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9729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建设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连接装置,包括上管桩与下管桩,上管桩的底部嵌有第一内筒,第一内筒的上端插入上管桩中,下管桩的顶部嵌有底部封口的第二内筒,第二内筒的下端插入下管桩中,第二内筒内壁上设有一圈凸台,第一内筒与第二内筒中分别均匀设有环型板,第一内筒内环型板固定于第一内筒的内壁上,第二内筒内相邻环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第二内筒内最下方环型板架设于凸台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新颖、使用方便,该抗震连接装置便于安装能够有效防止地震过程中相邻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连接处发生弯剪及拉伸损坏,提升了其连接强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建设工程
,具体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对桩基础需求量越来越大,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桩因其质量稳定、桩身强度高、单桩承载力高、造价低、施工工期短、质量容易保证等明显优点,自上世纪使用以来,已经广泛应用于我国工业及民用建筑中。
[0003]传统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间通常通过焊接方式实现固定连接,抗震效果较差。在地震时,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连接处为应力薄弱点,在受到地震的纵向及横向震动波时,相邻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连接处会受到弯剪及拉伸造成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连接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连接装置,包括上管桩与下管桩,所述上管桩的底部嵌有第一内筒,所述第一内筒的上端插入上管桩中,所述下管桩的顶部嵌有底部封口的第二内筒,所述第二内筒的下端插入下管桩中,所述第二内筒内壁上设有一圈凸台,所述第一内筒与第二内筒中分别均匀设有环型板,所述第一内筒内环型板固定于第一内筒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内筒内相邻环型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第二内筒内最下方环型板架设于凸台上,所述环型板的中部插接有一韧性钢柱,所述韧性钢柱的下端抵接于第二内筒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一内筒的底部沿圆周均匀设有内螺纹嵌块,所述内螺纹嵌块内均螺纹连接有球头杆,所述第二内筒顶部与球头杆相对应位置设有顶部设有开口的中空嵌块,所述中空嵌块的内壁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有分体式卡接环,所述分体式卡接环的外壁上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卡有橡胶圈,所述球头杆下端球头插入至分体式卡接环下方并与分体式卡接环相卡接。
[0007]优选的,所述韧性钢柱的直径为上管桩内径的1/5-1/4,所述韧性钢柱与环型板之间为间隙配合,双边配合间隙为5-8mm。
[0008]优选的,所述分体式卡接环由若干个弧形件拼接而成,分体式卡接环内壁上端设有倒角。
[0009]优选的,所述球头杆的球头端设有一水平挂台,所述分体式卡接环的底端与球头杆的球头上的水平挂台相抵接。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筒与第二内筒之间设有一层韧性环型垫板,韧性环型垫板上设有用于避空球头杆的开口。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内筒的底部及第二内筒的顶部均涂覆有耐磨防腐涂层。
[0012]优选的,所述韧性钢柱的侧壁延其圆周均匀开设有嵌绳槽,所述嵌绳槽内均匀设有槽轮,所述第二内筒的内腔底部放置有一环型负重块,所述韧性钢柱位于环型负重块中部,所述环型负重块与嵌绳槽对应位置分别固定有一钢丝绳,所述钢丝绳另一端穿过各槽轮并固定于嵌绳槽的顶部。
[0013]优选的,所述环型负重块的内径为韧性钢柱外径的2-2.5倍。
[0014]本专利技术还进一步提供了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连接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15]1)将下管桩打入土中,然后将用钢丝绳连接好的韧性钢柱与环型负重块吊放入第二内筒的内腔中部;
[0016]2)将由连接杆连接的多组环型板套至韧性钢柱上并向下安入,使最下方环型板与凸台相抵接;
[0017]3)在第二内筒顶部涂覆一层耐磨防腐涂层,接着放置一层韧性环型垫板;
[0018]4)在第一内筒的底部涂覆一层耐磨防腐涂层,然后旋入球头杆并将上管桩垂直吊放至下管桩上,上管桩安入后韧性钢柱上端穿过第一内筒内各环型板,且球头杆的球头部与分体式卡接环卡接固定。
[0019]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设计新颖、使用方便,该抗震连接装置便于安装能够有效防止地震过程中相邻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连接处发生弯剪及拉伸损坏,提升了其连接强度,具有较强的适用性,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22]附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示意图;
[0023]附图2是圆形钢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3是预制管桩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4是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5是圆形钢盖板的正视图;
[0027]附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0028]附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示意图。
[0029]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30]上管桩-1;下管桩-2;第一内筒-3;第二内筒-4;凸台-5;环型板-6;连接杆-7;韧性钢柱-8;内螺纹嵌块-9;球头杆-10;中空嵌块-11;分体式卡接环-12;橡胶圈-13;环型负重块-14;槽轮-15;钢丝绳-16;嵌绳槽-801。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
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3]参照图1-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连接装置,包括上管桩1与下管桩2,上管桩1的底部嵌有第一内筒3,第一内筒3的上端插入上管桩1中,下管桩2的顶部嵌有底部封口的第二内筒4,第二内筒4的下端插入下管桩2中,其中第一内筒3、第二内筒4均由钢材制成;第一内筒3与上管桩1在管桩浇筑时第一内筒3嵌入到管桩端部,第二内筒4嵌入下管桩2原理同上;第二内筒4内壁上焊接固定有一圈凸台5,第一内筒3与第二内筒4中分别均匀设有环型板6,其中环型板选用高强度钢板材质;第一内筒3内环型板6焊接固定于第一内筒3的内壁上,第二内筒4内相邻环型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第二内筒4内最下方环型板6架设于凸台5上,环型板6的中部插接有一韧性钢柱8,其中韧性钢柱8的长度约为50cmm左右,韧性钢柱8的中部正好对齐于上下管桩的连接处,韧性钢柱8可选用SKD61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连接装置,包括上管桩(1)与下管桩(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管桩(1)的底部嵌有第一内筒(3),所述第一内筒(3)的上端插入上管桩(1)中,所述下管桩(2)的顶部嵌有底部封口的第二内筒(4),所述第二内筒(4)的下端插入下管桩(2)中,所述第二内筒(4)内壁上设有一圈凸台(5),所述第一内筒(3)与第二内筒(4)中分别均匀设有环型板(6),所述第一内筒(3)内环型板(6)固定于第一内筒(3)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内筒(4)内相邻环型板(6)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第二内筒(4)内最下方环型板(6)架设于凸台(5)上,所述环型板(6)的中部插接有一韧性钢柱(8),所述韧性钢柱(8)的下端抵接于第二内筒(4)的内腔底部,所述第一内筒(3)的底部沿圆周均匀设有内螺纹嵌块(9),所述内螺纹嵌块(9)内均螺纹连接有球头杆(10),所述第二内筒(4)顶部与球头杆(10)相对应位置设有顶部设有开口的中空嵌块(11),所述中空嵌块(11)的内壁开设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滑动设置有分体式卡接环(12),所述分体式卡接环(12)的外壁上设有弧形槽,弧形槽内卡有橡胶圈(13),所述球头杆(10)下端球头插入至分体式卡接环(12)下方并与分体式卡接环(12)相卡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韧性钢柱(8)的直径为上管桩(1)内径的1/5-1/4,所述韧性钢柱(8)与环型板(6)之间为间隙配合,双边配合间隙为5-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卡接环(12)由若干个弧形件拼接而成,分体式卡接环(12)内壁上端设有倒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抗震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头杆(10)的球头端设有一水平挂台,所述分体式卡接环(12)的底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军王文洪张必胜张杰邱俊峰徐礼国叶晨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