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导湿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75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透气导湿面料,属于纺织技术领域,包括亲肤层、吸湿层、透气层,所述吸湿层位于亲肤层与透气层之间,所述吸湿层的组织密度大于亲肤层的组织密度,所述透气层包括连接部、透气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若干个,并且连接部两两之间设置有间隙,利用组织密度之差,使得吸湿层快速将亲肤层上的汗水吸收,保证亲肤层的干爽性,提高人们的使用舒适度,再利用连接部吸收吸湿层上的汗水,同时利用间隙增大连接部和吸湿层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汗水的挥发速度,同时通过透气孔实现间隙内部空气与外界相导通,使得间隙内部空气形成流动气体,进一步提高面料透气和汗水挥发效果。进一步提高面料透气和汗水挥发效果。进一步提高面料透气和汗水挥发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气导湿面料


[0001]本技术公开一种透气导湿面料,属于纺织


技术介绍

[0002]面料就是用来制作服装的材料。作为服装三要素之一,面料不仅可以诠释服装的风格和特性,而且直接左右着服装的色彩、造型的表现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衣物面料品质的要求也逐渐提高。
[0003]而现有面料功能性较为单一,无法满足人们的使用需要,特别是在人们运动时,面料无法提供良好的透气导湿效果,造成面料给人们皮肤造成不适感。
[0004]因此提出一种透气导湿面料以便于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透气导湿面料,利用组织密度之差,使得吸湿层快速将亲肤层上的汗水吸收,保证亲肤层的干爽性,提高人们的使用舒适度,再利用连接部吸收吸湿层上的汗水,同时利用间隙增大连接部和吸湿层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汗水的挥发速度,同时通过透气孔实现间隙内部空气与外界相导通,使得间隙内部空气形成流动气体,进一步提高面料透气和汗水挥发效果。
[0006]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透气导湿面料,包括亲肤层、吸湿层、透气层,所述吸湿层位于亲肤层与透气层之间,所述吸湿层的组织密度大于亲肤层的组织密度,所述透气层包括连接部、透气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若干个,并且连接部两两之间设置有间隙,所述连接部一端与吸湿层相连接,另一端与透气部相连接,所述透气部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一端与外界相接触,另一端与间隙相导通。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组织密度之差,使得吸湿层快速将亲肤层上的汗水吸收,保证亲肤层的干爽性,提高人们的使用舒适度,再利用连接部吸收吸湿层上的汗水,同时利用间隙增大连接部和吸湿层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汗水的挥发速度,同时通过透气孔实现间隙内部空气与外界相导通,使得间隙内部空气形成流动气体,进一步提高面料透气和汗水挥发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吸湿层通过第一复合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复合纱线包括吸湿纱、第一弹性纱、抗菌纱,所述第一弹性纱与抗菌纱螺旋缠绕形成内芯层,所述吸湿纱螺旋缠绕在内芯层的外侧。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吸湿纱、第一弹性纱、抗菌纱之间的配合,增强吸湿层的整体结构强度和牢固性,同时赋予吸湿层吸湿、弹性和抗菌的效果。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部通过第二复合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二复合纱线包括香味纱、第二弹性纱、防静电纱,所述香味纱、第二弹性纱和防静电纱螺旋缠绕形成第二复合纱线。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香味纱、第二弹性纱、防静电纱之间的配合,使得连接部具有弹性、抑制异味和防静电的效果。
[0012]优选的,所述香味纱、第二弹性纱和防静电纱之间根数之比为1:2:1。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根数之比凸出第二弹性纱带来的弹性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亲肤层与吸湿层之间设置有定位纱,所述亲肤层与吸湿层通过定位纱相连接。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定位纱连接增强亲肤层与吸湿层之间连接柔软性,增强亲肤层与吸湿层之间导湿效果。
[0016]优选的,所述吸湿纱采用木纤维制成,所述第一弹性纱采用氨纶纤维制成,所述抗菌纱采用竹纤维制成。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木纤维具有良好的吸湿抗菌效果,赋予吸湿纱良好的吸湿抗菌效果,氨纶纤维具有良好弹性,赋予第一弹性纱良好弹性,竹纤维具有良好杀菌抑菌性和除臭吸附的特点,赋予抗菌纱良好杀菌抑菌性和除臭吸附。
[0018]优选的,所述香味纱采用芳香纤维制成,所述第二弹性纱采用氨纶纤维制成,所述防静电纱采用碳纤维制成。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芳香纤维为能释放香味的纤维,赋予香味纱释放香味的特点,氨纶纤维具有良好的弹性,赋予第二弹性纱良好的弹性,碳纤维具有导电的特点,赋予防静电纱良好的导电效果。
[0020]优选的,所述定位纱采用芳纶纤维制成。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芳纶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赋予定位纱良好的耐磨性。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利用组织密度之差,使得吸湿层快速将亲肤层上的汗水吸收,保证亲肤层的干爽性,提高人们的使用舒适度,再利用连接部吸收吸湿层上的汗水,同时利用间隙增大连接部和吸湿层与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汗水的挥发速度,同时通过透气孔实现间隙内部空气与外界相导通,使得间隙内部空气形成流动气体,进一步提高面料透气和汗水挥发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一种透气导湿面料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透气导湿面料的整体结构;
[0025]图2为本技术第一复合纱线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吸湿纱、第一弹性纱和抗菌纱之间的连接方式;
[0026]图3为本技术第二复合纱线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香味纱、第二弹性纱和防静电纱之间的连接方式;
[0027]图4为本技术定位纱的结构示意图,主要用于表现亲肤层与吸湿层之间的连接方式。
[0028]附图标记:1、亲肤层;2、吸湿层;3、透气部;4、间隙;5、连接部;6、透气孔;7、吸湿纱;8、第一弹性纱;9、抗菌纱;10、香味纱;11、第二弹性纱;12、防静电纱;13、定位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

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透气导湿面料,包括亲肤层1、吸湿层2、透气层,吸湿层2位于亲肤层1与透气层之间,吸湿层2的组织密度大于亲肤层1的组织密度,从而吸湿层2表面的沟槽和微孔会多于亲肤层1表面的沟槽和微孔,从而形成的毛细管数量越多,吸湿层2的导湿能力也就越强,使得加强毛细现象,吸湿层2可以快速将亲肤层1内的汗水吸收,保证亲肤层1的干爽性,提高人们的使用舒适度。
[0031]同时亲肤层1与吸湿层2之间设置有定位纱13,亲肤层1与吸湿层2通过定位纱13相连接,而非直接采用粘合剂进行固定,利用定位纱13连接增强亲肤层1与吸湿层2之间连接柔软性,进而提高面料整体柔软性,提高人们的使用舒适度,避免现有粘合剂复合,提高亲肤层1与吸湿层2之间透气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导湿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亲肤层(1)、吸湿层(2)、透气层,所述吸湿层(2)位于亲肤层(1)与透气层之间,所述吸湿层(2)的组织密度大于亲肤层(1)的组织密度,所述透气层包括连接部(5)、透气部(3),所述连接部(5)设置有若干个,并且连接部(5)两两之间设置有间隙(4),所述连接部(5)一端与吸湿层(2)相连接,另一端与透气部(3)相连接,所述透气部(3)上开设有透气孔(6),所述透气孔(6)一端与外界相接触,另一端与间隙(4)相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导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层(2)通过第一复合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一复合纱线包括吸湿纱(7)、第一弹性纱(8)、抗菌纱(9),所述第一弹性纱(8)与抗菌纱(9)螺旋缠绕形成内芯层,所述吸湿纱(7)螺旋缠绕在内芯层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导湿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5)通过第二复合纱线编织而成,所述第二复合纱线包括香味纱(10)、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振怀
申请(专利权)人:泉州市众鑫纺织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