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ED分体式超薄背光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35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4: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分体式超薄背光源,包括灯架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灯架的上方并且内嵌于(上内嵌)所述灯架;第一LED芯片和第二LED芯片分别内置于所述灯架并且位于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LED PCB板位于所述灯架的下方并且内嵌于(下内嵌)所述灯架,第一LED芯片和所述第二LED芯片分别与所述LED PCB板电性连接,所述PCB板位于所述灯架的下方并且与所述灯架连接,所述PCB板和所述LED PCB板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LED分体式超薄背光源,包括灯架和导光板,其将PCB板与灯架可拆卸连接,当LED芯片损坏时可以将PCB板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提高寿命和利用率。提高寿命和利用率。提高寿命和利用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分体式超薄背光源


[0001]本技术属于液晶显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LED分体式超薄背光源。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液晶显示设备因其高清晰度、轻便性、低能耗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等,液晶电视更是为人们所喜爱。目前,市面上的背光源结构主件都是五金背板、塑胶中框、五金上框组成,以塑胶中框将扩散板或是导光板加上光学膜片卡装固定,光源及传导光的导光板或扩散板与光源体组装成一个整体。其存在以下缺点:第一、结构不够灵活、组装比较复杂、结构稳定性不够高,强度较差,安全性能不够强;第二、不同的尺寸不能通用,如以塑胶中框方式需要针对不同尺寸的产品开发不同尺寸的模具,开模占用相当大的成本;第三、产品在出现不同的异常情况时,需针对背光源整体结构进行维修或是更换,成本高、维修麻烦。
[0003]公开号为:CN201866638U,主题名称为一种分体式液晶背光源结构的技术专利,其技术方案公开了“包括扩散板、光学膜片、液晶玻璃,其中扩散板安装在底面,液晶玻璃在上面,光学膜片安装在扩散板与液晶玻璃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板、光学膜片及液晶玻璃一起安装在结构铝型材上,结构铝型材包覆在扩散板、光学膜片及液晶玻璃四周”。
[0004]以上述技术专利为例,其虽然提及了分体式液晶背光源,但是其技术方案是“所述结构铝型材为分体式结构,其由两长边铝型材和两侧边铝型材构成,长边铝型材和侧边铝型材的结构相同,长边铝型材和侧边铝型材之间由转角连接件连接固定”,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不同。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予以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分体式超薄背光源,其将PCB板与灯架可拆卸连接,当LED芯片损坏时可以将PCB板拆卸下来进行更换,提高寿命和利用率。
[0006]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分体式超薄背光源,其具有结构灵活、安全性高、维修便捷等优点。
[0007]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LED分体式超薄背光源,包括:
[0008]灯架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灯架的上方并且内嵌于(上内嵌)所述灯架;
[0009]第一LED芯片和第二LED芯片,所述第一LED芯片和所述第二LED芯片分别内置于所述灯架并且位于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
[0010]PCB板和LED PCB板,所述LED PCB板位于所述灯架的下方并且内嵌于(下内嵌)所述灯架,所述第一LED芯片和所述第二LED芯片分别与所述LED PCB板电性连接,所述PCB板位于所述灯架的下方并且与所述灯架连接,所述PCB板和所述LED PCB板电性连接。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PCB板的下方设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与所述PCB板电性连接并且所述驱动器用于驱动所述PCB板。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导光板的上方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第一LED芯片和所述第二LED芯片将光源通过导光板投射到所述液晶显示屏。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液晶显示屏和所述导光板之间还设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紧贴于所述导光板,所述扩散板将光源进行扩散再投射到所述液晶显示屏。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液晶显示屏和所述PCB板之间设有第一橡胶连接器和第二橡胶连接器,所述第一橡胶连接器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橡胶连接器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液晶显示屏连接,所述第一橡胶连接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橡胶连接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PCB板连接,所述第一橡胶连接器和所述第二橡胶连接器还分别和所述灯架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橡胶连接器和所述第二橡胶连接器还分别和所述扩散板连接。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一橡胶连接器的外侧设有第一渡边并且与所述第一渡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渡边从上而下依次与所述液晶显示屏、所述第一橡胶连接器和所述PCB板连接;
[0016]在所述第二橡胶连接器的外侧设有第二渡边并且与所述第二渡边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渡边从上而下依次与所述液晶显示屏、所述第二橡胶连接器和所述PCB板连接。
[001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PCB板分别和所述第一橡胶连接器、第二橡胶连接器、所述灯架可拆卸连接。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LED分体式超薄背光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包括:10、灯架;20、导光板;30、第一LED芯片;31、第二LED芯片;40、PCB板;41、LED PCB板;50、驱动器;60、液晶显示屏;61、扩散板;70、第一橡胶连接器;71、第二橡胶连接器;80、第一渡边;81、第二渡边。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描述用于揭露本技术以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本技术。以下描述中的优选实施例只作为举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其他显而易见的变型。在以下描述中界定的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可以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变形方案、改进方案、等同方案以及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其他技术方案。
[0021]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分体式超薄背光源,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0022]参见附图的图1,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LED分体式超薄背光源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3]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注意,本技术涉及的液晶显示屏、灯架等可被视为现有技术。
[0024]优选实施例。
[002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LED分体式超薄背光源,包括:
[0026]灯架10和导光板20,所述导光板20位于所述灯架10的上方并且内嵌于(上内嵌)所
述灯架10;
[0027]第一LED芯片30和第二LED芯片31,所述第一LED芯片30和所述第二LED芯片31分别内置于所述灯架10并且位于远离所述导光板20的一侧;
[0028]PCB板40和LED PCB板41,所述LED PCB板41位于所述灯架10的下方并且内嵌于(下内嵌)所述灯架10,所述第一LED芯片30和所述第二LED芯片31分别与所述LED PCB板41电性连接,所述PCB板40位于所述灯架10的下方并且与所述灯架10连接,所述PCB板40和所述LED PCB板41电性连接。
[0029]具体的是,在所述PCB板40的下方设有驱动器50,所述驱动器50与所述PCB板40电性连接并且所述驱动器50用于驱动所述PCB板40。
[0030]更具体的是,在所述导光板20的上方设有液晶显示屏60,所述第一LED芯片30和所述第二LED芯片31将光源通过导光板20投射到所述液晶显示屏30。
[0031]进一步的是,在所述液晶显示屏30和所述导光板20之间还设有扩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分体式超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包括:灯架和导光板,所述导光板位于所述灯架的上方并且内嵌于所述灯架;第一LED芯片和第二LED芯片,所述第一LED芯片和所述第二LED芯片分别内置于所述灯架并且位于远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PCB板和LED PCB板,所述LED PCB板位于所述灯架的下方并且内嵌于所述灯架,所述第一LED芯片和所述第二LED芯片分别与所述LED PCB板电性连接,所述PCB板位于所述灯架的下方并且与所述灯架连接,所述PCB板和所述LED PCB板电性连接;在所述导光板的上方设有液晶显示屏,所述第一LED芯片和所述第二LED芯片将光源通过导光板投射到所述液晶显示屏;在所述液晶显示屏和所述导光板之间还设有扩散板,所述扩散板紧贴于所述导光板,所述扩散板将光源进行扩散再投射到所述液晶显示屏;在所述液晶显示屏和所述PCB板之间设有第一橡胶连接器和第二橡胶连接器,所述第一橡胶连接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世美罗里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美力凯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