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旋转切向流高效竖流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49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旋转切向流高效竖流沉淀池,包括位于上部的圆筒形池体和位于下部的锥形污泥斗,所述池体内设有进水管、中心导流筒、反射锥和集水槽,所述高效竖流沉淀池还包括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排泥管、污泥回流管、冲刷软管和污泥泵,所述污泥泵设置在所述锥形污泥斗的出口处,所述污泥泵将从所述锥形污泥斗中抽吸出的泥水混合物通入排泥管、污泥回流管和/或冲刷软管,所述污泥斗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冲刷软管的冲刷管口,所述污泥斗内壁设有导流凹槽,所述导流凹槽由所述污泥斗底部螺旋上升至所述池体与污泥斗的连接处,所述冲刷管口设置在所述导流凹槽位置处,所述冲刷管口的出流方向为所述导流凹槽的切线方向。凹槽的切线方向。凹槽的切线方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旋转切向流高效竖流沉淀池


[0001]本技术属于水处理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旋转切向流高效竖流沉淀池。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沉淀池是水处理领域中用于除掉水中杂质、实现泥水分离的一种装置。其中,竖流式沉淀池具有占地少、装置简单、管理方便的优点,在污水处理厂及一些小试中试实验中广泛使用,竖流式沉淀池设有污泥回流泵作为污泥泵实现排泥和污泥回流。但是,一些小型的竖流沉淀池仅靠重力作用将沉淀污泥分散沉积在锥形污泥斗中,靠污泥静压往往难以全部滑落至污泥斗底部。排泥的时候也只能将排泥管附近的局部污泥排掉,难以将沉积的污泥均匀排掉,回流污泥通常也只会将回流污泥管附近的局部污泥回流,使得回流污泥不均匀,甚至回流的只是未沉积完全的混合液或清水。特别是对于一些粘性较强的污泥,排泥和污泥回流时很难将沉降的污泥均匀排出或回流,未流动起来的沉积污泥将会发生厌氧现象,严重影响沉淀池的功能。也有一些竖流沉淀池额外设置水或气等媒质及搅动装置解决以上现象,但是加大了投资和管理难度。
[000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旋转切向流高效竖流沉淀池,解决了竖流沉淀池内沉降的污泥难以排掉导致回流污泥不均匀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旋转切向流高效竖流沉淀池,包括位于上部的圆筒形池体和位于下部的锥形污泥斗,所述池体内设有进水管、中心导流筒、反射锥和集水槽,所述高效竖流沉淀池还包括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排泥管、污泥回流管、冲刷软管和污泥泵,所述污泥泵设置在所述锥形污泥斗的出口处,所述污泥泵将从所述锥形污泥斗中抽吸出的泥水混合物通入排泥管、污泥回流管和/或冲刷软管,所述污泥斗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冲刷软管的冲刷管口,所述冲刷管口的出流方向设置为泥水混合液由下向斜上方喷射或者由上向斜下方喷射。
[0006]进一步地,所述污泥斗内壁设有导流凹槽,所述冲刷管口设置在所述导流凹槽位置处。
[0007]优选地,所述冲刷管口的出流方向为所述导流凹槽的切线方向。
[0008]优选地,所述导流凹槽由所述污泥斗底部螺旋上升至所述池体与污泥斗的连接处。
[0009]优选地,每360度螺旋的所述导流凹槽布置2-4个所述冲刷管口。
[0010]优选地,所述多个冲刷管口在所述导流凹槽上按水平面均匀布置。
[0011]优选地,所述导流凹槽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冲刷管口的宽度。
[0012]进一步地,冲刷软管上设有冲刷阀,所述排泥管上设有排泥阀,所述污泥回流管上设有污泥回流阀。
[00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旋转切向流高效竖流沉淀池,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导流凹槽设计为螺旋状上升,冲刷管口的出流方向更发散更全面,使冲刷的泥水混合液能够沿导流凹槽导流至整个锥形污泥斗内部并能够冲刷掉导流凹槽之外的沉积污泥;
[0015]2、通过外接污泥泵或利用现有系统中已有污泥回流泵作为污泥泵实现排泥、污泥回流和冲刷污泥斗内沉积污泥的多项功能,冲刷软管和污泥斗内部螺旋导流凹槽的设置有效解决了竖流沉淀池锥形污泥斗内污泥沉积厌氧的问题,定期冲刷污泥斗内沉积污泥也可以使回流的污泥更加均匀;
[0016]3、充分利用现有泥水混合液作为媒质冲刷污泥斗内沉积污泥,不必新增水或气等冲刷媒质及设施即可完成,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新型旋转切向流高效竖流沉淀池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污泥斗的俯视图。
[0019]附图中:1、池体;2、污泥斗;3、集水槽;4、进水管;5、中心导流筒;6、反射锥;7、污泥泵;80、冲刷管口;81、冲刷软管;82、排泥管;83、污泥回流管;91、冲刷阀;92、排泥阀;93、污泥回流阀;10、导流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1]如图1所示,本专利提供的一种新型旋转切向流高效竖流沉淀池,上部为圆筒形池体1,底部为锥形污泥斗2,池体1内设有进水管4、中心导流筒5、反射锥6、出水槽及出水管,以及污泥处理系统。
[0022]泥水混合液由进水管4进入中心导流筒5,通过中心导流筒5底部出水与反射锥6接触并向四周均匀分散,水流向上经由集水槽3排出,污泥向下沉降至锥形污泥斗2,从而实现泥水分离。
[0023]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排泥管82、污泥回流管83、冲刷软管81和污泥泵7,污泥泵7设置在锥形污泥斗2的出口处,污泥泵7用于抽吸高效竖流沉淀池内沉积的泥水混合液,然后将抽吸出的泥水混合液通向三个方向,一是通过排泥管82排出实现排泥,二是通过污泥回流管83回流至前端生物池实现污泥回流,三是通过冲刷管口80连接的冲刷软管81引入锥形污泥斗2内部对沉积污泥进行冲刷搅动从而使黏附于污泥斗2边壁的污泥脱落降至污泥斗2底部,排泥管82、污泥回流管83和冲刷软管81分别通过相应的阀门控制,其中排泥管82上设有排泥阀92,污泥回流管83上设有污泥回流阀93,冲刷软管81上设有冲刷阀91。锥形污泥斗2内壁设有凹于锥形污泥斗2内部表面的导流凹槽10,导流凹槽10由锥形污泥斗2底部螺旋上升至圆筒形池体1与锥形污泥斗2的连接处,螺旋导流凹槽10的圈数由锥形污泥斗2的大小及高度决定,优选1-2圈,导流凹槽10的宽度小于或等于冲刷管口80的宽度,设置导流凹槽10可以充分引流,使冲刷混合液能够沿导流凹槽10导流冲刷整个锥形污泥斗2内壁,而且不会阻挡污泥在污泥斗内部的下落,同时凹槽宽度小于冲刷管口的宽度,从而可以冲刷到凹
槽外部整个锥形污泥斗内壁的沉积污泥,与冲刷管口直接沿污泥斗内壁切线进行冲刷相比,冲刷液分布更为均匀和全面。
[0024]如图2所示,冲刷软管81通过冲刷管口80与锥形污泥斗2向内凹进的导流凹槽10相接,冲刷管口80及出流方向与导流槽呈切线方向。冲刷管口80的布置方向可以设置混合液由下向斜上方喷射,也可以由上向斜下方布置。
[0025]所述冲刷软管81由污泥泵7接出,通过一个或多个冲刷管口80与导流凹槽10连接实现冲刷搅动,每360度螺旋的导流凹槽10优选设置2-4个冲刷管口80进行多点冲刷,按水平面均匀布置。
[0026]为解决沉积污泥黏附的问题,需定期或视污泥沉积情况对锥形污泥斗2的沉积污泥进行冲刷搅动,开启污泥泵7和冲刷阀91,污泥泵7抽吸的泥水混合液经由冲刷软管81和冲刷管口80由下向斜上方喷入锥形污泥斗2,混合液沿导流凹槽10冲刷搅动导流凹槽10内外的沉积污泥并沉降至锥形污泥斗2底部,从而将锥形污泥斗2边壁的沉积污泥去除,沿锥形污泥斗2边壁螺旋设置的导流凹槽10可以使流体沿导流凹槽10及附近路径冲刷,保证整个锥形污泥斗2的泥都被冲刷到并且不留死角,而且也不会阻挡污泥的沉降。冲刷流量和力度通过冲刷阀91调节。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旋转切向流高效竖流沉淀池,包括位于上部的圆筒形池体和位于下部的锥形污泥斗,所述池体内设有进水管、中心导流筒、反射锥和集水槽,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竖流沉淀池还包括污泥处理系统,所述污泥处理系统包括排泥管、污泥回流管、冲刷软管和污泥泵,所述污泥泵设置在所述锥形污泥斗的出口处,所述污泥泵将从所述锥形污泥斗中抽吸出的泥水混合物通入排泥管、污泥回流管和/或冲刷软管,所述污泥斗上设有用于连接所述冲刷软管的冲刷管口,所述冲刷管口的出流方向设置为泥水混合液由下向斜上方喷射或者由上向斜下方喷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旋转切向流高效竖流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斗内壁设有导流凹槽,所述冲刷管口设置在所述导流凹槽位置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旋转切向流高效竖流沉淀池,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进伟张强曹媛马效贤骆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恩菲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