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直径桩基钢筋笼支撑装置及应用该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63498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6
本申请涉及大直径桩基钢筋笼支撑装置及应用该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涉及大直径桩基施工的领域,其包括成闭合状态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穿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支撑架的径向与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支撑件沿支撑架的周向阵列有多个;所述支撑架放置于桩基孔的上方,所述支撑架内设有供钢筋笼穿过的穿孔。本申请具有钢筋笼支撑的稳定性较高、便于钢筋笼的连接、施工安全可靠的效果。施工安全可靠的效果。施工安全可靠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直径桩基钢筋笼支撑装置及应用该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大直径桩基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大直径桩基钢筋笼支撑装置及应用该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是指采用钻孔方式成孔,然后安放钢筋笼,灌注混凝土所形成的大直径桩。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及跨江河桥梁的增多,大直径桩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0003]由于大直径桩的长度一般较长,故其使用的钢筋笼一般采用多段,在钢筋笼沉入桩基孔时再依次进行连接,在连接时起吊设备吊起上方的钢筋笼,而下方的钢筋笼就需要对其进行支撑,才能进行连接。相关技术中采用在钢筋笼内插入钢管或钢板,将钢管或钢板的两端放置于桩基孔旁地面的枕木上,将钢筋笼撑住。
[0004]专利技术人发现,上述方案对钢筋笼进行支撑时,在两个钢筋笼进行连接时,因受力不均容易产生晃动,导致施工困难且较为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提升对钢筋笼支撑的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大直径桩基钢筋笼支撑装置及应用该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直径桩基钢筋笼支撑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大直径桩基钢筋笼支撑装置,包括成闭合状态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穿设有支撑件,所述支撑件沿支撑架的径向与支撑架滑动连接,所述支撑件沿支撑架的周向阵列有多个;所述支撑架放置于桩基孔的上方,所述支撑架内设有供钢筋笼穿过的穿孔。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钢筋笼沉入桩基孔内时,将支撑件朝向穿孔的中心处滑动,对钢筋笼进行支撑,相比于直接采用钢管和钢板,支撑架内缘距钢筋笼距离较小,并且多个沿桩基孔周向阵列的支撑件的支撑更加稳定,利于钢筋笼的连接;同时支撑架安装于桩基孔旁的底面上,也更稳定,不易导致支撑件的移位,提升了安全性。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呈正方形,包括四根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件,所述支撑架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与一个第一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沿支撑架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间连接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沿第二连接件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穿孔位于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均被支撑件穿过。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增加了支撑架的强度,每个支撑件都穿过两个连接件,增加了支撑件支撑的稳定性,减少了支撑架因承受重量过高而变形的可能。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三连接件的交界处均设有加强肋,所述加强肋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件连接,所述加强肋位于穿孔内;
所述第二连接件与第一连接件间连接有第四连接件,所述第四连接件沿第二连接件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肋和第四支撑件进一步对支撑架进行加强,减少支撑件支撑钢筋笼时,支撑架变形的可能。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第三连接件、加强肋和第四连接件均采用工字钢。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字钢承受横截面方向载荷的能力较强,可进一步减少支撑架变形的可能。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上均设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被支撑件穿过。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可进一步增加对支撑件的支撑能力,减少支撑件受力时,因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和第三连接件被支撑件穿过,截面减小而导致支撑架变形的可能。
[0016]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大直径桩基钢筋笼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直径桩基钢筋笼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放置支撑装置步骤,将支撑架放置于桩基孔旁的地面上,使穿孔位于桩基孔的中心处;起吊钢筋笼步骤,利用起吊设备将钢筋笼吊起,控制钢筋笼穿过穿孔,沉入桩基孔内;支撑钢筋笼步骤,当钢筋笼下放至顶端第一道加强筋靠近支撑架时,将多个支撑件均朝向穿孔的中心处滑动,使得钢筋笼的加强筋沿竖直方向的投影与支撑件相交,然后起吊设备控制钢筋笼继续下落,使得钢筋笼顶端第一道加强筋落于多个支撑件上;钢筋笼连接步骤,支撑件将钢筋笼支撑住后,将钢筋笼与起吊设备间的连接松开,起吊设备吊起另一个钢筋笼,使新吊起的钢筋笼与被支撑件支撑的钢筋笼同轴线,然后将两个钢筋笼连接,重复支撑钢筋笼步骤和钢筋笼连接步骤直到只剩最后一个钢筋笼;安装吊筋步骤,起吊设备将最后一节钢筋笼沉入桩基孔,当最后一个钢筋笼顶端第一道加强筋被支撑件支撑时,在最后一个钢筋笼的顶端安装吊筋,吊筋的数量和位置均与支撑件对应,然后起吊设备将最后一个钢筋笼吊起,将支撑件抽回,再将最后一个钢筋笼下降,使最后一个钢筋笼顶端第一道加强筋位于支撑件的下方,然后将支撑件插入吊筋内,再控制最后一个钢筋笼继续下降,使吊筋被支撑件吊住,最后解除最后一个钢筋笼与起吊设备的连接。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件对钢筋笼进行支撑,提升钢筋笼连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进而提升钢筋笼的连接质量,同时在最后一个钢筋笼的上方焊接吊筋,吊筋相对再设置一节钢筋笼而言,可节省较多的钢筋。
[0018]优选的,所述起吊设备上设有用于与钢筋笼连接的吊具,所述吊具包括顶板、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所述第一吊杆与第二吊杆垂直交叉设置,且安装于顶板的底面上,所述第一吊杆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滑槽沿第一吊杆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滑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连接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滑块,两个所述第一螺杆的相对端上均固定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吊杆内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沿其长度方向转动连
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沿其轴向相对设有两个螺纹段,两个所述螺纹段上均螺纹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螺杆上同轴固定有第二锥齿轮;所述顶板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顶板并固定有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与两个第一锥齿轮均啮合,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还固定有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朝向背离顶板的一端均设有吊绳。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笼在吊装时,多根吊绳一般沿钢筋笼的周向安装,多根吊绳远离钢筋笼的一端均从吊具的中心处延伸而出,使得在吊装钢筋笼时,吊绳对钢筋笼施加朝向钢筋笼轴线位置的拉力,导致钢筋笼朝向其轴线方向而变形,为了减少产生这种变形的可能,设计使得吊绳可沿钢筋笼径向调节,使得吊绳在吊装时处于竖直状态,减少钢筋笼变形的可能;同时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的啮合,使得第一电机可同时带动三根螺杆转动,而三根螺杆及螺纹段的设置又可使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同时同速同向运动,实现同步调节,还可根据钢筋笼的尺寸通过控制电机的输出轴的转动角度使吊绳直接调节到位,增加了吊装的便捷性。
[0020]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穿过顶板的部分上还固定有直齿轮,所述顶板的底面上沿直齿轮的径向滑动连接有推板,所述顶板的顶面上安装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直径桩基钢筋笼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成闭合状态的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内穿设有支撑件(11),所述支撑件(11)沿支撑架(1)的径向与支撑架(1)滑动连接,所述支撑件(11)沿支撑架(1)的周向阵列有多个;所述支撑架(1)放置于桩基孔的上方,所述支撑架(1)内设有供钢筋笼(3)穿过的穿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直径桩基钢筋笼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呈正方形,包括四根首尾依次连接的第一连接件(12),所述支撑架(1)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第二连接件(13),所述第二连接件(13)的一端与一个第一连接件(12)连接,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连接件(12)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13)沿支撑架(1)的宽度方向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连接件(13)间连接有第三连接件(14),所述第三连接件(14)沿第二连接件(13)的长度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穿孔位于第二连接件(13)和第三连接件(14)之间;所述第二连接件(13)和第三连接件(14)均被支撑件(11)穿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直径桩基钢筋笼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件(13)与第三连接件(14)的交界处均设有加强肋(16),所述加强肋(16)的一端与第二连接件(13)连接,另一端与第三连接件(14)连接,所述加强肋(16)位于穿孔内;所述第二连接件(13)与第一连接件(12)间连接有第四连接件(15),所述第四连接件(15)沿第二连接件(13)的长度方向设有多个。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直径桩基钢筋笼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第二连接件(13)、第三连接件(14)、加强肋(16)和第四连接件(15)均采用工字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直径桩基钢筋笼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第二连接件(13)和第三连接件(14)上均设有加强板(17),所述加强板(17)被支撑件(11)穿过。6.一种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大直径桩基钢筋笼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放置支撑装置步骤,将支撑架(1)放置于桩基孔旁的地面上,使穿孔位于桩基孔的中心处;起吊钢筋笼步骤,利用起吊设备将钢筋笼(3)吊起,控制钢筋笼(3)穿过穿孔,沉入桩基孔内;支撑钢筋笼步骤,当钢筋笼(3)下放至顶端第一道加强筋(31)靠近支撑架(1)时,将多个支撑件(11)均朝向穿孔的中心处滑动,使得钢筋笼(3)的加强筋(31)沿竖直方向的投影与支撑件(11)相交,然后起吊设备控制钢筋笼(3)继续下落,使得钢筋笼(3)顶端第一道加强筋(31)落于多个支撑件(11)上;钢筋笼连接步骤,支撑件(11)将钢筋笼(3)支撑住后,将钢筋笼(3)与起吊设备间的连接松开,起吊设备吊起另一个钢筋笼(3),使新吊起的钢筋笼(3)与被支撑件(11)支撑的钢筋笼(3)同轴线,然后将两个钢筋笼(3)连接,重复支撑钢筋笼(3)步骤和钢筋笼(3)连接步骤直到只剩最后一个钢筋笼(3);安装吊筋步骤,起吊设备将最后一节钢筋笼(3)沉入桩基孔,当最后一个钢筋笼(3)顶端第一道加强筋(31)被支撑件(11)支撑时,在最后一个钢筋笼(3)的顶端安装吊筋(33),吊筋(33)的数量和位置均与支撑件(11)对应,然后起吊设备将最后一个钢筋笼(3)吊起,将支撑件(11)抽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玉春李勇杨志忠郝白龙樊明再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交通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