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罩及其制造方法、安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9242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4:0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以贴合于车辆内的规定位置的形状收纳被卷绕或折叠的气囊垫,并且可以保护气囊垫免受障碍物影响的气囊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安全气囊装置。气囊罩(114)包裹住袋状的气囊垫(108),气囊垫(108)被卷绕或折叠并收纳在车辆内,且利用从内置的充气器(110)供给的气体膨胀展开,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基布(128),其由化学纤维制的平织基布或无纺布制成;第二基布(130),其与第一基布结合为一体,且包含不同于第一基布的纤维并且具有高于第一基布的初始抗拉值。纤维并且具有高于第一基布的初始抗拉值。纤维并且具有高于第一基布的初始抗拉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囊罩及其制造方法、安全气囊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气囊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具有该气囊罩的安全气囊装置,该气囊罩包裹住收纳在车辆内,为了在紧急情况下保护乘员而膨胀展开的气囊垫。

技术介绍

[0002]安全气囊装置是在车辆碰撞等紧急情况下工作的安全装置,例如具有袋状的气囊垫。紧急情况下,气囊垫则通过气体而膨胀展开而接住并保护乘员。气囊装置根据安装位置和用途有各种类型。例如,已知有为了从侧面碰撞和随后发生的侧翻中保护乘员,从车辆座椅的侧部向乘员的侧面膨胀展开的侧气囊,或在车辆内的车身侧壁的顶棚附近沿侧窗膨胀展开的帘式气囊等。
[0003]气囊垫被卷绕或折叠并收纳在车辆内的规定位置中,并且在紧急情况下,利用从内置的充气器供给的气体而膨胀展开。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包裹住折叠的气囊垫的气囊罩。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5-7429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0008]将卷绕或折叠的气囊垫收纳在车辆内的规定位置中时,优选将气囊垫以贴合规定位置的形状收纳以稳定其展开动作,或者,保护气囊垫免受障碍物的影响,以防止诸如爆裂等问题。所谓障碍物,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情况下可设想为座椅框架的边缘,在帘式安全气囊装置的情况下可设想为作为车身的侧壁的车顶横梁。
[0009]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气囊罩,其仅是包裹住被折叠的气囊垫,并且通过气囊垫的膨胀展开而破裂而已。因此,专利文献1的气囊罩在将折叠的气囊垫以贴合规定位置的形状继进行收纳,并保护气囊垫免受障碍物影响方面具有改善空间。
[0010]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以贴合于车辆内的规定位置的形状收纳卷绕或折叠的气囊垫,并且可以保护气囊垫免受障碍物影响的气囊罩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安全气囊装置。
[0011]解决问题的方法
[001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气囊罩的典型的结构为,包裹住袋状的气囊垫的气囊罩,该气囊垫被卷绕或折叠并收纳在车辆内,且利用从内置的充气器供给的气体膨胀展开,其特征在于,具有:第一基布,其由化学纤维制的平织基布或无纺布制成;第二基布,其与第一基布结合为一体,且包含不同于第一基布的纤维并且具有高于第一基布的初始抗拉值。在此,初始抗拉值是指,当使用规定的拉伸测试机在规定条件下将具有规定形状的布料拉伸时,将该布料拉伸5%时的拉伸强度所示的值。
[0013]根据上述结构,通过将具有不同的初始抗拉值的第一基布和第二基布结合为一体
来形成气囊罩。第一基布和第二基布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性质而能够保持其自身的形状,因此通过包裹住被卷绕或折叠的气囊垫,可以将气囊垫以贴合车辆内的规定位置的形状进行收纳。
[0014]特别是,第一基布可以是例如化学纤维制的平织基布或无纺布,并且由于其初始抗拉值低于第二基布且较软,可以较容易跟随应收纳气囊垫的规定位置的形状进行变形。如上所述,第一基布将气囊垫保持在期望的收纳状态的功能方面较优异。此外,通过在柔软的第一基布上设置狭缝等,可以不妨碍气囊垫的膨胀展开而可靠地破开气囊垫,从而可以使气囊垫的展开动作稳定。
[0015]另一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初始抗拉值的第二基布,通过将其配置在气囊垫的,比如靠近座椅框架边缘等障碍物的一侧,不仅在气囊垫收纳时,而且在其膨胀展开时,可以保护气囊垫免受障碍物的影响,且可防止发生诸如爆裂等问题。
[0016]上述第一基布和第二基布则在一方的基布的纤维之间渗透另一方的基布纤维的聚合物来进行结合即可。例如,通过重叠第一基布和第二基布,在高于一方基布的熔融温度的高温下进行加热,并进一步对其加压,则另一方基布的具有流动性的聚合物会渗透到一方基布内部。如上,第一基布和第二基布可以通过热熔连接而结合。
[0017]上述的第一基布可以是,例如,将尼龙纤维或聚酯纤维的经线和纬线编织在一起的平织基布,或者是由尼龙纤维或聚酯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组成的无纺布。第一基布优选是聚酯纤维的无纺布。
[0018]第一基布可以由包含人造丝、尼龙、聚酯、聚丙烯、腈纶、维纶、芳纶化学纤维或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的无纺布形成。第一基布也可以由这种无纺布形成。
[0019]上述的第二基布可以由用被压缩的延展性布料形成的压缩体构成。如此将第二基布作为延展性布料的压缩体,可以使初始抗拉值高于第一基布。
[0020]上述延展性布料,可以是混合了单纤维的高分子无纺布料,或者是包含多个高分子纤维的无纺布料。该多个高分子纤维可以包含多个芯-覆盖层的两组分复合纤维,并且该两组分复合纤维的该覆盖层可以彼此熔合以在成型后具有形状稳定性。此外,该芯-覆盖层的两组分复合纤维可被构成为具有:由具有规定熔点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内部的芯,和由熔点低于该规定熔点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外部的覆盖层。此外,这些多个高分子纤维也可包含多个单组分纤维。另外,该单组分纤维也可以构成为熔点比芯-覆盖层的两组分复合纤维的该外部的覆盖层的熔点更高。如上可使用无纺布料作为延展性布料来形成第二基布。
[0021]上述延展性布料优选为毛毡状材料。如上通过使用毛毡状材料作为延展性布料,可以将第二基布形成为压缩体。并且,当第二基布由毛毡而不是塑料制成时,因比塑料软,因此可跟随应收纳气囊垫的规定位置的形状进行变形,从而可以实现进一步轻量化。成型后的毛毡材是压缩体,其是通过压制而熔融并固化的毛毡衍生构件。因此,使用了成型后的毛毡材的最终产品的特性,即作为压缩体的第二基布,比固体塑料更柔软,更具柔韧性,并且刚性比出始材料毛毡更高。
[0022]上述延展性布料可以由聚酯纤维制成。如上通过使用聚酯纤维作为延展性布料,可以形成第二基布。
[0023]上述第二基布可以包括相对于第一基布中包含的纤维的熔点具有30℃以上的熔点差的纤维。通过包括这种纤维可以形成第二基布。
[0024]上述气囊罩可以与包括充气器和内置充气器的气囊垫的气囊模块分开设置。通过如上将气囊罩与气囊模块分开设置,可以在制造气囊罩后,将其卷绕在气囊模块等上来包裹气囊模块。因此,能够在与气囊模块不同的地方制造气囊罩。
[002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安全气囊装置的典型构造的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气囊罩和包裹在该气囊罩中的气囊垫。
[0026]根据上述结构,利用上述气囊罩可制造包裹内置有充气器的气囊垫的安全气囊装置。
[0027]上述安全气囊装置可以设置在车辆座椅的侧部,并且气囊垫朝向车辆座椅的乘员侧方膨胀展开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这种气囊罩可适用于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气囊垫。
[0028]上述气囊罩的第二基布沿着车辆座椅的侧部,与内置于车辆座椅中的座椅框架接触而设置,并且可形成为当气囊垫膨胀展开时,作为接受来自座椅框架的反作用力的反作用表面发挥作用。从而,当气囊模块处于被气囊罩包裹的状态时,第二基布可以保持气囊模块的形状避开座椅框架的边缘,从而可以保护气囊模块。
[0029]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气囊罩,其包裹住袋状的气囊垫,所述气囊垫被卷绕或折叠并收纳在车辆内,且利用从内置的充气器供给的气体膨胀展开,该气囊罩的特征在于,当使用规定的拉伸测试机在规定条件下将具有规定形状的布料拉伸时,将该布料拉伸5%时的拉伸强度所示的值作为初始抗拉值,所述气囊罩具有:第一基布,其由化学纤维制的平织基布或无纺布制成;第二基布,其与所述第一基布结合为一体,且包含不同于所述第一基布的纤维并且具有高于所述第一基布的初始抗拉值。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囊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布和所述第二基布通过在一方基布的纤维之间渗透另一方基布的纤维的聚合物来进行结合。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布,至少将尼龙纤维或聚酯纤维的经线和纬线编织在一起而形成。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囊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布由包含人造丝、尼龙、聚酯、聚丙烯、腈纶、维纶、芳纶化学纤维或玻璃纤维中的至少一种的无纺布形成。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布由压缩体构成,且所述压缩体由被压缩的延展性布料形成。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囊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性布料,是混合了单纤维的高分子无纺布料,或者是包含多个高分子纤维的无纺布料。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气囊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性布料是毛毡状材料。8.如权利要求5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性布料由聚酯纤维形成。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布包含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布中包含的纤维的熔点具有30℃以上的熔点差的纤维。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罩与包括所述充气器和内置所述充气器的气囊垫的气囊模块分开设置。11.一种安全气囊装置,该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囊罩,以及,包裹在所述气囊罩中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优斗壁谷拓海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