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相机自动对焦结构,包括一定子组、一相对于该定子组转动的转子组及一设于该转子组内的镜头组,该定子组包括一定子座及环设于该定子座上的线圈,该转子组包括环设于该镜头组外围的磁石,该镜头组的底端凸设形成至少一导引块,所述定子组及转子组中其中之一设有一与该导引块相接触的波浪形曲面,该磁石的磁场与定子组中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驱动转子组转动,使得该至少一导引块与该波浪形曲面之间产生相对转动,驱动该镜头组顺沿该波浪形曲面的起伏变化而沿轴向作直线伸缩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涉及一种相机,特别是涉及一种相机自动对焦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广泛应用于照相机领域,数字影像 技术得以迅速发展,照相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特别是近年来附有数字照相功能的移动电话及PDA(个人数字助理)等便携式电子装置也在快速向高性 能、多功能方向发展,数码相机镜头模组轻薄短小和高性能的设计要求成为 发展的趋势。一般相机对焦结构包括镜头及驱动镜头移动的马达,该马达包括环形》兹 石及分设于环形》兹石上下两端的上、下线圈座,该线圈座上缠有线圈,当线 圈与电源连通时,线圈激》兹产生交变的^兹场,与环形》兹石的i兹场作用而推动 镜头沿轴向做伸缩运动而实现相机对焦功能。为满足相机高品质之需求,必 然要求相机具有高精度的对焦功能,然而由于镜头置于马达之内时,受限于 加工过程,镜头与马达之间难以形成理想的光滑平面,进而两者之间形成间 隙,线圏的;兹场与环形》兹石的》兹场相互作用而直接驱动该镜头沿轴向作直线 运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偏摆或转动等状况,镜头无法实现平稳移动而达到 精确对焦的目的,最终影响相机品质,无法适应现今电子产品高性能的发展 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可实现平稳移动与精确对焦的相机自动对 焦结构。一种相机自动对焦结构,包括一定子组、 一相对于该定子组转动的转子 组及一设于该转子组内的镜头组,该定子组包括一定子座及环设于该定子座 上的线圏,该转子组包括环设于该镜头组外围的》兹石,该镜头组的底端凸设 形成至少一导引块,所述定子组及转子组中其中之一设有一与该导引块相接触的波浪形曲面,该^磁石的^ 兹场与定子组中线圈产生的f兹场相互作用驱动转 子组转动,使得该至少一导引块与该波浪形曲面之间产生相对转动,驱动该 镜头组顺沿该波浪形曲面的起伏变化而沿轴向作直线伸缩运动。一种相机自动对焦结构,包括一定子组、 一相对于该定子组转动的转子 组及一设于该转子组内的镜头组,该镜头组与定子组之间或者该镜头组与转 子组之间设置有一驱动该镜头组作直线伸缩运动的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包 括至少 一导引块及与该导引块相接触的波浪形曲面,该至少 一导引块顺沿该波浪形曲面的起伏变化而沿该波浪形曲面运动,驱动该4t头组作直线伸缩运 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定子组中线圈激磁后产生磁场与磁石的磁场相互作 用,使得镜头组底端的导引块与波浪形曲面之间产生相对转动,通过该波浪 形曲面的起伏变化,导引镜头组作直线的伸缩运动,从而实现镜头的平稳移 动与精确对焦。附图说明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专利技术相机自动对焦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图1的立体组装图。图3是图2沿III-III线的剖3见图。图4是图3中的圓周展开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相机自动对焦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图5的立体组装图。图7是图6沿vn-vn线的剖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相机自动对焦结构的第一实施例,可适 用于数字照相机、照相手机、照相监视器材或其它照相镜头产品。该相机自 动对焦结构包括一壳体IO、 一置于该壳体10内部的定子组20、 一可相对该定 子组20运动对焦的转子组30及一收容于该转子组30内的镜头组40。该壳体10内部中空以收容所述定子组20及转子组30于其内,壳体10包括 一大致呈中空方柱状的侧壁12及一设于该侧壁12顶端的方形顶壁14。该顶壁 14的中央形成一圆形穿孔,三肋条16从该顶壁14的内周缘处向下呈螺旋形弯 曲延伸形成。该三肋条16均匀的设置于该顶壁14的内周缘处,每一肋条16大 致呈三分之一圆周长度。该定子组20包括一定子座21、套设于该定子座21上的上、下极爪组合23 及分别缠绕于该极爪组合23上的上、下线圈(图未示)。该定子座21包括一 中央设有一圆孔的方形底座210,从该底座210的顶部的内周缘处水平向内延 伸的环形台阶212及/人该内周缘处垂直向上延伸的环形壁214,该底座210、台 阶212及环形壁214共同形成一可容纳所述转子组30的中空区域26。该台阶212 的下表面为平面,上表面2122为波浪形的曲面,^v而^f吏得该台阶212沿轴向的 高度顺沿该曲面的起伏变化而变化,即于波峰处高度最大,于波谷处高度最 小。本实施例中,该台阶212的上表面2122的波形变化沿圆周方向包括三个周 期,即包括三个波峰和三个波谷,如图4所示。所述两极爪组合23均为环状结 构,呈上下堆叠设置而套设于环形壁214的外围,每一极爪组合23选用导磁性 材料制成,分别由相对设置的上极爪元件23a及下极爪元件23b组成。其中, 每一极爪组合23中的上、下极爪元件23a、 23b相对设置,每一极爪元件23a、 23b包括一环形片体232及从该环形片体232的内圆周处垂直朝向另 一极爪元 件23b、 23a所在方向延伸形成的若干极爪234,两环形片体232上下相互间隔, 极爪234沿圆周方向交错排列,于环形片体232之间构成一圓筒状极爪壁(未 标示)。该定子座21由塑胶材料,如LCP (LiquialCrystaline Polymer)制成, 在定子组30的成型组装过程中,将预先已经制作完成的极爪组合23分别定位 在成型该定子座21的;f莫具中,注入形成该定子座21的熔融材料,待冷却后, 形成所述定子座21,且才及爪元件23a、 23b—体固"&于定子座21的环形壁214的 外围,即极爪组合23与定子座21之间采用插入模制成型(insert molding)的方式 进行组装结合。所述上、下线圈分别缠绕于该上、下极爪组合23的极爪壁上, 并位于上下两环形片体232与极爪壁之间形成的内凹空间内,该上、下线圏与 外部电源相连接,通电后可产生变化的磁场。该镜头组40包括一镜筒410及收容于该镜筒410内的一镜头412。该镜筒 410为一圆柱状壳体,壳体的底端向外一体凸设形成沿圓周方向相互均匀间隔的三导引块414。每一导引块414的高度大于或者等于定子组20中台阶212上表 面2122的波峰与波谷之间的高度差,其末端形成一圓弧倒角4124。镜筒410 的内表面形成内螺紋,镜头412的外表面上形成外螺紋,组装时,镜筒410与 镜头412通过内、外螺紋相互螺合固定成一体。该转子组30包括一圆环柱状的》兹石32。该;兹石32沿圓周方向形成若干交 替的N、 S极,石兹石32环设于镜头组40的外围,其内表面与镜筒410的外表面 通过点胶等方法相互贴合连接形成一整体,其底端与镜筒410底端的导引块 414相抵触。该镜头组40和;兹石32相互连接形成一整体,在相机马达工作时共 同运动以实现对焦功能。组装时,该镜头组40与转子组30共同旋转地收容于定子组20的中空区域 26内,磁石32的外表面与环形壁214的内表面之间形成一微小的间隙50,镜筒 410底端的导引块414与台阶212的上表面2122相互抵触。可以理解的,同一时 间内,所述三导引块414可分别与该上表面2122上具有相同波形的位置处4氐 触,即所述三导引块414可同时与台阶212上具有相同轴向高度的三个位置处 相抵触,从而使得镜头组40与台阶212的接触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相机自动对焦结构,包括一定子组、一相对于该定子组转动的转子组及一设于该转子组内的镜头组,该定子组包括一定子座及环设于该定子座上的线圈,该转子组包括环设于该镜头组外围的磁石,其特征在于:该镜头组的底端凸设形成至少一导引块,所述定子组及转子组中其中之一设有一与该导引块相接触的波浪形曲面,该磁石的磁场与定子组中线圈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驱动转子组转动,使得该至少一导引块与该波浪形曲面之间产生相对转动,驱动该镜头组顺沿该波浪形曲面的起伏变化而沿轴向作直线伸缩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振发,尤怀超,汪仁德,黄晋兴,
申请(专利权)人: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准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