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递包裹智能装车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404579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递包裹智能装车系统,月台传送带设置于月台上;车厢传送带设置于车厢的地板上,月台传送带的后端朝向车厢传送带;整位装置设置于月台传送带的中部用于调节包裹在月台传送带上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月台传送带升降从而调节月台传送带的后端的高度;后端摄像头设置于月台侧并朝向车厢用于获取车厢内部空间信息;前端摄像头朝向月台传送带前部的顶面用于获取月台传送带前部上每个包裹体积信息;计算模块发送指令由整位装置、升降装置调节包裹落点使该包裹落入合适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将散件快递包裹自动堆叠装车。散件快递包裹自动堆叠装车。散件快递包裹自动堆叠装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递包裹智能装车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物流运输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快递包裹智能装车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商务快速发展,我国快递包裹业务量保持逐年增长趋势。十八大以来,我国快递包裹业务量从57亿件增长到400亿件,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一。快递包裹业务的增长促使物流装备技术不断发展与进步,如今物流装备领域有许多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涌现,但在快递包裹的装车作业环节,仍主要依靠人工码垛装车,需投入大量的工人进行装车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物流处理中心的需求。现有的一些快递包裹自动装车设备都是采用可移动的工业机械手夹持包裹进行码垛,存在成本高昂、结构复杂、维护不便、效率不高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快递包裹智能装车系统,可以快速高效地将散件快递包裹自动堆叠装车。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快递包裹智能装车系统,包括:
[0005]月台传送带,所述月台传送带设置于月台上;
[0006]车厢传送带,所述车厢传送带设置于车厢的地板上,所述月台传送带的后端朝向所述车厢传送带;
[0007]整位装置,所述整位装置设置于所述月台传送带的中部用于调节包裹在所述月台传送带上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0008]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月台传送带升降从而调节所述月台传送带的后端的高度;
[0009]后端摄像头,所述后端摄像头设置于月台侧并朝向车厢用于获取车厢内部空间信息;<br/>[0010]前端摄像头,所述前端摄像头朝向所述月台传送带前部的顶面用于获取所述月台传送带前部上每个包裹体积信息;
[0011]计算模块,所述整位装置、升降装置和所述前、后端摄像头分别与所述计算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计算模块将根据所述前、后端摄像头发送而来的车厢内部空间信息和包裹体积信息,为每个包裹匹配位置,并发送指令由所述整位装置根据指令调节该包裹在所述月台传送带上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由所述升降装置调节所述月台传送带的后端高度,从而使该包裹落入匹配位置。
[0012]优选的,还包括疏散装置,所述疏散装置设置于所述月台传送带的后端,所述疏散装置包括与所述月台传送带后端相接的疏散平面,所述疏散平面朝向车厢的一端宽于朝向所述月台传送带的一端,所述疏散平面上均匀排列地设置有若干疏散凸条,所述若干疏散凸条的一端收聚朝向所述月台传送带,所述若干疏散凸条的另一端发散朝向车厢。
[0013]优选的,所述车厢传送带的顶面固接有竖立的移动隔墙,用于确保包裹刚开始掉落并堆叠在所述车厢传送带顶面时,堆叠的包裹不会倾倒。
[0014]优选的,所述整位装置为全向分流台,所述全向分流台根据所述计算模块的指令调整包裹的朝向及在所述月台传送带上宽度方向上的位置。
[0015]优选的,所述疏散平面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右疏散挡板用于防止包裹掉落。
[0016]优选的,所述移动隔墙的顶部向车厢深处倾斜。
[0017]优选的,所述整位装置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左、右整位挡板用于防止包裹掉落。
[0018]优选的,所述后端摄像头固接于所述左疏散挡板和/或所述右疏散挡板上并朝向车厢内部。
[0019]优选的,所述月台传送带的前部设置有龙门架,所述前端摄像头固接于所述龙门架横梁上并朝向所述月台传送带前部的顶面。
[0020]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1]通过设置月台传送带和车厢传送带,包裹从月台传送带掉落到车厢传送带上并逐层码垛,包裹码垛至一定高度后车厢传送带向车厢伸出传送一定距离从而使码垛好的包裹堆向车厢伸出移动一定距离,并留出车厢门口的空间用于继续码垛,传送带连续传送包裹进行码垛的效率极高;
[0022]通过前、后端摄像头分别识别车厢和包裹的空间信息,并由计算模块自动计算出包裹在车厢内应处的位置,并将该位置转化为横向坐标和纵向坐标两个数据,横向坐标即包裹在月台传送带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纵向坐标即包裹在高度方向上的位置,通过整位装置调整包裹的横向坐标、通过升降装置调整包裹的纵向坐标,使包裹准确到达指定位置进行逐层码垛,使得传送带连续传送码垛时包裹堆更紧密,货车装载效率更高;
[0023]通过设置疏散装置,使得车厢宽度大于月台传送带的宽度时也能适用,包裹从月台传送带进入疏散平面后受疏散凸条的引导向两侧发散偏移移动,然后才掉落进入车厢,包裹位于月台传送带正中时则不发生偏移。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俯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整体结构侧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疏散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图1-图5的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0]实施例1:
[0031]参照图1-图3所示,一种快递包裹智能装车系统,包括月台传送带21、车厢传送带11、整位装置5、升降装置6、后端摄像头3、前端摄像头4和计算模块。
[0032]月台传送带21设置于月台2上,前端摄像头4通过龙门架41固设于月台传送带21前
部的上方且朝向月台传送带21的顶面,整位装置5设置于月台传送带21的中部,升降装置6设置于月台传送带21后部的下方,包裹9从月台传送带21的前部向后部传送依次经过前端摄像头4下方、整位装置5并从月台传送带21的后端掉落。
[0033]车厢传送带11设置于车厢1内部的地板上,车厢传送带11用于接收包裹的前端朝向月台传送带21的后端,后端摄像头3设置于月台2的一侧并朝向车厢1内部。
[0034]后端摄像头3用于采集车厢1内部的空间信息,前端摄像头4用于采集包裹9外形的体积信息,前、后端摄像头4、3可直接采用集成的立体相机用于获取空间体积信息,也设置为多个摄像头并采用激光三角算法测算空间体积信息。本技术优选采用集成的立体相机如海康威视MV-DB1612-05B双目立体相机。
[0035]整位装置5用于调节包裹9在月台传送带21上宽度方向上的位置。整位装置5采用物流行业常规的分拣、分流平台,并可优选采用为全向分流台,使得不仅能够调整包裹9在月台传送带21上宽度方向上的位置,还可调整包裹9在月台传送带21上的朝向,本实施例优选采用申请人的专利:一种角度自动分流输送机(申请号:201720069741.4)作为整位装置5,整位装置5的两侧设置有左、右整位挡板51、52用于防止包裹9掉落。
[0036]升降装置6用于驱动月台传送带21升降从而调节月台传送带21的后端的高度,升降装置6采用物流行业常规的电控升降台、电液推杆等,也可采用申请人的专利:爬坡胶带设备升降机构(申请号:2014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递包裹智能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月台传送带,所述月台传送带设置于月台上;车厢传送带,所述车厢传送带设置于车厢的地板上,所述月台传送带的后端朝向所述车厢传送带;整位装置,所述整位装置设置于所述月台传送带的中部用于调节包裹在所述月台传送带上宽度方向上的位置;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月台传送带升降从而调节所述月台传送带的后端的高度;后端摄像头,所述后端摄像头设置于月台侧并朝向车厢用于获取车厢内部空间信息;前端摄像头,所述前端摄像头朝向所述月台传送带前部的顶面用于获取所述月台传送带前部上每个包裹体积信息;计算模块,所述整位装置、升降装置和所述前、后端摄像头分别与所述计算模块通信连接,所述计算模块将根据所述前、后端摄像头发送而来的车厢内部空间信息和包裹体积信息,为每个包裹匹配位置,并发送指令由所述整位装置根据指令调节该包裹在所述月台传送带上宽度方向上的位置、由所述升降装置调节所述月台传送带的后端高度,从而使该包裹落入匹配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递包裹智能装车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疏散装置,所述疏散装置设置于所述月台传送带的后端,所述疏散装置包括与所述月台传送带后端相接的疏散平面,所述疏散平面朝向车厢的一端宽于朝向所述月台传送带的一端,所述疏散平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效良常志刚谈正坤刘玉绒苏建全乐志辰游波潘子华胡广飞杨晓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信源物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