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部下车体框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845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21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后部下车体框架结构,包括纵向平行设置于左右两侧的后大梁组件和门槛内板以及由前至后依次横向设置的第一后横梁、第二后横梁、第三后横梁、第四后横梁本体、座椅坑横梁和尾端横梁,所述后大梁组件包括后大梁本体和后大梁盖板,所述后大梁本体和所述后大梁盖板的横截面均为倒“Z”字形,所述后大梁本体的上下两侧和所述后大梁盖板的上下两侧分别两层式固定且围设形成横截面为“口”字形的封闭腔体。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后部下车体框架结构结构简单、提高座椅坑的强度和模态、提高尺寸的控制精度、加大车内的使用空间和提高扭转刚度。度。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后部下车体框架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
,特别是涉及一种后部下车体框架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整车性能上,后纵梁是正向受力最主要的传力和受力主体,对整车强度,刚度和NVH有着重大作用,同时又是后副车架,后排座椅的重要安装位置,对整车安全性,后排乘车人员舒适度起到关键作用。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乘坐的舒适性和适用环境要求越来越高,比如配置高档滑移座椅、翻转座椅、按摩座椅等高等级配置来提高乘用舒适性。而现有技术的后车体框架结构如图1、图2所示,整个后地板面基本上是平的,且Y向空间不够大,基本无法实现第三排座椅翻转的功能;舱内空间小,无法实现第三排座椅的多功能,在整车弯曲、扭转性能上优势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提高座椅坑的强度和模态、提高尺寸的控制精度、加大车内的使用空间和提高扭转刚度的后部下车体框架结构。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后部下车体框架结构,包括纵向平行设置于左右两侧的后大梁组件和门槛内板以及由前至后依次横向设置的第一后横梁、第二后横梁、第三后横梁、第四后横梁本体、座椅坑横梁和尾端横梁,所述第一后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后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后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座椅坑横梁的左右两侧和所述尾端横梁的左右两侧均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后大梁组件内侧两层式固定,所述后大梁组件包括后大梁本体和后大梁盖板,所述后大梁本体和所述后大梁盖板的横截面均为倒“Z”字形,所述后大梁本体的上下两侧和所述后大梁盖板的上下两侧分别两层式固定且围设形成横截面为“口”字形的封闭腔体,所述后大梁盖板的前部外侧与所述门槛内板两层式固定,所述门槛内板的前部内侧与前大梁两层式固定,所述第一后横梁和所述尾端横梁分别与所述后大梁本体前后两侧的底面两层式固定,所述第二后横梁和所述第三后横梁分别由前至后依次两层式固定于所述后大梁本体的中部底面,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和所述尾端横梁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三排座椅的下沉的座椅坑,所述座椅坑横梁在所述座椅坑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后大梁本体两层式固定。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后部下车体框架结构还可以是:
[0006]所述座椅坑横梁和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之间纵向设置有至少一条互相平行的座椅坑纵梁,所述座椅坑纵梁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和所述座椅坑横梁两层式固定,所述座椅坑纵梁由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的后侧向下弯折后延伸至所述座椅坑横梁的前侧。
[0007]所述座椅坑横梁的左右两侧均两层式固定有第二横梁延伸件,所述第二横梁延伸件由所述座椅坑横梁向上弯折后延伸至所述后大梁本体且与所述后大梁本体两层式固定。
[0008]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的上方两层式固定有第四后横梁盖板,所述第四后横梁盖板和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的横截面均为“Z”字形,所述第四后横梁盖板的上下两侧和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的上下两侧分别两层式固定且围设形成横截面为“口”字形的封闭腔体,所述第四后横梁盖板的外侧与所述后大梁盖板两层式固定,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的外侧与所述后大梁本体两层式固定。
[0009]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和所述后大梁组件固定对应位置处的顶部两层式固定有后轮罩内撑板,所述后轮罩内撑板由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的顶部斜向延伸至侧围总成且与所述侧围总成两层式固定。
[0010]所述第一后横梁和所述第二后横梁均左右对称两层式固定有内滑轨支架,中排座椅的内侧滑轨分别与所述第一后横梁和所述第二后横梁通过所述内滑轨支架可拆卸式固定。
[0011]所述第一后横梁、所述第二后横梁和所述第三后横梁的左右两侧均左右对称两层式固定有第一横梁延伸件,所述第一横梁延伸件由所述第一后横梁、所述第二后横梁和所述第三后横梁延伸至所述后大梁本体且与后大梁本体两层式固定。
[0012]所述第一横梁延伸件上两层式固定有外滑轨支架,中排座椅的外侧滑轨分别与所述第一横梁延伸件通过所述外滑轨支架可拆卸式固定。
[0013]所述后大梁本体的外侧两层式固定有至少一个后大梁延伸件,所述后大梁延伸件由所述后大梁本体的外侧延伸至所述门槛内板且与所述门槛内板两层式固定。
[0014]所述后大梁组件与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固定处的前侧两层式固定有滑轨固定件,中排座椅的外侧滑轨后端与所述滑轨固定件可拆卸式固定。
[0015]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后部下车体框架结构,包括纵向平行设置于左右两侧的后大梁组件和门槛内板以及由前至后依次横向设置的第一后横梁、第二后横梁、第三后横梁、第四后横梁本体、座椅坑横梁和尾端横梁,所述第一后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后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后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座椅坑横梁的左右两侧和所述尾端横梁的左右两侧均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后大梁组件内侧两层式固定,所述后大梁组件包括后大梁本体和后大梁盖板,所述后大梁本体和所述后大梁盖板的横截面均为倒“Z”字形,所述后大梁本体的上下两侧和所述后大梁盖板的上下两侧分别两层式固定且围设形成横截面为“口”字形的封闭腔体,所述后大梁盖板的前部外侧与所述门槛内板两层式固定,所述门槛内板的前部内侧与前大梁两层式固定,所述第一后横梁和所述尾端横梁分别与所述后大梁本体前后两侧的底面两层式固定,所述第二后横梁和所述第三后横梁分别由前至后依次两层式固定于所述后大梁本体的中部底面,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和所述尾端横梁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三排座椅的下沉的座椅坑,所述座椅坑横梁在所述座椅坑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后大梁本体两层式固定。这样,两条所述门槛内板和两条所述后大梁组件分别平行设置于汽车左右两侧,所述第一后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后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后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座椅坑横梁的左右两侧和所述尾端横梁的左右两侧均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后大梁组件内侧两层式固定,所述门槛内板、所述后大梁组件、所述第一后横梁、所述第二后横梁、所述第三后横梁和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构成了封闭的框形结构,形成封闭的多条传力通道,当汽车发生侧面碰撞时,所述门槛内板或者所述后大梁组件受到碰撞力之后,可以通过所述第一
后横梁、所述第二后横梁、所述第三后横梁和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横向传递至另一侧的所述门槛内板或者所述后大梁组件上递减后汇合,而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和所述尾端横梁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三排座椅的下沉的座椅坑,所述座椅坑横梁在所述座椅坑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后大梁本体两层式固定,而当第三排座椅收纳在所述座椅坑内时,所述座椅坑横梁承担所述座椅坑所承受的第三排座椅的部分重力,所述座椅坑横梁和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形成Z向的高度差,使第三排座椅在收纳进所述座椅坑后可以让出原本的空间,且收纳后的第三排座椅靠背与所述座椅坑的顶部基本齐平,进而可大幅度提升舱内的使用空间,有效地加大车内的使用空间,另外Z向的高度差使汽车的Z向高度增加,甚至可以使汽车的Z向高度差幅度在150-200mm,即增加汽车尾部的横截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后部下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纵向平行设置于左右两侧的后大梁组件和门槛内板以及由前至后依次横向设置的第一后横梁、第二后横梁、第三后横梁、第四后横梁本体、座椅坑横梁和尾端横梁,所述第一后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二后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后横梁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的左右两侧、所述座椅坑横梁的左右两侧和所述尾端横梁的左右两侧均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后大梁组件内侧两层式固定,所述后大梁组件包括后大梁本体和后大梁盖板,所述后大梁本体和所述后大梁盖板的横截面均为倒“Z”字形,所述后大梁本体的上下两侧和所述后大梁盖板的上下两侧分别两层式固定且围设形成横截面为“口”字形的封闭腔体,所述后大梁盖板的前部外侧与所述门槛内板两层式固定,所述门槛内板的前部内侧与前大梁两层式固定,所述第一后横梁和所述尾端横梁分别与所述后大梁本体前后两侧的底面两层式固定,所述第二后横梁和所述第三后横梁分别由前至后依次两层式固定于所述后大梁本体的中部底面,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和所述尾端横梁之间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三排座椅的下沉的座椅坑,所述座椅坑横梁在所述座椅坑的下方左右两侧分别与左右两侧的所述后大梁本体两层式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部下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坑横梁和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之间纵向设置有至少一条互相平行的座椅坑纵梁,所述座椅坑纵梁的前后两侧分别与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和所述座椅坑横梁两层式固定,所述座椅坑纵梁由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的后侧向下弯折后延伸至所述座椅坑横梁的前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部下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坑横梁的左右两侧均两层式固定有第二横梁延伸件,所述第二横梁延伸件由所述座椅坑横梁向上弯折后延伸至所述后大梁本体且与所述后大梁本体两层式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后部下车体框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后横梁本体的上方两层式固定有第四后横梁盖板,所述第四后横梁盖板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春柳李直腾吴家正周文斌劳兵龙航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