效果好;
[0025]3.本专利技术以玻璃纤维作为基材,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燃,化学性能稳定,具有优异的阻燃性能,单个式样第一次燃烧的时间小于10秒,没有熔滴;
[0026]4.本专利技术能满足各种高低温环境,如:在-40℃~120℃、30个周期(15天)的温度循环实验中无变形,无结构及功能性损伤等;
[0027]5.本专利技术通过不锈钢的梅花卡簧垫圈对电机隔音罩进行安装固定,具有防锈等性能,且型面尺寸根据电机螺柱进行设计,安装,拆卸方便。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电机隔音罩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装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装配示意图;
[0031]图4为本专利技术电机隔音罩总成主视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电机隔音罩总成俯视图;
[0033]图中:1-壳体,11-表面无纺布层,12-玻璃纤维层,13-底面无纺布层,2-装配组件,21-梅花卡簧垫圈,211-主体,212-螺孔,213-梅花卡簧,22-固定垫圈,23-铆钉,3-PU层,4-电机隔音罩总成。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0035]实施例1
[0036]一种电机隔音罩,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上的多个装配组件2,壳体1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的表面无纺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上的多个装配组件(2);所述的壳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表面无纺布层(11)、玻璃纤维层(12)和底面无纺布层(13),底面无纺布层(13)连接有PU层(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纤维层(12)为酚醛树脂型玻璃纤维层,单位面积重量为700~900g/m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酚醛树脂型玻璃纤维直径为5.5~7μm,长度为0.3~0.8mm,导热系数为0.033~0.04w/m.k。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U层(3)单位体积密度为110~130kg/m3,厚度为8~30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U层(3)由异氰酸酯、聚醚按重量比40~45:100发泡制得,空隙率为0.81~0.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面无纺布层(11)单位面积重量为110~130g/m2,底面无纺布层(13)的单位面积重量为140~160g/m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隔音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装配组件(2)包括梅花卡簧垫圈(21)、固定垫圈(22)和铆钉(23);所述的梅花卡簧垫圈(21)包括主体(211)、设置在主体(211)两端的螺孔(212)以及设置在主体(2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永强施家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新安汽车隔音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