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氰化氢气体进行连续吸收以生成氰化钠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81635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工艺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对氰化氢气体进行连续吸收以生成氰化钠的装置,包括吸收塔,吸收塔上部的进液口与中和反应釜连接,用于将中和反应釜内的碱液与吸收塔内来自炉气管道的氰化氢气体进行第一次吸收反应;吸收塔上部的出气口与填料塔连接,用于将吸收塔内未反应的氰化氢气体输送至填料塔内,与从中和反应釜提供至填料塔内的碱液进行第二次吸收反应;填料塔下部的出液口与中和反应釜连接,用于将填料塔内的液体排入中和反应釜内,与中和反应釜内的碱液混合后再分别提供至吸收塔和填料塔内;填料塔上部的出气口与尾气处理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完成氰化钠的连续吸收,容易控制产品的质量,降低企业成本。降低企业成本。降低企业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氰化氢气体进行连续吸收以生成氰化钠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化学工艺
,具体是一种对氰化氢气体进行连续吸收以生成氰化钠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轻油裂解法生产氰化钠的生产工艺,是以轻油(或者天然气)、液氨和石油焦粒在裂解炉内分解重组为氰化氢气体,从裂解炉出来的氰化氢气体进入吸收塔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生产含量为30%液体氰化钠。
[0003]氰化氢气体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转化成氰化钠的吸收工序,多采用鼓泡式间歇吸收装置。此种装置有以下不足:1)吸收罐内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利用率低;2)吸收罐内混合效果差,导致反应终点不易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氰化钠连续吸收装置。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08]一种对氰化氢气体进行连续吸收以生成氰化钠的装置,包括吸收塔,成品罐,中和反应釜,填料塔;
[0009]所述吸收塔上部的进液口与中和反应釜连接,用于将中和反应釜内的碱液提供至吸收塔,与吸收塔内来自炉气管道的氰化氢气体进行第一次吸收反应;
[0010]吸收塔上部的出气口与填料塔连接,用于将吸收塔内未反应的氰化氢气体输送至填料塔内;填料塔内的氰化氢气体与从中和反应釜提供至填料塔内的碱液进行第二次吸收反应;填料塔下部的出液口与中和反应釜连接,用于将填料塔内的液体排入中和反应釜内,与中和反应釜内的碱液混合后再分别提供至吸收塔和填料塔内;
[0011]填料塔上部的出气口与尾气处理装置连接,用于将填料塔内的尾气排放到尾气处理装置;
[0012]吸收塔下部的出液口通过三通阀分别与成品罐和中和反应釜连接,吸收塔与三通阀之间的液体出口管道上设置PH计,以对从吸收塔下部排出的液体进行PH值检测;
[0013]液体出口管道还与样品储罐的进料口连接,样品储罐的下方设有第二取样口,第二取样口用于抽取吸收塔下部排出的液体并检测液体中氰化钠含量:如果液体中氰化钠含量不符合要求,吸收塔内的液体通过三通阀流向中和反应釜,与中和反应釜内的碱液混合后再分别提供至吸收塔和填料塔;如果液体中氰化钠含量符合要求,吸收塔内的液体通过三通阀流向成品罐;液体中氰化钠含量符合要求后,通过PH计显示的PH值调节三通阀来控制吸收塔内液体的流向;样品储罐的出料口与吸收塔下部连接,用于在下一次取样时,将上一次取完样管道内多余的液体再返回吸收塔。
[0014]可选地,所述吸收塔内部的上方设有雾化喷淋器;
[0015]所述第一次吸收反应为:来自中和反应釜的碱液通过雾化喷淋器管道被提供至吸收塔内部的雾化喷淋器。
[0016]可选地,所述填料塔内部的上方设有雾化喷淋器;
[0017]所述第二次吸收反应为:来自中和反应釜的碱液通过管道被提供至填料塔内部的雾化喷淋器。
[0018]可选地,所述PH计与雾化喷淋器管道上的碱液阀连接,用于控制进入到吸收塔内的碱液的量。
[0019]可选地,所述PH计的数量为两个,两个PH计均与碱液阀连接。
[0020]可选地,所述吸收塔与成品罐之间还设有平衡管,用于平衡吸收塔和成品罐之间的压力。
[0021]可选地,还包括与成品罐底部出口连接的第一循环泵,第一循环泵分为两路,一路去脱氨塔进行脱氨,另一路返回成品罐,第一循环泵的管道上设有第一取样口,用于取出成品罐内的液体进行检测。
[0022]可选地,所述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真空缓冲罐、真空泵和脱氰塔,所述真空缓冲罐的进气口与填料塔的出气口连接,真空缓冲罐的出气口与真空泵的进气口连接,真空泵的出气口与脱氰塔连接。
[0023](三)有益效果
[002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对氰化氢气体进行连续吸收以生成氰化钠的装置,通过将中和反应釜内的碱液分别输送到吸收塔和填料塔内,在吸收塔内进行第一次吸收反应,在填料塔内进行第二次吸收反应,采用两次吸收,能够有效的吸收炉气中的氰化氢气体,并且能够循环利用中和反应釜内的碱液;在吸收塔下部的液体出口管道上设置的PH计用来控制反应终点,从而提高产品的品质,通过PH值来控制产品的流向,从而实现氰化钠的连续吸收。
[0025]本技术能够有效的完成氰化钠的连续吸收,容易控制产品的质量,不需要氮气资源,降低企业成本。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一种对氰化氢气体进行连续吸收以生成氰化钠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吸收塔;2:雾化喷淋器;3:成品罐;4:中和反应釜;5:填料塔;6:雾化喷淋器管道;7:液体出口管道;8:三通阀;9:PH计;10:碱液阀;11:平衡管;12:第一循环泵;13:第一取样口;14:第二循环泵;15:样品储罐;16:第二取样口;17:真空缓冲罐;18:真空泵;19:脱氰塔;20:炉气管道;21:碱液中间罐;22:脱氨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其中,本文所提及的“上”、“下”等方位名词以图1的定向为参照图。
[0030]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清楚、透彻地理解本技术,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0031]实施例:参照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对氰化氢气体进行连续吸收以生成氰化钠的装置,包括吸收塔1,成品罐3,中和反应釜4,填料塔5。
[0032]来自炉气管道20的氰化氢气体进入吸收塔1内,吸收塔1上部的进液口与中和反应釜4连接,用于将中和反应釜4内的碱液提供至吸收塔1,与吸收塔1内的氰化氢气体进行第一次吸收反应。
[0033]吸收塔1上部的出气口与填料塔5连接,用于将吸收塔1内未反应的氰化氢气体输送至填料塔5内,填料塔5上部的进液口与中和反应釜4通过管道连接,用于将中和反应釜4内的碱液提供至填料塔5,与填料塔5内的氰化氢气体进行第二次吸收反应。
[0034]第二次吸收反应后的液体返回到中和反应釜4内,与中和反应釜4内的碱液混合后再分别输送至吸收塔1和填料塔5,进行第一次吸收反应和第二次吸收反应;第二次吸收反应后的尾气通过填料塔5上部的气体出口进入到尾气处理装置。
[0035]吸收塔1下部的出液口通过三通阀8分别与成品罐3和中和反应釜4连接,吸收塔1与三通阀8之间的液体出口管道7上设置PH计9,以对从吸收塔1下部排出的液体进行PH值检测。
[0036]PH计9与三通阀8之间的液体出口管道7还与样品储罐15的进料口连接,样品储罐15的下方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氰化氢气体进行连续吸收以生成氰化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成品罐(3),中和反应釜(4),填料塔(5);所述吸收塔(1)上部的进液口与中和反应釜(4)连接,用于将中和反应釜(4)内的碱液提供至吸收塔(1),与吸收塔(1)内来自炉气管道(20)的氰化氢气体进行第一次吸收反应;吸收塔(1)上部的出气口与填料塔(5)连接,用于将吸收塔(1)内未反应的氰化氢气体输送至填料塔(5)内;填料塔(5)内的氰化氢气体与从中和反应釜(4)提供至填料塔(5)内的碱液进行第二次吸收反应;填料塔(5)下部的出液口与中和反应釜(4)连接,用于将填料塔(5)内的液体排入中和反应釜(4)内,与中和反应釜(4)内的碱液混合后再分别提供至吸收塔(1)和填料塔(5)内;填料塔(5)上部的出气口与尾气处理装置连接,用于将填料塔(5)内的尾气排放到尾气处理装置;吸收塔(1)下部的出液口通过三通阀(8)分别与成品罐(3)和中和反应釜(4)连接,吸收塔(1)与三通阀(8)之间的液体出口管道(7)上设置PH计(9),以对从吸收塔(1)下部排出的液体进行PH值检测;液体出口管道(7)还与样品储罐(15)的进料口连接,样品储罐(15)的下方设有第二取样口(16),第二取样口(16)用于抽取吸收塔(1)下部排出的液体并检测液体中氰化钠含量:如果液体中氰化钠含量不符合要求,吸收塔(1)内的液体通过三通阀(8)流向中和反应釜(4),与中和反应釜(4)内的碱液混合后再分别提供至吸收塔(1)和填料塔(5);如果液体中氰化钠含量符合要求,吸收塔(1)内的液体通过三通阀(8)流向成品罐(3);液体中氰化钠含量符合要求后,通过PH计(9)显示的PH值调节三通阀(8)来控制吸收塔(1)内液体的流向;样品储罐(15)的出料口与吸收塔(1)下部连接,用于在下一次取样时,将上一次取完样管道内多余的液体再返回吸收塔(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子程李雪研赵瀛刘进波韩翔宇白杨
申请(专利权)人:营口德瑞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