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调节的牙科口腔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38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牙科口腔扩张器,包括弹性件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两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与嘴角形状匹配的圆弧形,所述支撑板的纵切面为U形用于贴合嘴角内外侧,还设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与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万向调节件连接,通过万向调节件实现所述吸液管的转动以及在吸液管轴向的移动,所述吸液管顶端与抽液设备的抽液管连接。通过设置可以任意调整吸液角度的吸液管,实现了口腔不同部位的积累唾液的有效吸收,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不影响口腔检查或手术;吸液管直接固定在扩张器上,不需要其他医护人员协助。不需要其他医护人员协助。不需要其他医护人员协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调节的牙科口腔扩张器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一种便于调节的牙科口腔扩张器。

技术介绍

[0002]医院的牙科或私人牙科诊所在对病人进行口腔检查或手术时,为了便于观察操作,需要将病人的口腔尽可能扩张。一般情况下,医生会用一只手拿着口腔反光镜深入口腔,并同时用口腔反光镜的手柄推拉病人嘴唇,尽量使待观察/手术的口腔部位更容易观察,但是这种方式,不仅造成病人嘴唇的不适感,还会影响医生操作。对于复杂的口腔手术,由于每个人脸型、牙齿排列等不同,很难保证能清晰观察到口腔病患部位,这也对容易造成检查有遗漏和手术风险。此外,口腔在检查时唾液腺会不断分泌唾液积累在口腔中,这也会影响手术进行。常规办法是不断暂停手术吐出唾液,或者另外使用吸液设备,将吸液管伸入口腔中吸取唾液,这种吸液管要么需要另外有人在旁边拿着,要么悬挂在病人的嘴唇边上,造成医生资源浪费,或病人嘴唇不适感。
[0003]现有专利中,例如授权专利CN202223198U提供的具有吸出唾液功能的口部支撑器,通过在支撑板上设置上斜板、下斜板,并且在上斜板、下斜板上分别设置上棱角面、下棱角面,上棱角面、下棱角面分别设有与上牙齿、下牙齿适配的突出棱角便于贴合,支撑板中间设置吸唾管。但是这种装置并不能适配牙齿形状、排列千差万别的不同病人。由于唾液在口腔内不断流动,且分泌的部位具有随机性,该专利的吸唾管也无法随时调整吸唾液的角度。
[0004]又例如专利CN203841668U提供的消化内镜口垫,通过设置一圈U型嘴唇密封硅胶圈将嘴唇扩张,并设置口腔撑开管连接引流袋或负压吸引袋吸收唾液等液体。这种装置的撑开管为固定设置,也同样不能达到随时调整吸唾液的角度,以吸收口腔不同部位分泌的唾液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调节的牙科口腔扩张器,通过在嘴唇扩张硅胶圈旁边设置特殊的吸取唾液的机构,既能节省医生资源,又能随时调节吸收唾液的角度,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便于调节的牙科口腔扩张器,包括弹性件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两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与嘴角形状匹配的圆弧形,所述支撑板的纵切面为U型用于贴合嘴角内外侧,还设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与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万向调节件连接,通过万向调节件实现所述吸液管的转动以及在所述吸液管轴向的移动,所述吸液管顶端与抽液设备的抽液管连接。
[0007]上述口腔扩张器的弹性件能够保成支撑板的伸缩,使之贴合不同人的嘴型,保证支撑板能够将嘴巴扩张到合适大小,2个支撑板设置成圆弧形是为了适应嘴巴两侧嘴角的形状,支撑板的纵切面设置为U形是为了使支撑板牢牢贴合在嘴角表面,防止在口腔手术时
支撑板滑动影响手术进行。病人在接受口腔检查时,口腔两侧的唾液腺不断分泌唾液,并逐渐积累在口腔两侧的内壁与舌头之间的空间内,在扩张器的两侧分别设置吸液管,吸液管选择金属或硬塑料等硬质材质,能分别吸取口腔两侧积累的唾液。由于口腔任一侧的空间仍然较大,因此吸液管与支撑板之间通过万向调节件连接,使吸液管能够在较大的角度范围内调整方向。相比于上述对比文件而言,吸液管能吸取同一侧口腔内部更大范围内积累的唾液。吸液管不需要拆卸,并且可以与抽液设备的抽液管可拆卸地连接,这样口腔扩张器就可以随取随用。抽液设备为牙科常用的设备,用于提供负压吸取口水,一般包括负压气泵和储液箱,也可以是其他结构形式(例如负压吸引袋等),只要是带有抽液管并起到抽液功能的装置设备都可以用在本专利中。上述口腔扩张器的使用方法是,用手挤压弹性件,将两个支撑板贴合固定在两侧嘴角上,然后手拿开,弹性件恢复初始状态,将嘴巴逐渐扩张,然后将抽液设备的抽液管与吸液管连接,启动抽液设备,就可以开始进行口腔手术操作。当需要吸取同一侧口腔不同位置的口水时,只需要拿着抽液管或吸液管调整角度即可。当需要吸取另一侧口腔的口水时,只需要拆下抽液管,连接到另一侧的支撑板上的吸液管即可。
[0008]优选地,所述万向调节件包括球形万向节和第一限位圈,所述第一限位圈通过球形万向节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吸液管沿轴向设有滑槽,所述第一限位圈上设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滑轨,所述吸液管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圈并在第一限位圈内滑动,所述第一限位圈内壁设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与所述吸液管接触。限位圈采用金属或硬塑料等硬质材质,球形万向节能够帮助吸液管多角度调节,硅胶层的作用是使第一限位圈的内壁与吸液管的外壁之间紧密接触,并通过硅胶层产生一定程度的摩擦力,摩擦力大小由硅胶层受到挤压的程度决定,具体可以参考医用注射器中推杆头部的硅胶与注射管内壁接触的方式,既可以使吸液管能在第一限位圈内滑动,滑动至某位置后又能相对保持固定,从而不需要始终扶着吸液管。
[0009]优选地,所述万向调节件包括球形万向节和第二限位圈,所述第二限位圈通过球形万向节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圈内壁设有内螺纹,所述吸液管外壁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匹配的外螺纹,所述吸液管旋转插入所述第二限位圈内。作为另一种方式,吸液管通过螺纹旋转插入限位圈内,通过螺纹的限位作用就能使吸液管保持在固定位置,当需要重新调整吸液管角度位置时,从吸液管顶端取下抽液设备的抽液管,扶着吸液管以球形万向节为支点转动,以及旋转吸液管沿其轴向移动进行调节,然后再将抽液设备的抽液管重新连接即可。
[0010]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U型的弹性塑料杆,所述弹性塑料杆上设有防滑纹,所述弹性塑料杆相对于所述支撑板所在平面倾斜向上设置。弹性塑料杆能够用手挤压变形,松开后能恢复原形,设置防滑纹更便于操作;当扩张器使用时,为了避免弹性件与病人的嘴唇和面部抵触,将弹性件朝支撑板所在平面(即嘴唇上方)倾斜设置,倾斜的角度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但不能垂直于支撑板所在平面,否则容易影响医生的视线,阻挡手术操作空间。
[0011]优选地,所述弹性件为2个对称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两端的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包括内管和套设在所述内管外的外管,所述外管内部设有用于所述内管伸缩的弹簧。2个对称设置的弹性伸缩杆和2个对称设置的支撑板围成的内部空间用于进行手术操作。
[0012]优选地,所述吸液管顶端与抽液设备的抽液管之间通过螺纹可拆卸地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吸液管顶端与抽液设备的抽液管之间通过橡胶管可拆卸地连接。橡
胶管可以选用医院常见的黄色的橡胶管,具有弹性可以连接不同管径的吸液管和抽液管。
[0014]优选地,所述支撑板与嘴角接触面设有硅胶层。硅胶层能提升病人嘴唇接触支撑板时的舒适度。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可以任意调整吸液角度的吸液管,实现了口腔不同部位的积累唾液的有效吸收,整个装置结构简单,不影响口腔检查或手术;吸液管直接固定在扩张器上,不需要其他医护人员协助。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实施例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牙科口腔扩张器的俯视图;
[0017]图2为图1的A-A面的剖视图;
[0018]图3为图1的B-B面的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调节的牙科口腔扩张器,包括弹性件和对称设置在所述弹性件两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为与嘴角形状匹配的圆弧形,所述支撑板的纵切面为U形用于贴合嘴角内外侧,其特征在于,还设有吸液管,所述吸液管与所述支撑板之间通过万向调节件连接,通过万向调节件实现所述吸液管的转动以及在吸液管轴向的移动,所述吸液管顶端与抽液设备的抽液管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牙科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调节件包括球形万向节和第一限位圈,所述第一限位圈通过球形万向节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吸液管沿轴向设有滑槽,所述第一限位圈上设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滑轨,所述吸液管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圈并在第一限位圈内滑动,所述第一限位圈的内壁设有硅胶层,所述硅胶层与所述吸液管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调节的牙科口腔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万向调节件包括球形万向节和第二限位圈,所述第二限位圈通过球形万向节与所述支撑板连接,所述第二限位圈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燕
申请(专利权)人:鄂州市妇幼保健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