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柱封闭箍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8119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21
一种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柱封闭箍筋结构,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中梁型钢端部与柱型钢焊接,柱型钢周围设有多个柱纵向钢筋,柱型钢外侧设有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柱箍筋,梁型钢端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加劲肋板,柱箍筋由一段钢筋弯曲而成,柱箍筋两端分别与两加劲肋板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加劲肋板上设有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挂钩部,两加劲肋板上所设挂钩部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柱箍筋两端分别设有一弯钩,柱箍筋一端的弯钩钩住一加劲肋板上的挂钩部,柱箍筋另一端的弯钩钩住另一加劲肋板上对应的挂钩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开口型的柱箍筋形成封闭柱箍筋的过程中,无需进行穿孔操作,在实际施工中操作方便快捷,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快施工进度。快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柱封闭箍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柱封闭箍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箍筋一般采用闭合方式(即箍筋为闭合框,例如矩形框)。型钢混凝土结构由型钢、纵向钢筋、箍筋和混凝土共同组成,型钢混凝土结构由于在钢筋混凝土中增加了型钢,型钢、钢筋、混凝土三位一体,使型钢混凝土结构具备比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承载力大、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的优点,越来越被广泛地应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之中。
[0003]在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节点核心区,梁型钢端部与柱型钢焊接,由于梁型钢的存在,柱箍筋若采用闭合方式,则需穿越梁型钢,因此需在梁型钢上开贯穿孔,让柱箍筋穿过该贯穿孔以使箍筋闭合,这在实际施工中操作难度大(施工时先将制作箍筋的钢筋贯穿梁型钢后弯折成型或分段焊接),往往会影响施工进度。
[0004]授权公告号CN206319411U的中国技术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结构,包括型钢梁、混凝土柱、梁柱节点区柱箍筋,所述型钢梁端部固定在混凝土柱中,所述梁柱节点区柱箍筋设置在混凝土柱中,所述型钢梁靠近端部的腹板两侧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上沿竖直方向排列设置有若干个开孔,所述梁柱节点区柱箍筋包绕所述型钢梁的端部,箍筋的端部弯锚固定在所述开孔中。这种结构相对于在梁型钢上开贯穿孔让柱箍筋穿过的方式,施工中操作难度减小,但操作时箍筋的端部弯锚需穿过连接板上的开孔,实际施工时操作仍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柱封闭箍筋结构,这种柱封闭箍筋结构在实际施工中操作方便快捷,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柱封闭箍筋结构,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中梁型钢端部与柱型钢焊接,柱型钢周围设有多个柱纵向钢筋,柱纵向钢筋与柱型钢走向一致,柱型钢外侧设有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柱箍筋,梁型钢端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加劲肋板,柱箍筋由一段钢筋弯曲而成,柱箍筋与柱纵向钢筋连接,柱箍筋两端分别与两加劲肋板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加劲肋板上设有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挂钩部,两加劲肋板上所设挂钩部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柱箍筋两端分别设有一弯钩,柱箍筋一端的弯钩钩住一加劲肋板上的挂钩部,柱箍筋另一端的弯钩钩住另一加劲肋板上对应的挂钩部。
[0007]上述柱箍筋通常设于各柱纵向钢筋外侧。
[0008]通常,每个加劲肋板上所设挂钩部与柱箍筋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0009]上述柱型钢、梁型钢通常为工字钢,也可以是断面为其他形状的型钢。
[0010]通常,上述加劲肋板焊接在梁型钢上。
[0011]优选方案中,上述梁型钢为工字钢,两个加劲肋板分别处于梁型钢的腹板两侧;加劲肋板呈矩形,加劲肋板的内侧边沿与梁型钢的腹板焊接,加劲肋板的上端与梁型钢的上翼缘板焊接,加劲肋板的下端与梁型钢的下翼缘板焊接,各挂钩部设在加劲肋板的外侧边沿上。加劲肋板的内侧边沿是指其靠向梁型钢腹板的一侧边沿,加劲肋板的外侧边沿是指其背离梁型钢腹板的一侧边沿。
[0012]上述挂钩部可通过在加劲肋板上去除材料后形成,例如:通过切割方式在加劲肋板的外侧边沿去除材料,在加劲肋板的外侧边沿形成L形缺口,L形缺口与加劲肋板的外侧边沿之间的实体部分即可构成挂钩部。
[0013]上述挂钩部也可通过在加劲肋板上焊接一段L形钢筋后形成,例如:L形钢筋由一体连接的横向段和纵向段组成,纵向段与加劲肋板的外侧边沿相平行(或大致相平行),横向段的端部与加劲肋板的外侧边沿焊接,该L形钢筋即可构成挂钩部。
[0014]此外,也可通过整体浇铸方式,形成加劲肋板及其上面的挂钩部,挂钩部与加劲肋板制成一体。
[0015]通常,上述柱箍筋两端的弯钩大致呈U形,例如可为钢筋端部弯曲135
°-
180
°
后形成的弯钩。
[0016]施工时,可用钢板批量制作加劲肋板,并在加劲肋板的一侧边沿上制作挂钩部;然后将加劲肋板焊接固定在梁型钢上相应的位置上;柱型钢、梁型钢和柱纵向钢筋都安装完毕后,将预加工好的柱箍筋包围在各柱纵向钢筋外侧,并使柱箍筋一端的弯钩钩住一加劲肋板上的挂钩部,柱箍筋另一端的弯钩钩住另一加劲肋板上对应的挂钩部,然后将各柱纵向钢筋与柱箍筋连接,形成封闭柱箍筋结构。在以上工序施工完毕后,经验收合格,可进行封模板、浇筑混凝土等工序。
[0017]本技术采用开口型的柱箍筋,施工时利用柱箍筋一端的弯钩钩住一加劲肋板上的挂钩部,柱箍筋另一端的弯钩钩住另一加劲肋板上的挂钩部,从而形成封闭柱箍筋,由于无需进行穿孔操作,在实际施工中操作方便快捷,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中加劲肋板及挂钩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1中柱箍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2中加劲肋板及挂钩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实施例1
[002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柱封闭箍筋结构,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中梁型钢1端部与柱型钢2焊接,柱型钢2周围设有多个柱纵向钢筋3,柱纵向钢筋3与柱型钢2走向一致(均为上下走向),柱型钢2外侧设有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如七个)柱箍筋4,梁型钢1端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加劲肋板5,柱箍筋4由一段钢筋弯曲而成,柱箍筋4与柱纵向钢筋3连接,柱箍筋4两端分别与两加劲肋板5连接。本实施例中,加
劲肋板5上设有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如七个)挂钩部6,两加劲肋板5上所设挂钩部6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柱箍筋4两端分别设有一弯钩41,柱箍筋4一端的弯钩41钩住一加劲肋板5上的挂钩部6,柱箍筋4另一端的弯钩41钩住另一加劲肋板5上对应的挂钩部6。每个加劲肋板5上所设挂钩部6与柱箍筋4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
[0024]柱箍筋4设于各柱纵向钢筋3外侧。
[0025]本实施例中,柱型钢2、梁型钢1均为工字钢,两个加劲肋板5分别处于梁型钢1的腹板11两侧;加劲肋板5呈矩形,加劲肋板5的内侧边沿与梁型钢1的腹板11焊接,加劲肋板5的上端与梁型钢1的上翼缘板12焊接,加劲肋板5的下端与梁型钢1的下翼缘板13焊接,各挂钩部6设在加劲肋板5的外侧边沿上。梁型钢1端部与柱型钢2一侧的翼缘板焊接。
[0026]参考图2,挂钩部6通过在加劲肋板5上去除材料后形成,通过切割方式在加劲肋板5的外侧边沿去除材料,在加劲肋板5的外侧边沿形成L形缺口7,L形缺口7与加劲肋板5的外侧边沿之间的实体部分即可构成挂钩部6。L形缺口7用于放置柱箍筋4端部的弯钩41。
[0027]参考图3,柱箍筋4两端的弯钩41大致呈U形,例如可为钢筋端部弯曲135
°-
180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柱封闭箍筋结构,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中梁型钢端部与柱型钢焊接,柱型钢周围设有多个柱纵向钢筋,柱纵向钢筋与柱型钢走向一致,柱型钢外侧设有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柱箍筋,梁型钢端部的两侧分别固定安装有一加劲肋板,柱箍筋由一段钢筋弯曲而成,柱箍筋与柱纵向钢筋连接,柱箍筋两端分别与两加劲肋板连接,其特征是:所述加劲肋板上设有自上至下依次排列的多个挂钩部,两加劲肋板上所设挂钩部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柱箍筋两端分别设有一弯钩,柱箍筋一端的弯钩钩住一加劲肋板上的挂钩部,柱箍筋另一端的弯钩钩住另一加劲肋板上对应的挂钩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柱封闭箍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柱箍筋设于各柱纵向钢筋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柱封闭箍筋结构,其特征是:每个加劲肋板上所设挂钩部与柱箍筋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柱封闭箍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加劲肋板焊接在梁型钢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型钢混凝土节点核心区柱封闭箍筋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梁型钢为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泽阳王建新林书武曾俊乔陈冬生陈晴子刘东明黄倍欣叶铭满郑叔辉蔡东阳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第二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