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管外壁冲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107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油管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油管外壁冲洗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L型杆,所述L型杆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液压缸和水平设置的管道,所述管道上设有若干个喷头,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设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两端均设有冲洗电机,所述冲洗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刷杆,所述刷杆上设有刷毛,所述L型杆靠近底座的一端设有L型杆一,所述L型杆一上设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贯穿L型杆一连接设有放置杆,所述底座上设有对称设置的液压缸一,所述液压缸一的输出端分别设有电机一和电机二,所述电机一和电机二的外侧均设有橡胶耐磨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劳动强度小、清洗效率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安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管外壁冲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油管清洗设备
,具体是指油管外壁冲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油管是原油开采的重要部件,为了节约成本,油管在再次利用前,为避免因油管质量问题返工,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检修和清洗才能再次重复使用,油管修复工艺主要包括清洗、检扣等。
[0003]清洗是油管检修的首要工序,油管在回收作业过程中,呈现的是堆积状态,相互交错挤压并且油管长度不一、表面粘有原油。必须对油管的外壁和内壁进行清洗。
[0004]目前,油管的清洗是单纯依靠人工开展,工作量极大,清洗效率低,需要多人配合才能完成,尤其是冬夏两季;还存在由于人员疲劳、重复动作等原因,造成被油管砸伤、挤伤等重大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困难,提供一种劳动强度小、清洗效率高、安全性高的油管外壁冲洗结构。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油管外壁冲洗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L型杆,所述L型杆远离底座的一端设有液压缸和水平设置的管道,所述管道上设有若干个喷头,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设有U型杆,所述U型杆的两端均设有冲洗电机,所述冲洗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刷杆,所述刷杆上设有刷毛,所述L型杆靠近底座的一端设有L型杆一,所述L型杆一上设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贯穿L型杆一连接设有放置杆,所述底座上设有对称设置的液压缸一,所述液压缸一的输出端分别设有电机一和电机二,所述电机一和电机二的外侧均设有橡胶耐磨片,所述L型杆的外侧设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液压缸、冲洗电机、减速电机、液压缸一、电机一和电机二电性连接。
[0007]作为改进,所述液压缸设于底座的上方。
[0008]作为改进,所述刷杆远离L型杆设置。
[0009]作为改进,所述U型杆的底部均设有安装板,所述冲洗电机设于安装板上。
[0010]作为改进,所述液压缸一的输出端均设有U型框,所述电机一和电机二均设于U型框上。
[0011]作为改进,所述底座的下方设有橡胶垫片。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设有放置杆,用于放置油管同时带动油管转动,所述电机一和电机二可以为油管提供支撑同时带动油管转动,所述管道和喷头相配合,可以将油管打湿,所述冲洗电机、刷杆和刷毛相配合,对油管进行清洗,所述液压缸可以带动刷杆和刷毛向下移动,对油管进行清洗。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油管外壁冲洗结构的主视图。
[0014]图2是本技术油管外壁冲洗结构的右视图。
[0015]如图所示:1、底座,2、L型杆,3、液压缸,4、管道,5、喷头,6、U型杆,7、冲洗电机,8、刷杆,9、刷毛,10、L型杆一,11、减速电机,12、放置杆,13、液压缸一,14、电机一,15、电机二,16、橡胶耐磨片,17、控制器,18、安装板,19、U型框,20、橡胶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结合附图1-2,油管外壁冲洗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有L型杆2,所述L型杆2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有液压缸3和水平设置的管道4,所述管道4上设有若干个喷头5,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设有U型杆6,所述U型杆6的两端均设有冲洗电机7,所述冲洗电机7的输出端设有刷杆8,所述刷杆8上设有刷毛9,所述L型杆2靠近底座1的一端设有L型杆一10,所述L型杆一10上设有减速电机11,所述减速电机11的输出端贯穿L型杆一11连接设有放置杆12,所述底座1上设有对称设置的液压缸一13,所述液压缸一13的输出端分别设有电机一14和电机二15,所述电机一14和电机二15的外侧均设有橡胶耐磨片16,所述L型杆2的外侧设有控制器17,所述控制器17分别与液压缸3、冲洗电机7、减速电机11、液压缸一13、电机一14和电机二15电性连接。
[0018]所述液压缸3设于底座1的上方。所述刷杆8远离L型杆2设置。所述U型杆6的底部均设有安装板18,所述冲洗电机7设于安装板18上。所述液压缸一13的输出端均设有U型框19,所述电机一14和电机二15均设于U型框19上。所述底座1的下方设有橡胶垫片20。
[0019]所述电机一14和电机二15的旋转方向相反,所述电机一14和减速电机11的旋转方向相反。
[0020]本技术在具体实施时,工作人员将油管的一端套接在放置杆12上,另一端放置在电机一14和电机二15上的橡胶耐磨片16上,通过控制器17开启液压缸一13,液压缸一13分别带动电机一14和电机二15向上移动,使油管处于水平状态即可,管道4中的水从喷头5喷出,淋到油管上,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器17开启液压缸3,液压缸3带动U型杆6、冲洗电机7、刷杆8和刷毛9向下移动至与油管贴合,通过控制器17开启冲洗电机7、减速电机11,电机一14和电机二15,减速电机11带动放置杆12转动,放置杆12和电机一14、电机二15相配合带动油管转动,冲洗电机7带动刷杆8和刷毛9转动对油管的外壁进行清洗即可。
[002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油管外壁冲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有L型杆(2),所述L型杆(2)远离底座(1)的一端设有液压缸(3)和水平设置的管道(4),所述管道(4)上设有若干个喷头(5),所述液压缸(3)的输出端设有U型杆(6),所述U型杆(6)的两端均设有冲洗电机(7),所述冲洗电机(7)的输出端设有刷杆(8),所述刷杆(8)上设有刷毛(9),所述L型杆(2)靠近底座(1)的一端设有L型杆一(10),所述L型杆一(10)上设有减速电机(11),所述减速电机(11)的输出端贯穿L型杆一(10)连接设有放置杆(12),所述底座(1)上设有对称设置的液压缸一(13),所述液压缸一(13)的输出端分别设有电机一(14)和电机二(15),所述电机一(14)和电机二(15)的外侧均设有橡胶耐磨片(16),所述L型杆(2)的外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石瑞范建国李悦祁景龙王斌刘双肖龙飞李瑞郑健姜莎莎
申请(专利权)人:东营市天合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