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床公转结构及加速器治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7025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床公转结构及加速器治疗床,该治疗床公转结构,包括:基座、床安装板、回转支承、动力组件以及动力传输组件,回转支承设置于基座与床安装板之间,回转支承的一面与基座固定连接,其另一面通过传输媒介和动力传输组件与床安装板滑动连接,回转支承与床安装板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动力组件用于提供床安装板与回转支承发生相对转动的驱动力;动力传输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动力传输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床安装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回转支承实现公转旋转功能,在保证精度的条件下,回转支承的一侧与基座安装、另一侧与床安装板安装,安装更便捷,耗时更短,结构更可靠。结构更可靠。结构更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床公转结构及加速器治疗床


[0001]本技术属于加速器放射治疗床的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床公转结构及加速器治疗床。

技术介绍

[0002]加速器治疗床是加速器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加速器治疗平台。治疗床公转组件是其完成动态治疗的不可缺失的一部分。现有的加速器公转多为采用中心旋转轴与轨道轨轮结合的形式,中心旋转轴和圆周轨道轨轮采用铸造形成,轨道面需要淬火等工艺。同时铸造轨道的滚轮安装需要很高的精度才能保证旋转的平顺以及精度。
[0003]现有技术需要更高的装配工艺和制造工艺,不仅如此,其量产成本高,不适宜大范围的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治疗床公转结构及加速器治疗床。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方面,本技术公开一种治疗床公转结构,包括:基座以及床安装板,还包括:
[0007]回转支承,设置于基座与床安装板之间,回转支承的一面与基座固定连接,其另一面通过传输媒介和动力传输组件与床安装板滑动连接,回转支承与床安装板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
[0008]动力组件,用于提供床安装板与回转支承发生相对转动的驱动力;
[0009]动力传输组件,动力传输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动力传输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床安装板固定连接。
[00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可做如下改进:
[0011]作为优选的方案,传输媒介能够为传输带或链条或齿轮。<br/>[0012]作为优选的方案,传输媒介的一端通过第一传输带固定板固定,然后绕过动力传输组件,起另一端通过第二传输带固定板固定;
[0013]第一传输带固定板、第二传输带固定板分别与床安装板固定连接。
[0014]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传输带固定板与第二传输带固定板呈对称设置。
[0015]作为优选的方案,动力传输组件包括:动力传输安装板以及设置于动力传输安装板上的第一传输轮、第二传输轮、第三传输轮、第一惰轮组件以及第二惰轮组件;
[0016]第一传输轮与第二传输轮同轴设置,且第一传输轮通过第三传动带与动力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0017]传输媒介的一端通过第一传输带固定板固定后,依次绕过第二传输轮、第一惰轮组件、第二惰轮组件、第三传输轮,其另一端通过第二传输带固定板固定。
[0018]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三传输轮的转动轴上还安装有编码器。
电机,42-离合器,43-制动器,44-第四传输轮,45-第五传输轮,46-第六传输轮,47-第七传输轮,48-第八传输轮,5-动力传输组件,50-动力传输安装板,51-第一传输轮,52-第二传输轮,53-第三传输轮,54-第一惰轮组件,55-第二惰轮组件,56编码器,6-传输带,7-第一传输带固定板,8-第二传输带固定板,91-第一传动带,92-第二传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
[004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49]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治疗床公转结构,包括:基座1、床安装板2、回转支承3、动力组件4以及动力传输组件5。
[0050]回转支承3设置于基座1与床安装板2之间,回转支承3的一面与基座1固定连接,其另一面通过传输媒介和动力传输组件5与床安装板2滑动连接,回转支承3与床安装板2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
[0051]动力组件4用于提供床安装板2与回转支承3发生相对转动的驱动力;
[0052]动力传输组件5的动力输入端与动力组件4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动力传输组件5的动力输出端与床安装板2固定连接。
[0053]为了进一步地优化本技术的实施效果,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其余特征技术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传输媒介为传输带6,传输带6可采用防辐射材料构成,其为耐候性强的材料。
[0054]如图5所示,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传输带6的一端通过第一传输带固定板7固定,然后绕过动力传输组件5,起另一端通过第二传输带固定板8固定;
[0055]第一传输带固定板7、第二传输带固定板8分别与床安装板2固定连接。
[0056]第一传输带固定板7与第二传输带固定板8呈对称设置。
[0057]动力传输组件5包括:动力传输安装板50以及设置于动力传输安装板50上的第一传输轮51、第二传输轮52、第三传输轮53、第一惰轮组件54以及第二惰轮组件55;
[0058]第一传输轮51与第二传输轮52同轴设置,且第一传输轮51通过第三传动带与动力组件4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
[0059]传输带6的一端通过第一传输带固定板7固定后,依次绕过第二传输轮52、第一惰轮组件54、第二惰轮组件55、第三传输轮53,其另一端通过第二传输带固定板8固定。
[0060]上述传输带6的绕行方式可以避免传输带6的啮合齿形与床安装板2接触,提高传输带6的使用寿命。
[0061]上述动力传输组件5保证了同步带传输具有的包角要求,同时第一惰轮组件54和第二惰轮组件55为可调节,通过惰轮组件可以调整传输带6的间隙,保证其由良好的精度。
[0062]动力传输安装板50可以但不限于安装于基座1上。
[0063]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第三传输轮53的转动轴上还安装有编码器56。编码器56为控制提供位置反馈,可以及时了解转动的角度。
[0064]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在床安装板2上设有呈对称设置的第一安置槽(图中未示出)和第二安置槽(图中未示出)以及呈对称设置的第一环形槽(图中未示出)和第二环形槽(图中未示出);
[0065]第一安置槽用于安放第一传输带固定板7;
[0066]第一环形槽用于安放传输带6从第一传输带固定板7至第二传输轮52的一段;
[0067]第二安置槽用于安放第二传输带固定板8;
[0068]第二环形槽用于安放传输带6从第二传输带固定板8至第三传输轮53的一段。
[0069]如图6所示,进一步优化上述实施例,动力组件4包括:动力组件安装板40以及设置于动力组件安装板40上的电机41、第四传输轮44、第五传输轮45、第六传输轮46、第七传输轮47、第八传输轮48、离合器42和制动器43;
[0070]电机41输出轴与第四传输轮44同轴设置;
[0071]第四传输轮44通过第一传动带91与第五传输轮45传动连接;
[0072]第五传输轮45、离合器42和第六传输轮46同轴设置;
[0073]第六传输轮46通过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床公转结构,包括:基座以及床安装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转支承,设置于所述基座与床安装板之间,所述回转支承的一面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其另一面通过传输媒介和动力传输组件与所述床安装板滑动连接,所述回转支承与床安装板之间能够发生相对转动;动力组件,用于提供所述床安装板与回转支承发生相对转动的驱动力;动力传输组件,所述动力传输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动力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动力传输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床安装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床公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媒介能够为传输带或链条或齿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床公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媒介的一端通过第一传输带固定板固定,然后绕过所述动力传输组件,起另一端通过第二传输带固定板固定;所述第一传输带固定板、第二传输带固定板分别与所述床安装板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床公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输带固定板与第二传输带固定板呈对称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治疗床公转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传输组件包括:动力传输安装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动力传输安装板上的第一传输轮、第二传输轮、第三传输轮、第一惰轮组件以及第二惰轮组件;所述第一传输轮与所述第二传输轮同轴设置,且所述第一传输轮通过第三传动带与所述动力组件的动力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传输媒介的一端通过第一传输带固定板固定后,依次绕过第二传输轮、第一惰轮组件、第二惰轮组件、第三传输轮,其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传输带固定板固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治疗床公转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守蕴姚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雷泰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