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及应用该缓冲器的直线电机模组,涉及直线电机缓冲器结构领域。一种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包括缓冲器主体,所述缓冲器主体上设置有用于空气导流的导流结构。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能够起到缓冲限位作用。还能通过导流结构使直线电机端面的空气快速流向特定方向,将直线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气流带走,给直线电机快速散热。同时,由于导流结构会使直线电机端面的空气快速流向特定方向,从而降低直线电机端面的正面受风强度,进而降低直线电机高速运动时产生的空气阻力及空气阻力产生的噪音。运动时产生的空气阻力及空气阻力产生的噪音。运动时产生的空气阻力及空气阻力产生的噪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及应用该缓冲器的直线电机模组
[0001]本技术属于直线电机缓冲器结构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及应用该缓冲器的直线电机模组。
技术介绍
[0002]直线电机是把电能直接转换为机械能的一种设备。在电机使用中,电机会产生大量的热量,温升过高,会影响直线电机的推力、精度、寿命等,当热量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电机就不能使用,否则就会发生绝缘击穿,使电机烧坏。因此,解决直线电机的散热问题尤为重要,通常可采取自然散热、气冷、水冷等方式为电机进行散热。气冷、水冷为电机进行散热的方式会增加直线电机模组结构,增大模组尺寸,影响电机推力,也不利于直线电机模组微型化应用。此外,气冷散热方式在对噪声有限制要求的应用场景并不合适。
[0003]现有技术中,通过电机本身的散热能力进行散热,散热效果不佳。可在电机机壳上设置散热筋,在电机机壳周侧布置数个散热筋的方式将产生的大量热量通过外壳上的散热筋传递出去,实现电机机壳外侧散热,但还远远不够。
[0004]现有技术“一种散热电机”公开一种散热电机,包括电机机壳、容置于电机机壳内的电机本体、及安装电机机壳两端的电机端盖,电机机壳包括机壳本体、外散热结构;外散热结构包括设于机壳本体四角的角散热块、设于机壳本体边侧的边散热筋组;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上散热结构、下散热结构、角散热结构;上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散热凸缘、第二散热凸缘、第三散热凸缘、第四散热凸缘;下散热结构包括第一散热环组、第二散热环组、第三散热环组、第四散热环组;电机端盖的角散热结构正对角散热块装配;电机端盖具有下散热结构的一侧面向电机机壳装配。结构比较复杂,且电机散热力度还是不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增加部件且能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结构及应用该缓冲器的直线电机模组。
[0006]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批量生产可广泛应用的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及应用该缓冲器的直线电机模组。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包括缓冲器主体,所述缓冲器主体上设置有用于空气导流的导流结构。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能够起到缓冲限位作用。还能通过导流结构使直线电机端面的空气快速流向特定方向,将直线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气流带走,给直线电机快速散热。同时,由于导流结构会使直线电机端面的空气快速流向特定方向,从而降低直线电机端面的正面受风强度,进而降低直线电机高速运动时产生的空气阻力及空气阻力产生的噪音。
[0009]进一步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槽,导流槽结构简单,实现空气导流作用,进而给直线电机散热。
[0010]进一步地,导流槽内设置至少一个导流斜面,导流斜面与缓冲器主体组合形成导流通道。导流斜面能够更好导流空气。
[0011]进一步地,导流槽内设置三个导流斜面,三个导流斜面的底端相衔接形成导风口,且三者与缓冲器主体组合形成所述导流通道,所述导风口位于导流通道的末端,更快速将缓冲器前侧空气通过导风口导流到特定方向,从而降低直线电机端面的正面受风强度,进而减少空气阻力及噪音。
[0012]进一步地,导流槽内导流斜面依次衔接,且相邻两个导流斜面相交采用倒圆角过渡方式,能更均匀导流空气。
[0013]进一步地,导流槽数量为两个,且在所述缓冲器主体上的同一端面上呈左右对称分布。使缓冲器前侧的空气快速导流到直线电机两侧,使直线电机两侧散热效果均衡,且结构简单,易批量生产,便于广泛应用。
[0014]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的直线电机模组,包括直线电机、底座,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安装在直线电机端面,直线电机滑动连接在底座上,直线电机两侧与底座对应两侧会形成空气通道,导流结构与空气通道对应,且直线电机运动时,导流结构将直线电机端面空气导流到空气通道。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安装于直线电机端面,对直线电机起到缓冲限位作用。在不增加直线电机模组部件及增大直线电机模组尺寸的情况下实现给电机快速散热。导流结构会使直线电机端面的空气流向空气通道,从而降低直线电机端面的正面受风强度,还能降低直线电机高速运动时的产生的空气阻力及空气阻力产生的噪音,进一步降低直线电机能耗。
[0015]进一步地,直线电机两端均安装有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使直线电机在往返运动时散热效果更好。
[0016]进一步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槽,导流槽数量为两个,且在缓冲器主体的同一端面呈左右对称分布,导流槽内设置三个导流斜面,三个导流斜面的底端相衔接形成导风口,且三者与缓冲器主体组合形成导流通道,导风口位于导流通道的末端,导流槽内导流斜面依次衔接,且相邻两个导流斜面相交采用倒圆角过渡方式。导流槽通过导风口能将直线电机端面空气快速导流到两侧空气通道,实现给直线电机两侧快速散热。通过将直线电机端面空气快速导流到两侧空气通道,从而降低直线电机端面的正面受风强度,能降低直线电机高速运动时的产生的空气阻力及空气阻力产生的噪音,进一步降低直线电机能耗。
[0017]本技术提供一种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包括缓冲器主体,还设置用于空气导流的导流结构。
[0018]本技术的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技术当中,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能够起到缓冲限位作用,还能通过导流结构使直线电机端面的空气快速流向直线电机侧面,将直线电机产生的热量通过气流带走,给直线电机快速散热。同时,由于导流结构会使直线电机端面的空气快速流向直线电机侧面,从而降低直线电机端面的正面受风强度,能降低直线电机高速运动时产生的空气阻力及空气阻力产生的噪音。且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简单,易批量生产,便于广泛应用。
[0019]还提供一种安装有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的直线电机模组,包括直线电机、底座,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安装在直线电机端面,直线电机滑动连接在底座上,直线电机两侧与底座对应两侧会形成空气通道,导流结构与所述空气通道对应,且直线电机运动时,
导流结构将直线电机端面空气导流到空气通道。
[0020]优势在于: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技术当中,在包含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的直线电机模组中,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安装于直线电机端面,对直线电机起到缓冲限位作用。还能在不增加直线电机模组部件及增大直线电机模组尺寸的情况下实现给电机快速散热,导流结构会使电机端面空气导流到空气通道,从而降低电机端面的正面受风强度,能降低电机高速运动时产生的空气阻力及空气阻力产生的噪音。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主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是包含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的直线电机模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包含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的直线电机模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包括缓冲器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器主体上还设置有用于空气导流的导流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内设置至少一个导流斜面,所述导流斜面与缓冲器主体组合形成导流通道。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内设置三个导流斜面,所述三个导流斜面的底端相衔接形成导风口,且三者与缓冲器主体组合形成所述导流通道,所述导风口位于导流通道的末端。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槽内导流斜面依次衔接,且相邻两个导流斜面相交采用倒圆角过渡方式。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散热的直线电机缓冲器,其特征在于:导流槽数量为两个,且在所述缓冲器主体的同一端面上呈左右对称分布。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健飞,柯玉理,李庆光,戴帝水,刘紫文,彭渝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康威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