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下肢动静脉疾病功能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9122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下肢动静脉疾病功能训练器,包括下肢固定垫,所述下肢固定垫的顶部开设有腿部容纳槽,所述下肢固定垫的正面为三角形,所述腿部容纳槽的两侧内壁之间安装有腘窝支撑垫,所述腿部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腘窝支撑垫,所述下肢固定垫的两侧倾斜设置有波纹段,所述下肢固定垫的一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与下肢固定垫通过通气管相连接,所述腘窝支撑垫的外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两侧对应安装有弹性块,所述腿部容纳槽的顶部对应向内凹陷设置有方形槽,所述弹性块与方形槽的槽底相接触,所述下肢固定垫的顶部安装有患肢锻炼装置,所述患肢锻炼装置包括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实用性强和锻炼效果好的特点。具有实用性强和锻炼效果好的特点。具有实用性强和锻炼效果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下肢动静脉疾病功能训练器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为一种新型下肢动静脉疾病功能训练器。

技术介绍

[0002]周围血管疾病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疾病,随着人口老年化,三高疾病增多,动静脉血管疾病者增多。下肢周围血管疾病包括:动脉硬化闭塞症、血栓性脉管炎、下肢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等,治疗动静脉血管疾病过程中对体位有特殊的要求。
[0003]目前临床上是将下肢用衣物垫高,会遇到患者习惯性的双腿交叉,盘腿等不良体位导致血液循环不良的问题。由于下静脉血栓,患肢淤血,肿胀,局部皮肤营养不良导致皮肤容易压力性损伤。下肢抬高体位不正确,不能满足疾病康复的要求,而加重肢体的淤血肿胀等,针对目前临床上存在的问题,设计了下肢动静脉疾病的功能训练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下肢动静脉疾病功能训练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下肢动静脉疾病功能训练器,包括下肢固定垫,所述下肢固定垫的顶部开设有腿部容纳槽,所述下肢固定垫的正面为三角形,所述腿部容纳槽的两侧内壁之间安装有腘窝支撑垫,所述腿部容纳槽的内部设置有脚踝垫。
[0006]进一步的,所述下肢固定垫的两侧倾斜设置有波纹段,所述下肢固定垫的一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与下肢固定垫通过通气管相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脚踝垫的外部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两侧对应安装有弹性块,所述腿部容纳槽的顶部对应向内凹陷设置有方形槽,所述弹性块与方形槽的槽底相接触。
[0008]进一步的,所述下肢固定垫的顶部安装有患肢锻炼装置,所述患肢锻炼装置包括踏板,所述下肢固定垫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安装有后挡板,所述踏板与固定架活动铰接,所述踏板与后挡板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固定架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前档板,所述前档板的一侧均匀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连接有脚面板。
[0009]进一步的,所述前档板的一侧安装有第一传感器,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传感器,所述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下肢固定垫的内部安装有控制器,所述下肢固定垫的一侧设置有显示器,所述控制器设置有VGA输出口,所述显示器与VGA输出口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腿部容纳槽的内壁嵌入安装有电热丝,所述控制器与电热丝通过温控继电器电连接。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
[0012](1)通过设置有下肢固定垫,每个腿都有自己独自的凹槽,避免患者习惯性的将腿
交叉、盘曲,保持双腿正确的姿势,帮助患者改掉不良的习惯,而导致动静脉血管受压,而影响血液的供应与回流,或是移植血管的闭塞等并发症;
[0013](2)通过设置有腘窝支撑垫,腘窝处微屈符合人体的关节功能位,避免关节过屈或是过伸而致移植血管的闭塞和撕裂;
[0014](3)通过设置有气泵和波纹段,可以满足平放和一定角度的患肢抬高,满足动静脉血管疾病的不同的体位要求;
[0015](4)通过设置有患肢锻炼装置,脚底板、和脚面有踏板可以实现脚踝的跖屈和背屈的运动,外面显示屏可以显示患肢功能锻炼的次数和耐力,促进患肢的血液循环,促进患者的康复。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在附图中:
[0018]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患肢锻炼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脚面板与踏板安装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腘窝支撑垫与弹性块安装示意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整体电性连接示意图;
[0023]图中:1、下肢固定垫;2、脚踝垫;3、腘窝支撑垫;4、患肢锻炼装置;5、气泵;6、控制器;7、显示器;11、腿部容纳槽;12、方形槽;13、波纹段;21、支架;22、弹性块;41、前档板;411、第一传感器;42、第一弹簧;43、脚面板;44、固定架;441、后挡板;442、第二传感器;45、第二弹簧;46、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技术方案:一种新型下肢动静脉疾病功能训练器,包括下肢固定垫1,下肢固定垫1的顶部开设有腿部容纳槽11,下肢固定垫1的正面为三角形,腿部容纳槽11的两侧内壁之间安装有腘窝支撑垫3,腿部容纳槽11的内部设置有脚踝垫2,腘窝支撑垫3处微屈符合人体的关节功能位,保证手术的效果,避免术后的并发症,脚踝垫2用于盛放脚踝,下肢固定垫1是一个三角形的下肢固定装置,外面硬性材质塑形,腿部容纳槽11内面是乳胶垫材质柔软舒适,保护患者脆弱的皮肤,减轻皮肤的压力与摩擦,避免皮肤的压力性损伤;
[0026]下肢固定垫1的两侧倾斜设置有波纹段13,下肢固定垫1的一侧设置有气泵5,气泵5与下肢固定垫1通过通气管相连接,当调整患者腿的抬起角度时,启动气泵5向下肢固定垫1充气或导通通气管放气,当进行下肢固定垫1的高度调整时,利用气泵5对下肢固定垫1充
气,使得波纹段13展开或收起,收起时角度为0
°
,展开是角度为30
°
,整个装置可以满足0
°
到30
°
的患肢抬高,满足动静脉血管疾病的不同的体位要求,遵循疾病康复的要求,外面有调节角度的刻度,简单明了,方便操作;
[0027]脚踝垫2的外部安装有支架21,支架21的两侧对应安装有弹性块22,腿部容纳槽11的顶部对应向内凹陷设置有方形槽12,弹性块22与方形槽12的槽底相接触,当不进行锻炼是向内挤压弹性块22,使其收进方形槽12内,此时患者的腿部整个进入腿部容纳槽11,当进行腿部锻炼是,将支架21向上顶出,弹性块22限制脚踝垫2下移;
[0028]下肢固定垫1的顶部安装有患肢锻炼装置4,患肢锻炼装置4包括踏板46,下肢固定垫1的顶部安装有固定架44,固定架44的一侧安装有后挡板441,踏板46与固定架44活动铰接,踏板46与后挡板441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45,固定架44的一侧通过焊接固定有前档板41,前档板41的一侧均匀安装有第一弹簧42,第一弹簧42的一端连接有脚面板43,当进行脚踝锻炼时将脚放在脚踝垫2上,脚跟踩踏踏板46即可使第二弹簧45压缩,脚面上顶前档板41即可使第一弹簧42压缩,给予患者的脚步反作用力,踏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下肢动静脉疾病功能训练器,包括下肢固定垫(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固定垫(1)的顶部开设有腿部容纳槽(11),所述下肢固定垫(1)的正面为三角形,所述腿部容纳槽(11)的两侧内壁之间安装有腘窝支撑垫(3),所述腿部容纳槽(11)的内部设置有脚踝垫(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下肢动静脉疾病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固定垫(1)的两侧倾斜设置有波纹段(13),所述下肢固定垫(1)的一侧设置有气泵(5),所述气泵(5)与下肢固定垫(1)通过通气管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下肢动静脉疾病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踝垫(2)的外部安装有支架(21),所述支架(21)的两侧对应安装有弹性块(22),所述腿部容纳槽(11)的顶部对应向内凹陷设置有方形槽(12),所述弹性块(22)与方形槽(12)的槽底相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下肢动静脉疾病功能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肢固定垫(1)的顶部安装有患肢锻炼装置(4),所述患肢锻炼装置(4)包括踏板(46),所述下肢固定垫...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娟孙秀云陆世春束余声王莹莹孙云邹鑫淼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