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垫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798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垫圈,涉及轴承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圈,外圈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内圈,外圈上螺纹连接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推进组件,推进组件的内端且位于两内圈之间设有一支撑组件,外圈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螺纹孔,外圈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组第一导向槽和一组第二导向槽,位于上方的内圈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四个与第一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块,位于下方的内圈的外壁上也固定安装有四个与第二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块,推进组件包括一螺纹杆,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圈、内圈、推进组件和支撑组件的结合使用,能够改变轴承垫圈的整体厚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轴承垫圈的实用性能。大的提高了轴承垫圈的实用性能。大的提高了轴承垫圈的实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垫圈


[0001]本技术属于轴承
,特别是涉及一种轴承垫圈。

技术介绍

[0002]轴承垫圈是具有一个或几个滚道的推力滚动轴承的环形零件。
[0003]目前,市场上现有的轴承垫圈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结构限制,轴承垫圈的整体厚度不能调节,从而导致轴承垫圈的实用性较低,为此,本实用设计了一种轴承垫圈,以此,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垫圈,通过外圈、内圈、推进组件和支撑组件的结合使用,解决了现有的轴承垫圈厚度难以调节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技术为一种轴承垫圈,包括外圈,所述外圈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内圈,所述外圈上螺纹连接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推进组件,所述推进组件的内端且位于两内圈之间设有一支撑组件;
[0007]所述外圈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螺纹孔,所述外圈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组第一导向槽和一组第二导向槽;
[0008]所述位于上方的内圈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四个与第一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块,所述位于下方的内圈的外壁上也固定安装有四个与第二导向槽相匹配的导向块;
[0009]所述推进组件包括一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与螺纹孔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六角形头部,所述螺纹杆远离六角形头部的一端面固定安装有一“T”形柱;
[0010]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面开设有一与“T”形柱相匹配的“T”形槽,所述连接块的另一端面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两连接板,所述位于上方的连接板的顶端与位于上方的内圈的下表面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所述位于下方的连接板的底端与位于下方的内圈的上表面通过铰座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槽位于第二导向槽的上方,每组所述第一导向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导向槽呈矩形分布。
[0012]优选的,每组所述第二导向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导向槽也呈矩形分布。
[0013]优选的,所述位于上方的内圈外壁上的导向块位于第一导向槽的内部且与第一导向槽滑动配合,所述位于下方的内圈外壁上的导向块位于第二导向槽的内部且与第二导向槽滑动配合。
[0014]优选的,所述六角形头部远离螺纹杆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一十字形槽。
[0015]优选的,所述“T”形柱位于“T”形槽的内部且与“T”形槽转动配合,所述“T”形柱的外表面和“T”形槽的内壁均光滑。
[0016]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本技术通过旋拧六角形头部,使六角形头部带动螺纹杆进行转动,从而使螺纹杆向内侧移动,通过“T”形柱和“T”形槽的结合使用,螺纹杆向内侧移动将会推动连接块向内侧移动,连接块向内侧移动,将会使位于上方的连接板的顶端向上移动,同时使位于下方的连接板的底端向下移动,位于上方的连接板将会挤压上方的内圈向上移动,同时位于下方的连接板将会挤压下方的内圈向下移动,本技术通过外圈、内圈、推进组件和支撑组件的结合使用,能够改变轴承垫圈的整体厚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轴承垫圈的实用性能。
[0018]当然,实施本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一种轴承垫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图1的剖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爆炸图;
[0023]图4为本技术推进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6]1、外圈;101、螺纹孔;102、第一导向槽;103、第二导向槽;2、内圈;201、导向块;3、推进组件;301、螺纹杆;302、六角形头部;303、十字形槽;304、“T”形柱;4、支撑组件;401、连接块;402、“T”形槽;403、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请参阅图1-5,本技术为一种轴承垫圈,包括外圈1,所述外圈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内圈2,所述外圈1上螺纹连接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推进组件3,所述推进组件3的内端且位于两内圈2之间设有一支撑组件4;
[0029]所述外圈1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螺纹孔101,所述外圈1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组第一导向槽102和一组第二导向槽103;
[0030]所述位于上方的内圈2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四个与第一导向槽102相匹配的导向块201,所述位于下方的内圈2的外壁上也固定安装有四个与第二导向槽103相匹配的导向块201;
[0031]所述推进组件3包括一螺纹杆301,所述螺纹杆301与螺纹孔101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3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六角形头部302,所述螺纹杆301远离六角形头部302的一端面固定安装有一“T”形柱304;
[0032]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一连接块401,所述连接块401的一端面开设有一与“T”形柱304相匹配的“T”形槽402,所述连接块401的另一端面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两连接板403,所述位于上方的连接板403的顶端与位于上方的内圈2的下表面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所述位于下方的连接板403的底端与位于下方的内圈2的上表面通过铰座转动连接。
[003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槽102位于第二导向槽103的上方,每组所述第一导向槽102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一导向槽102呈矩形分布。
[0034]进一步的,每组所述第二导向槽10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第二导向槽103也呈矩形分布。
[0035]进一步的,所述位于上方的内圈2外壁上的导向块201位于第一导向槽102的内部且与第一导向槽102滑动配合,所述位于下方的内圈2外壁上的导向块201位于第二导向槽103的内部且与第二导向槽103滑动配合。
[0036]进一步的,所述六角形头部302远离螺纹杆301的一端面上开设有一十字形槽303。
[0037]进一步的,所述“T”形柱304位于“T”形槽402的内部且与“T”形槽402转动配合,所述“T”形柱304的外表面和“T”形槽402的内壁均光滑。
[0038]当需要对轴承垫圈的整体厚度进行调节时,首先旋拧六角形头部302,使六角形头部302带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垫圈,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1),所述外圈(1)的内侧滑动连接有两内圈(2),所述外圈(1)上螺纹连接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推进组件(3),所述推进组件(3)的内端且位于两内圈(2)之间设有一支撑组件(4);所述外圈(1)的内部开设有四个呈矩形排列的螺纹孔(101),所述外圈(1)的内壁上开设有一组第一导向槽(102)和一组第二导向槽(103);所述位于上方的内圈(2)的外壁上固定安装有四个与第一导向槽(102)相匹配的导向块(201),所述位于下方的内圈(2)的外壁上也固定安装有四个与第二导向槽(103)相匹配的导向块(201);所述推进组件(3)包括一螺纹杆(301),所述螺纹杆(301)与螺纹孔(101)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30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一六角形头部(302),所述螺纹杆(301)远离六角形头部(302)的一端面固定安装有一“T”形柱(304);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一连接块(401),所述连接块(401)的一端面开设有一与“T”形柱(304)相匹配的“T”形槽(402),所述连接块(401)的另一端面通过铰座转动连接有两连接板(403),所述位于上方的连接板(403)的顶端与位于上方的内圈(2)的下表面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春海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海林标准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