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国英专利>正文

一种上下肢体康复训练的姿态协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40067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上下肢体康复训练的姿态协同装置,包括床体和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固接在床体下端面右部,减速电机输出轴上固接有动力齿盘,动力齿盘和第一齿盘通过第一传动链连接,第二齿盘和第三齿盘通过第二传动链连接,前侧手托架下方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的长轴方向竖直,后侧手托架下方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的长轴方向水平,前侧腿托架右侧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的长轴方向竖直,后侧腿托架右侧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的长轴方向水平。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前后侧凸轮的相对方向设置模拟人体行走姿势,实现上肢与下肢运动的姿态协同,运动过程符合人体运动规律,有效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有效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有效提高康复训练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上下肢体康复训练的姿态协同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9100036222、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装置、申请日为2019年01月03日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用具
,尤其是一种上下肢体康复训练的姿态协同装置。

技术介绍

[0003]病人在术后康复过程中基本需要卧床休息,术后长时间行动不便,需要久卧在床,然而长时间的卧床有可能会导致肌肉疼痛及肌体僵硬等问题,因而需要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而介于医院医护资源有限,医院无法给每个病人安排全程一对一的术后康复护理,家属也不一定有充足的时间和金钱进行陪护。
[0004]公告号为CN108652912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布了一种心内科术后康复护理训练装置,通过驱动齿轮转动带动传动组件的传动,后依次通过联动杆、从动连杆、牵拉杆一和牵拉杆二驱动联动齿轮一和联动齿轮二转动从而带动下肢康复训练。然而在该技术方案中,上肢与下肢的康复训练并不能实现协同(模拟人体行走过程中的摆臂、迈腿动作的协调),在解决上下肢体同时训练的问题的基础上,也需要对上下肢体运动的姿态协同予以考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提供一种上下肢体康复训练的姿态协同装置,通过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支撑底架运动,即可进行康复训练,且手托架和腿托架运动过程符合人体运动规律。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下肢体康复训练的姿态协同装置,包括床体和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固接在床体下端面右部,并设有相应的控制开关和外接电源插头,减速电机输出轴上固接有动力齿盘,所述床体下端面右部前后两侧固接有两根右支撑腿,左边前后两侧固接有两根左支撑腿,两左支撑腿内侧面设有收纳槽,并于收纳槽内插接有延长板,将延长板抽出,可方便病人休息,将延长板推至床体下方,使病人双腿垂下,则可进行康复训练,所述床体前后两侧设有插接于床体的第一滑筒,第一滑筒内插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顶端固接有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上端面呈向下凹的弧形,中间设有切面呈T形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基座上方设有手托架,手托架下端面固接有切面呈T形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卡接于第一滑槽内,所述左支撑腿上设有插接于左支撑腿的第二滑筒,第二滑筒内插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左端固接有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左端面呈向右凹的弧形,中间设有切面呈T形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基座左侧设有腿托架,腿托架右端面固接有切面呈T形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卡接于第二滑槽内,第一连接杆下端及第二连接杆右端均固接有底架,底架外侧面固接有把手,所述第一连接杆下部以及第二连接杆右部均套接有支撑弹簧,其中,第一连接杆外的支撑弹簧上端固接第一滑筒下端面,下端固接底架上端面,第二连接杆外的支撑弹簧左端固接第二滑筒右端面,右端
固接底架左端面,所述床体下端面前后两侧于两第一连接杆内侧固接有两固定架,两左支撑腿右端面于两第二连接杆内侧亦固接有两固定架,每个固定架上均插接有连接轴,床体下方两连接轴内部及左支撑腿右侧两连接轴内部均插接于套筒内,且套筒内壁上下两侧设有第三滑槽,每根连接轴于套筒内一端上下两侧均固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卡接于第三滑槽内,所述连接轴末端依次固接有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三者同轴固定连接,且直径依次减小,其中,前侧手托架下方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垂直,后侧手托架下方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水平,前侧腿托架右侧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垂直,后侧腿托架右侧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水平,所述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均设有与所述底架宽度相适应的环形卡槽,第三凸轮外侧端面固接有拉杆,拉杆末端固接有拉环,床体下方的套筒上固接有第一齿盘和第二齿盘,两左支撑腿右侧的套筒上固接有第三齿盘,所述第一齿盘和动力齿盘通过第一传动链连接,第二齿盘和第三齿盘通过第二传动链连接。
[0007]当减速电机启动时,减速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链带动床体下方套筒转动,由于第三滑块卡接于第三滑槽内,连接轴将随套筒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进行转动,由于第一连接杆下端底架受支撑弹簧支撑,底架将始终卡接于环形卡槽内,当第一凸轮或第二凸轮或第三凸轮转动时,底架上下起伏,进而带动第一基座上下起伏运动,病人将手臂置于手托架上,即可随之进行上下运动,以实现康复训练的目的,当第一基座上下运动时,手托架可沿第一滑槽滑动,因而病人手臂与手托架可保持相对静止,当减速电机启动时,减速电机通过第一传动链带动床体下方套筒转动,并进而由第二传动链带动左支撑腿右侧套筒转动,同理,此时第二基座也将左右往复运动,病人将腿搭在腿托架左侧,即可随之进行左右往复运动,以实现康复训练的目的,当第二基座左右运动时,腿托架可沿第二滑槽滑动,因而病人腿部与腿托架可保持相对静止,又由于前侧手托架下方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垂直,后侧手托架下方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水平,前侧腿托架右侧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垂直,后侧腿托架右侧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方向水平,因而当床体前方手托架处于最高点时,床体后方手托架处于最低点,前方左支撑腿左侧腿托架处于最右点,后方左支撑腿左侧腿托架处于最左点,符合人体运动规律,向上扳动第一连接杆下方把手或向左扳动第二连接杆右侧把手,使底架脱离环形卡槽,随后推拉拉环,即可沿套筒内第三滑槽调节连接轴位置,松开扳手,使底架在支撑弹簧的作用下再次卡接入环形卡槽内,即可改变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与底架的位置关系,通过改变底架与不同直径的凸轮接触,可使得第一连接杆或第二连接杆的运动幅度不同,进而根据需要调节手托架或腿托架的运动幅度,以适应于不同康复阶段的病人。
[0008]进一步的,所述床体上端面右部铰接有靠背,靠背右端面固接有U形滑杆,所述U形滑杆上套接有滑动块,滑动块上铰接有连接架,连接架下端固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下部螺纹套接有转筒,转筒内壁下部设有环形滑槽,所述床体上端面于靠背右侧铰接有支撑杆,支撑杆顶端固接有环形滑块,所述环形滑块卡接于环形滑槽内,转筒可相对于支撑杆同轴转动而无法上下滑动,但当转筒转动时,将调节螺纹杆的高度,进而带动滑动块沿U形滑杆滑动,以调整靠背的支撑角度。
[0009]进一步的,并于环形卡槽内设有若干个第一滚珠槽,所述第一滚珠槽内卡接有第一万向滚珠。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下端面及第二滑块右端面设有第二滚珠槽,第二滚珠槽内卡接有第二万向滚珠,以减小手托架或腿托架滑动时的摩擦力。
[0011]本专利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病人只需坐卧在床体上并倚靠靠背,转动转筒即可调节靠背的支撑角度,启动减速电机,即可带动床体下方及左支撑腿右侧套筒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凸轮、第二凸轮和第三凸轮转动,从而支撑底架,使床体下方底架上下起伏运动,使左支撑腿右侧底架左右往复运动,进而使得第一基座上下往复运动,第二基座左右往复运动,病人将手臂搭在手托架上,腿搭在腿托架上,即可随之进行康复训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下肢体康复训练的姿态协同装置,包括床体和减速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电机固接在床体下端面右部,并设有相应的控制开关和外接电源插头,减速电机输出轴上固接有动力齿盘,所述床体下端面右部前后两侧固接有两根右支撑腿,左边前后两侧固接有两根左支撑腿,两左支撑腿内侧面设有收纳槽,并于收纳槽内插接有延长板,所述床体前后两侧设有插接于床体的第一滑筒,第一滑筒内插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顶端固接有第一基座,所述第一基座上端面呈向下凹的弧形,中间设有切面呈T形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基座上方设有手托架,手托架下端面固接有切面呈T形的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卡接于第一滑槽内,所述左支撑腿上设有插接于左支撑腿的第二滑筒,第二滑筒内插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左端固接有第二基座,所述第二基座左端面呈向右凹的弧形,中间设有切面呈T形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基座左侧设有腿托架,腿托架右端面固接有切面呈T形的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卡接于第二滑槽内,第一连接杆下端及第二连接杆右端均固接有底架,底架外侧面固接有把手,所述第一连接杆下部以及第二连接杆右部均套接有支撑弹簧,其中,第一连接杆外的支撑弹簧上端固接第一滑筒下端面,下端固接底架上端面,第二连接杆外的支撑弹簧左端固接第二滑筒右端面,右端固接底架左端面,所述床体下端面前后两侧于两第一连接杆内侧固接有两固定架,两左支撑腿右端面于两第二连接杆内侧亦固接有两固定架,每个固定架上均插接有连接轴,床体下方两连接轴内部及左支撑腿右侧两连接轴内部均插接于套筒内,且套筒内壁上下两侧设有第三滑槽,每根连接轴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英
申请(专利权)人:李国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