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取样试管存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8866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式取样试管存放装置,包括杯体机构、第一磁块、第二磁块、拉绳和杯盖机构,所述第一磁块固定在杯体机构正上方,所述第二磁块固定在杯盖机构正下方,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上,所述杯体机构和杯盖机构通过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连接,该便携式取样试管存放装置机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设置密封组件和缓冲组件,以及保温结构,能够对取样试管起到很好的保护和隔离作用,通过拉绳将杯盖与杯体连接,防止杯盖丢失,并且杯盖还能够与杯体拼接,方便手持,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以及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以及装置的实用性。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以及装置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取样试管存放装置


[0001]本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取样试管存放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取样装置应用十分广泛,包括学校、实验室和医院等等地方,而试管则是使用较为普遍的取样装置。
[0003]现有技术中,在试管取样完成后,一般都是将试管放置在试管架上,这样很容易被碰倒,从而导致样品外泄,并且对于一些要求较高的样本,也没有很好的存储环境,样品很容易发生变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携式取样试管存放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取样试管存放装置,包括杯体机构、第一磁块、第二磁块、拉绳和杯盖机构,所述第一磁块固定在杯体机构正上方,所述第二磁块固定在杯盖机构正下方,所述拉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上,所述杯体机构和杯盖机构通过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连接;
[0006]所述杯体机构包括杯体、密封组件、第一连接块、第一卡板、内胆和缓冲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塞和密封圈,所述内胆设置在杯体内,所述内胆与杯体之间填充有保温棉,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内胆的内侧的底部,所述内胆的内侧的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防撞块,所述内胆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密封塞设置在内胆的开口处,所述密封塞通过密封圈与内胆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卡板通过第一连接块与杯体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卡板与杯体之间设有间隙;
[0007]所述杯盖机构包括杯盖、第二连接块和第二卡板,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在杯盖上方的一端,所述第二卡板通过第二连接块与杯盖连接,所述第二卡板与杯盖之间设有间隙。
[0008]为了使杯盖取下后也可以固定在杯体上,所述第一卡板的尺寸与第二卡板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卡板的正对杯盖的侧面的中部设有凸起,所述第一卡板的正对杯体的侧面的中部设有定位槽,所述凸起与定位槽匹配。
[0009]为了使试管放入后更加稳定,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托盘和两个支撑单元,所述托盘的下部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支撑单元与内胆连接,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杆、套筒和弹簧,所述套筒设置在内胆上,所述弹簧设置在套筒内,所述支杆的下端伸入套筒内且支杆的下端与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下端与内胆固定连接,所述支杆的上端与托盘固定连接。
[0010]为了使试管放入后更加稳定,所述托盘的上方设有弧形凹槽。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式取样试管存放装置机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设置密封组件和缓冲组件,以及保温结构,能够对取样试管起到很好的保护和隔离作用,通
过拉绳将杯盖与杯体连接,防止杯盖丢失,并且杯盖还能够与杯体拼接,方便手持,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以及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便携式取样试管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图1的A部放大图;
[0015]图中:1.杯体,2.密封塞,3.密封圈,4.杯盖,5.防撞块,6.第二连接块, 7.第二卡板,8.第一连接块,9.第一卡板,10.保温棉,11.拉绳,12.第一磁块, 13.第二磁块,14.托盘,15.支杆,16.套筒,17.弹簧,18.内胆。
具体实施方式
[0016]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机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
[0017]如图1-2所示,一种便携式取样试管存放装置,包括杯体机构、第一磁块 12、第二磁块13、拉绳11和杯盖机构,所述第一磁块12固定在杯体机构正上方,所述第二磁块13固定在杯盖机构正下方,所述拉绳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磁块12和第二磁块13上,所述杯体机构和杯盖机构通过第一磁块12和第二磁块13连接;
[0018]所述杯体机构包括杯体1、密封组件、第一连接块8、第一卡板9、内胆18 和缓冲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塞2和密封圈3,所述内胆18设置在杯体 1内,所述内胆18与杯体1之间填充有保温棉10,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内胆18 的内侧的底部,所述内胆18的内侧的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防撞块5,所述内胆 18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密封塞2设置在内胆18的开口处,所述密封塞2通过密封圈3与内胆18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卡板9通过第一连接块8与杯体1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卡板9与杯体1之间设有间隙;
[0019]所述杯盖机构包括杯盖4、第二连接块6和第二卡板7,所述第二连接块6 固定在杯盖4上方的一端,所述第二卡板7通过第二连接块6与杯盖连接,所述第二卡板7与杯盖4之间设有间隙。
[0020]为了使杯盖4取下后也可以固定在杯体1上,所述第一卡板9的尺寸与第二卡板7的尺寸相同,所述第二卡板7的正对杯盖4的侧面的中部设有凸起,所述第一卡板9的正对杯体1的侧面的中部设有定位槽,所述凸起与定位槽匹配。
[0021]这里,所述第一卡板9的尺寸与第二卡板7的尺寸相同,实际上指的是第一卡板9和第二卡板7的大小和形状均相同。
[0022]为了使试管放入后更加稳定,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托盘14和两个支撑单元,所述托盘的下部的两端分别通过两个支撑单元与内胆18连接,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支杆15、套筒16和弹簧17,所述套筒设置在内胆18上,所述弹簧17设置在套筒16内,所述支杆15的下端伸入套筒16内且支杆15的下端与弹簧17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17的下端与内胆18固定连接,所述支杆15的上端与托盘14固定连接。
[0023]为了使试管放入后更加稳定,所述托盘14的上方设有弧形凹槽。
[0024]当用户使用时,将取样试管放入杯体1中,则试管底部能直接陷入托盘14 的弧形
凹槽中,这样就使得托盘14与取样试管更好地贴合,当密封组件盖住杯体1后,试管上下方向可以通过密封组件和支撑单元中的弹簧17、支杆15和套筒16之间的配合得到支撑和固定,试管四周方向可以通过防撞块5从四周的挤压得到固定,并且能够在试管的外围形成缓冲保护,减少碰撞对试管的破坏,并且在杯体1和内胆18之间保温棉10的作用下,实现对试管的保温效果,所取样品也能得到更有利的存放环境,在用户使用过程中,杯盖机构与杯体机构之间正常状态会通过第一磁块12和第二磁块13磁吸连接,开启杯盖机构后会有拉绳11将杯盖机构连接在杯体机构上,并且杯盖机构中的第二卡板6可以卡入杯体机构中的第一卡板9与杯体1之间的间隙,使该装置在杯盖机构开启后整体也能形成一个固定的状态,方便手持,而且也能够对杯盖机构实现收纳,防止杯盖机构丢失。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便携式取样试管存放装置机构简单,设计巧妙,通过设置密封组件和缓冲组件,以及保温结构,能够对取样试管起到很好的保护和隔离作用,通过拉绳11将杯盖4与杯体1连接,防止杯盖4丢失,并且杯盖4 还能够与杯体1拼接,方便手持,提高了用户的体验感以及装置的实用性。
[002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取样试管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杯体机构、第一磁块(12)、第二磁块(13)、拉绳(11)和杯盖机构,所述第一磁块(12)固定在杯体机构正上方,所述第二磁块(13)固定在杯盖机构正下方,所述拉绳(1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磁块(12)和第二磁块(13)上,所述杯体机构和杯盖机构通过第一磁块(12)和第二磁块(13)连接;所述杯体机构包括杯体(1)、密封组件、第一连接块(8)、第一卡板(9)、内胆(18)和缓冲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塞(2)和密封圈(3),所述内胆(18)设置在杯体(1)内,所述内胆(18)与杯体(1)之间填充有保温棉(10),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内胆(18)的内侧的底部,所述内胆(18)的内侧的侧壁上均匀设有若干防撞块(5),所述内胆(18)的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密封塞(2)设置在内胆(18)的开口处,所述密封塞(2)通过密封圈(3)与内胆(18)密封连接,所述第一卡板(9)通过第一连接块(8)与杯体(1)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一卡板(9)与杯体(1)之间设有间隙;所述杯盖机构包括杯盖(4)、第二连接块(6)和第二卡板(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磊张丰华裴俊周童天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全众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