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曝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9095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旋转曝气机,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能够围绕自身轴线自转的内壳,所述内壳远离轴线处设置有液相甩出口、轴线上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进液端伸出外壳且与外壳活动连接;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气体入口以及与液相甩出口对应处设置的混合料出口和打散杆。液体从进液管进入,在内壳上撞击后加速从液相甩出口离开,液体从液相甩出口离开的过程中,会在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一个微负压,使得气体从气体入口进入内壳和外壳之间,使得液体在离开液相甩出口后与气相相遇,然后气液两相与打散杆撞击后,液相被撞击成细小颗粒,增加固液接触面积,提高气相在液相中的溶解,然后气液混合料从混合料出口离开外壳。然后气液混合料从混合料出口离开外壳。然后气液混合料从混合料出口离开外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旋转曝气机


[0001]本技术涉及曝气设备,具体涉及旋转曝气机。

技术介绍

[0002]曝气机在工业领域中应用广泛,尤其是在利用生物处理法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其利用曝气扩散的原理使得气相中的氧向液相中转移,即使得气相中的氧转移为液相中的溶解氧,利于污水中的杂质的氧化分解。为了提高液相中的溶解氧,气相在液相中的分散程度尤其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旋转曝气机,解决气相在液相中分散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旋转曝气机,包括外壳和位于外壳内、能够围绕自身轴线自转的内壳,所述内壳远离轴线处设置有液相甩出口、轴线上设置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进液端伸出外壳且与外壳活动连接;
[0006]所述外壳上设置有气体入口以及与液相甩出口对应处设置的混合料出口和打散杆。
[0007]作为优选的,所述进液管和外壳之间通过轴承连接。
[0008]作为优选的,所述内壳内固定设置有能够带动内壳旋转的旋流板。
[0009]作为优选的,所述外壳包括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所述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之间通过打散杆固定,所述打散杆有多个,相邻打散杆之间构成混合料出口。
[0010]作为优选的,所述气体入口设置在与进液管相对位置的外壳上。
[0011]作为优选的,靠近所述下半壳体边缘处固定有挡液环,所述挡液环内壳同轴设置、且沿混合料出料的方向逐渐靠近下半壳体。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内壳包括上半壳和下半壳,所述上半壳位于液相甩出口靠近进液管的一侧,下半壳位于液相甩出口远离进液管的一侧,所述旋流板固定在上半壳上。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下半壳上设置有用于将液相打散的凸点。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凸点呈锥形且布满下半壳的内表面。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0016]液体从进液管进入,在内壳上撞击后加速从液相甩出口离开,液体从液相甩出口离开的过程中,会在内壳和外壳之间形成一个微负压,使得气体从气体入口进入内壳和外壳之间,使得液体在离开液相甩出口后与气相相遇,然后气液两相与打散杆撞击后,液相被撞击成细小颗粒,增加固液接触面积,提高气相在液相中的溶解,然后气液混合料从混合料出口离开外壳。
[0017]本实施例中的内壳可以与外壳发生相对转动,为液体提供一个离心力,使得液体
能够加速离开内壳,快速撞击在打散杆上,分散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旋流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旋转曝气机,如图1所示,包括外壳1和位于外壳1内、能够围绕自身轴线自转的内壳2,所述内壳2远离轴线处设置有液相甩出口3、轴线上设置有进液管4,所述进液管4的进液端伸出外壳1且与外壳1活动连接;
[0022]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气体入口5以及与液相甩出口3对应处设置的混合料出口和打散杆6。
[0023]本实施例中的旋转曝气机工作时,液体从进液管4进入,在内壳2上撞击后加速从液相甩出口3离开,液体从液相甩出口3离开的过程中,会在内壳2和外壳1之间形成一个微负压,使得气体从气体入口5进入内壳2和外壳1之间,使得液体在离开液相甩出口3后与气相相遇,然后气液两相与打散杆6撞击后,液相被撞击成细小颗粒,增加固液接触面积,提高气相在液相中的溶解,然后气液混合料从混合料出口离开外壳1。
[0024]本实施例中的内壳2可以与外壳1发生相对转动,为液体提供一个离心力,使得液体能够加速离开内壳2,快速撞击在打散杆6上,分散效果更好。
[0025]本实施例中的打散杆6可以呈片状、板状、杆状、棒状、柱状、甚至是网状,优选的,当打散杆6呈网状时,液相的分散效果更好,气相能更好的在固相中溶解。
[0026]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液管4和外壳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使得内壳2和外壳1发生相对转动的过程中,进液管4不会起到阻碍作用。另外,为使得内壳2能够顺利旋转,若液体源相对固定,则进液管4和液体管之间或进液管4与连接在液体源上的供料管之间也应设置有轴承。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壳2内固定设置有能够带动内壳2旋转的旋流板7,如图2所示。
[0028]旋流板7的存在使得液体在进入内壳2时,可以给旋流板7一个推动力,推动旋流板7发生转动,由于旋流板7和内壳2之间固定连接,所以内壳2可以由旋流板7带动旋转。
[0029]旋流板7的存在可以代替电机,省去了动力设备,节约能耗。且旋流板7的存在使得液相收到一个远离轴线的作用力,有利于加速液体从液相甩出口3离开。
[0030]本实施例中,所述外壳1包括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所述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之间通过打散杆6固定,所述打散杆6有多个,相邻打散杆6之间构成混合料出口。
[0031]打散杆6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使得无论液相甩出口3旋转到哪里,都可以与打散杆6撞击后从混合料出口离开。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入口5设置在与进液管4相对位置的外壳1上,使得气体能够相对均匀的分散在外壳1和内壳2之间。
[0033]本实施例中,靠近所述下半壳体边缘处固定有挡液环8,所述挡液环8内壳2同轴设置、且沿混合料出料的方向逐渐靠近下半壳体。
[0034]当旋转曝气机水平设置时,液体可能会从气体入口5离开,为减少液体从气体入口5离开的数量,设置挡液环8,挡液环8上端的高度高于下半壳体顶端的高度,使得积聚的液体能够从混合料出口离开。
[0035]本实施例中,所述内壳2包括上半壳和下半壳,所述上半壳位于液相甩出口3靠近进液管4的一侧,下半壳位于液相甩出口3远离进液管4的一侧,所述旋流板7固定在上半壳上。
[0036]旋流板7位于上半壳上,液体经过旋流板7,给旋流板7一个推力,使得旋流板7带动内壳2旋转,同时,当液体穿过旋流板7后,撞击到下半壳体上,然后从液相甩出口3甩出,液滴分散效果相对较好。
[0037]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半壳上设置有用于将液相打散的凸点,所述凸点呈锥形且布满下半壳的内表面,液滴分散效果相对较好。
[0038]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旋转曝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和位于外壳(1)内、能够围绕自身轴线自转的内壳(2),所述内壳(2)远离轴线处设置有液相甩出口(3)、轴线上设置有进液管(4),所述进液管(4)的进液端伸出外壳(1)且与外壳(1)活动连接;所述外壳(1)上设置有气体入口(5)以及与液相甩出口(3)对应处设置的混合料出口和打散杆(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液管(4)和外壳(1)之间通过轴承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内固定设置有能够带动内壳(2)旋转的旋流板(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曝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包括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所述上半壳体和下半壳体之间通过打散杆(6)固定,所述打散杆(6)有多个,相邻打散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波廖泽均钟平杜勇汪平杨帅
申请(专利权)人:怡灏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