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行器的燃料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236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飞行器的燃料箱,包括:第一锥段、中间柱段和第二锥段;其中,所述第一锥段与所述中间柱段插接;所述中间柱段与所述第二锥段插接;所述第一锥段、所述中间柱段和所述第二锥段均为正置正交网络状的复合材料薄壁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燃料箱采用网格加筋结构,整体刚度高、重量轻。重量轻。重量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行器的燃料箱


[0001]本技术涉及航空、航天飞行器的部件
,特别是指一种飞行器的燃料箱。

技术介绍

[0002]副油箱是指挂在航天飞行器的机身或机翼下面的中间粗、两头尖呈流线型的燃油箱。挂副油箱可以增加飞机的航程和续航时间,而飞机空战在必要的时候又可以扔掉副油箱,以较好的机动性投入战斗。
[0003]副油箱除了早期为了配合机身形状而设计的不可抛弃型副油箱以外,外型设计上都以流线形为主要的设计方向,为得是要减少产生的阻力,对飞机运动性与稳定的负面影响,降低与飞机分离时撞击其他携带装备或者是机身结构等。有些副油箱在尾部具有平衡用的小型固定翼面,功用上就是为了达到前述的目的。
[0004]虽然大多数的副油箱的外型采取流线形,有些设计在中央部分较为扁平而不是圆弧的曲线,特别是在容量较大的副油箱外形上,这是为了迁就携带于机腹下方时需要与地面保持适当的安全距离。
[0005]目前使用于副油箱的材料包括木材,竹子,纸张纤维与铝合金,二次世界大战中期以后以纸张纤维、不锈钢和铝合金使用的比例较高。进入喷气机时代之后,由于速度和飞行时对油箱产生的力量,铝合金成为广泛考虑的对象。
[0006]传统飞机的燃油箱均使用金属光壳焊接结构,这种油箱的壳体重量较重,刚度还存在问题,尤其金属结构的焊缝,质量难以保证,焊接后性能较低,不利于提升飞行器的航程。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飞行器的燃料箱,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燃料箱重量大、刚度低、性能低、影响飞行器航程等问题。
[000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飞行器的燃料箱,包括:第一锥段、中间柱段和第二锥段;其中,所述第一锥段与所述中间柱段插接;所述中间柱段与所述第二锥段插接;所述第一锥段、所述中间柱段和所述第二锥段均为正置正交网络状的复合材料薄壁结构。
[0010]可选的,所述第一锥段与所述中间柱段径向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柱段与所述第二锥段径向密封固定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锥段环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向筋条,轴向沿母线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纵向筋条,所述第一环向筋条和所述第一纵向筋条交叉成正置正交网络状。
[0012]可选的,所述第一锥段和所述中间柱段的插接处具有第一过渡区,所述第一过渡区设置有第一环框。
[0013]可选的,所述中间柱段环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环向筋条,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
第二纵向筋条,所述第二环向筋条和所述第二纵向筋条交叉成正置正交网络状。
[0014]可选的,所述中间柱段与所述第一锥段插接处具有第二过渡区,所述中间柱段与所述第二锥段插接处具有第三过渡区;
[0015]所述第二过渡区设置有第二环框,所述第三过渡区设置有第三环框。
[0016]可选的,所述中间柱段的背部设置有与飞行器连接的第一吊点。
[0017]可选的,所述中间柱段的背部与所述第一吊点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加厚区,所述第一加厚区的两侧分别环向设置有一个第四环框。
[0018]可选的,所述第二锥段环向设置有第三环向筋条,轴向沿母线设置有第三纵向筋条,所述第三环向筋条和所述第三纵向筋条交叉成正置正交网络状。
[0019]可选的,所述第二锥段与所述中间柱段的插接处具有第四过渡区,所述第四过渡区设置有第五环框。
[0020]可选的,所述第二锥段的背部设置有与飞行器连接的第二吊点。
[0021]可选的,所述第二锥段的背部与所述第二吊点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二加厚区,所述第二加厚区的两侧分别环向设置有一个第六环框。
[0022]本技术的上述方案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的上述方案,飞行器的燃料箱包括:第一锥段、中间柱段和第二锥段;其中,所述第一锥段与所述中间柱段插接;所述中间柱段与所述第二锥段插接;所述第一锥段、所述中间柱段和所述第二锥段均为正置正交网络状的复合材料薄壁结构,从而可以承受燃料箱的重量,整体刚度高,重量轻,可以舱段一体化设计制造,且结构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容易保证箱体密封特性、工艺性强、盐雾等恶劣环境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技术的飞行器的燃料箱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一;
[0025]图2是本技术的飞行器的燃料箱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二;
[0026]图3是本技术的飞行器的燃料箱的整体结构的示意图三;
[0027]图4是本技术的飞行器的燃料箱的第一锥段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技术的飞行器的燃料箱的中间柱段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是本技术的飞行器的燃料箱的第二锥段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技术的飞行器的燃料箱的第一锥段、中间柱段以及第二锥段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1]附图标号说明:
[0032]1-第一锥段;2-中间柱段;3-第二锥段;
[0033]11-第一环向筋条;12-第一纵向筋条;13-第一环框;
[0034]21-第二环向筋条;22-第二纵向筋条;23-第二环框;24-第三环框;25-第一加厚区;26-第四环框;
[0035]31-第三环向筋条;32-第三纵向筋条;33-第五环框;34-第二加厚区;35-第六环框。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一种飞行器的燃料箱,包括:第一锥段1、中间柱段2和第二锥段3;其中,所述第一锥段1与所述中间柱段2插接;所述中间柱段2与所述第二锥段3插接;所述第一锥段1、所述中间柱段2和所述第二锥段3均为正置正交网络状的复合材料薄壁结构。
[0038]该实施例中,采用三段式的燃料箱结构,具体包括所述第一锥段1、所述中间柱段2和所述第二锥段3,且第一锥段1、所述中间柱段2和所述第二锥段3均为正置正交网络状的复合材料薄壁结构,从而可以承受燃料箱的重量,整体刚度高,重量轻,可以舱段一体化设计制造,且结构简单、生产周期短、成本低、容易保证箱体密封特性、工艺性强、盐雾等恶劣环境适应性强等诸多优点。
[0039]本技术的一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锥段1与所述中间柱段2径向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柱段2与所述第二锥段3径向密封固定连接。密封方式是在锥段与柱段之间对接面插接结构的贴合面上涂抹航空密封胶,密封胶同时起到密封和传递承载的作用。
[0040]该实施例中,第一锥段1与中间柱段2通过插接方案连接,具体使用中,涂高强密封胶插接后,径向使用自密封螺栓连接;所述中间柱段2与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行器的燃料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锥段(1)、中间柱段(2)和第二锥段(3);其中,所述第一锥段(1)与所述中间柱段(2)插接;所述中间柱段(2)与所述第二锥段(3)插接;所述第一锥段(1)、所述中间柱段(2)和所述第二锥段(3)均为正置正交网络状的复合材料薄壁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的燃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段(1)与所述中间柱段(2)径向密封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柱段(2)与所述第二锥段(3)径向密封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的燃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段(1)环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环向筋条(11),轴向沿母线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纵向筋条(12),所述第一环向筋条(11)和所述第一纵向筋条(12)交叉成正置正交网络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的燃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锥段(1)和所述中间柱段(2)的插接处具有第一过渡区,所述第一过渡区设置有第一环框(1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的燃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柱段(2)环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环向筋条(21),轴向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纵向筋条(22),所述第二环向筋条(21)和所述第二纵向筋条(22)交叉成正置正交网络状。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的燃料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柱段(2)与所述第一锥段(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季宝锋王志勇王非刘发杰刘含洋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爱思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