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结晶碳化硅烧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7481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结晶碳化硅烧结装置,属于烧结装置技术领域,其包括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所述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弯头,所述弯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底端通过第一轴承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弯头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排风扇叶。该重结晶碳化硅烧结装置,通过电机、排风扇叶、电机、螺旋叶片和微生物反应液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该烧结装置可以有效的将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产生的有机气体进行吸收处理,使得工作人员不易将过多的有机气体吸入体内,且降低了该烧结装置对环境的破坏。低了该烧结装置对环境的破坏。低了该烧结装置对环境的破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结晶碳化硅烧结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烧结装置
,具体为一种重结晶碳化硅烧结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制作重结晶碳化硅时,工作人员常需要使用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进行制作,但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在生产过程中,在低温300
---
700℃坯体中由于含有有机物结合剂,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裂解分解出有机气体,不仅容易对空气造成污染,且工作人员若是将过多的有机气体吸入体内,容易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重结晶碳化硅烧结装置,解决了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排放的有机物在无氧条件下裂解分解出有机气体,不仅容易对空气造成污染,且工作人员若是将过多的有机气体吸入体内,容易对工作人员的身体造成伤害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重结晶碳化硅烧结装置,包括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所述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管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弯头,所述弯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的底端通过第一轴承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卡接在弯头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的外表面设置有排风扇叶,所述弯头的底端与第二连接管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连接杆位于第二连接管内,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密封圈与第三连接管相连通,所述密封圈卡接在反应箱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所述旋转装置卡接在反应箱内壁的下表面。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反应箱内设置有两个滤板,且两个滤板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三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箱内设置有微生物反应液,所述反应箱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内设置有筛网。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排风扇叶的扇叶的数量为三个,所述出气孔的数量为八个,搅拌轴的上表面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通孔,反应箱的下表面和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下表面与同一个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反应箱的背面与排放管正面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排放管的背面设置有阀门,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下表面和左侧面分别与加强筋的两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设置为密封轴承,所述反应箱的左侧面设置有注水管。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两个所述支撑杆的底端均与弯头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且两个支撑杆的相对面固定连接有同一个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底端通过第一轴承与连接杆的顶端固定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旋转装置包括第二轴承,所述第二轴承卡接在反应箱内壁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轴承内套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顶端与搅拌轴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该重结晶碳化硅烧结装置,通过电机、排风扇叶、电机、连接杆、搅拌轴、螺旋叶片和微生物反应液之间的相互配合,当工作人员通过电机将大部分有机气体抽如反应箱内时,电机就会通过连接杆带动搅拌轴旋转,使得有机气体进入反应箱内时,就会通过通孔排放在微生物反应液内,随后通过螺旋叶片的搅拌下融入微生物反应液内,此时微生物反应液就会将有机气体逐渐开始吸收并分解有机物,使得该烧结装置可以有效的将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产生的有机气体进行吸收处理,使得工作人员不易将过多的有机气体吸入体内,且降低了该烧结装置对环境的破坏。
[0015]2、该重结晶碳化硅烧结装置,通过设置滤板和通孔,当有机气体进入反应箱内时,少部分的有机气体不易融入微生物反应液,此时无法融入微生物反应液的有机气体就会通过滤板和通孔排出,使得有机气体在排出时,经过滤板和筛网的过滤之后不易对人体造成伤害。
[0016]3、该重结晶碳化硅烧结装置,通过设置排放管和注水管,当工作人员需要将反应箱内的微生物反应液排出时,只需开启阀门,使得工作人员可以方便的将微生物反应液进行排放和更换。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正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反应箱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2第一连接管、3弯头、4驱动装置、41支撑杆、42电机、5第一轴承、6连接杆、7排风扇叶、8第二连接管、9密封圈、10第三连接管、11反应箱、12搅拌轴、13旋转装置、131转轴、132第二轴承、14螺旋叶片、15滤板、16通孔、17微生物反应液、18出气孔、19底板、20排放管、21阀门、22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2]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重结晶碳化硅烧结装置,包括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1,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1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管2的底端相连通,第一连接杆6的另一端设置有弯头3,弯头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4,驱动装置4的底端通过第一轴承5与连接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第一轴承5卡接在弯头3的上表面,连接杆6的外表面设置有排风扇叶7,弯头3的底端与第二连接管8的顶端相连通,连接杆6位于第二连接管8内,第二连接管8通过密封圈9与第三连接管10相连通,密封圈9卡接在反应箱11的上表面,连接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12,搅拌轴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13,旋转装置13卡接在反应箱11内壁的下表面,通过电机42、排风扇叶7、螺旋叶片14和微生物反应液17之
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该烧结装置可以有效的将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1产生的有机气体进行吸收处理,使得工作人员不易将过多的有机气体吸入体内,且降低了该烧结装置对环境的破坏。
[0023]具体的,如图1所示,反应箱11内设置有两个滤板15,且两个滤板15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三连接管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反应箱11内设置有微生物反应液17,反应箱1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出气孔18,出气孔18内设置有筛网,通过设置滤板15和通孔16,使得有机气体在排出时,经过滤板15和筛网的过滤之后不易对人体造成伤害,排风扇叶7的扇叶的数量为三个,出气孔18的数量为八个,搅拌轴12的上表面设置有螺旋叶片14,因设置有螺旋叶片14,使得该烧结装置可以有效的将微生物反应液17和有机气体进行混合搅拌,第三连接管10的外表面设置有若干个通孔16,因设置有通孔16,使得有机气体在进行排放时,可以直接排放在微生物反应液17中,使得有机气体在进行排放时可以更加方便的融入水中,反应箱11的下表面和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1下表面与同一个底板19的上表面固定连接,驱动装置4包括两个支撑杆41,两个支撑杆41的底端均与弯头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因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结晶碳化硅烧结装置,包括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1),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结晶碳化硅烧结炉(1)的上表面与第一连接管(2)的底端相连通,所述第一连接杆(6)的另一端设置有弯头(3),所述弯头(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的底端通过第一轴承(5)与连接杆(6)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5)卡接在弯头(3)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6)的外表面设置有排风扇叶(7),所述弯头(3)的底端与第二连接管(8)的顶端相连通,所述连接杆(6)位于第二连接管(8)内,所述第二连接管(8)通过密封圈(9)与第三连接管(10)相连通,所述密封圈(9)卡接在反应箱(11)的上表面,所述连接杆(6)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搅拌轴(12),所述搅拌轴(1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旋转装置(13),所述旋转装置(13)卡接在反应箱(11)内壁的下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结晶碳化硅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箱(11)内设置有两个滤板(15),且两个滤板(15)的相对面分别与第三连接管(10)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反应箱(11)内设置有微生物反应液(17),所述反应箱(11)内壁的正面和背面均开设有出气孔(18),所述出气孔(18)内设置有筛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重结晶碳化硅烧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扇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利东付官星张文举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锦荣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