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球菌发酵方法及其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273631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球菌发酵方法及其组合物,该方案包括S1:活化微球菌株;S2:通过将微球菌株置于UVB辐射环境中进行筛选,筛选出存活的微球菌株并扩大培养;S3:接种S2中存活下来的稳定期微球菌并发酵培养;S4:将S3中所得到的发酵液进行脱色祛味,过滤去杂得到微球菌发酵产物,组合物包括微球菌发酵产物,还包括增溶剂、防腐剂、抗氧剂、pH调节剂、促渗剂、脂质体、保湿剂、增稠剂、螯合剂、肤感调节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香精及色素其中一种或多种,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更加高效的抗氧化活性,更加适合用于皮肤调理中。肤调理中。肤调理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球菌发酵方法及其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发酵
,具体涉及一种微球菌发酵方法及其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皮肤的美容和健康日益关注,相对于许多生化合成的化妆品功效原料,生物发酵来源且功效卓越的原料更受青睐。发酵是纯生物的制备来源,中间没有任何化工成分的添加,是给予最佳条件培养菌种,使菌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大量产生和分泌代谢产物的过程,良好的发酵条件和培养组分可以将全部活性成分提取出来,产生新的营养素,使营养成分小分子化,活性更强,可被皮肤快速吸收。发酵微生物中本身含有很多酶类和微量元素,有补充增效作用。符合消费者对安全高效护肤品的期待。
[0003]微球菌(Micrococcus)在自然界普遍存在,为氧化酶、触媒阳性,专性需氧革兰氏阳性菌,通常其被认为是无害的腐生菌,能够在极端环境中生长。微球菌属具有多个分类,至今为止研究发现微球菌每个不同的分类在微生物领域具有不同的应用。
[0004]目前现有技术通常是利用目前发现的微球菌,然后将其直接应用在产品上,但是鲜有微球菌发酵产物直接作为日化原料体现在皮肤调理上的应用研究,也未对微球菌进行UVB筛选的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微球菌发酵方法及其组合物。
[0006]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球菌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活化微球菌株;
[0008]S2:通过将微球菌株置于UVB辐射环境中进行筛选,筛选出存活的微球菌株并扩大培养;
[0009]S3:接种S2中存活下来的稳定期微球菌并发酵培养;
[0010]S4:将S3中所得到的发酵液进行脱色祛味,过滤去杂得到微球菌发酵产物。
[0011]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通过将微球菌经过定向改良优化,使其具备能够抗UVB辐射的能力,其发酵提取出来的微球菌发酵产物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其中包括大量的多酚类、多肽、多糖及还原型谷胱甘肽等能够促进皮肤保湿、抗氧化、抗炎、美白等功效的活性成分,对于人体皮肤具有优秀的抗氧化、修复、抗炎美白的作用;相比现有技术直接通过热碱法提取微球菌培养产物,本方法提取的微球菌发酵产物,可减少杂质和异味,更加适合用于到日化品上,尤其是用于护肤品上。
[0012]进一步的,步骤S1中先将微球菌株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中,通过30℃培养36h进行活化微球菌种。
[0013]进一步的,步骤S2中将生长良好的菌株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在UVB辐射环境中进
行150r/min的离心震荡培养48h,温度为30℃,筛选能够在UVB辐射条件下生长的微球菌株。
[0014]进一步的,步骤S3中筛选得到处于稳定期的微球菌置于液体培养基,并通过摇床进行发酵培养48h,摇床转速为150r/min,温度为30℃。
[0015]进一步的,步骤S4中将S3所得发酵培养液经过第一步离心过滤获得发酵上清液,通过在发酵上清液中加入活性炭吸附杂质祛除异味,再利用多层脱脂纱布离心出去活性炭渣,最后将净化的发酵液通过0.22m的滤膜进行过滤,获得微球菌发酵产物。
[0016]进一步的,还包括对于微球菌发酵产物的抗氧化对比检测,包括以下步骤:
[0017]H1:检测微球菌发酵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0018]H2:检测微球菌发酵产物的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
[0019]H3:检测微球菌发酵产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
[0020]H4:若H1-H3中检测的各项能力均符合预设标准,则判定其为合格品;若H1-H3中任意一项不符合预设标准,则判定其为不合格品,并进行无害化处理。
[0021]进一步的,步骤S2中对微球菌的生长情况进行观测并计算出生长曲线。
[0022]一种微球菌发酵的组合物,包含运用上述的一种微球菌发酵方法得到微球菌发酵产物,还包括增溶剂、防腐剂、抗氧剂、pH调节剂、促渗剂、脂质体、保湿剂、增稠剂、螯合剂、肤感调节剂、表面活性剂、乳化剂、香精及色素其中一种或多种。
[0023]采用上述组合物用于皮肤护理,可起到美白祛斑、促进皮肤创伤愈合的抗炎作用、对过氧化酶激活受体有活化作用。
[0024]进一步的,所述组合物为霜剂、乳液、水剂、膜剂的其中一种形式。
[0025]进一步的,所述微球菌发酵产物占组合物总重量的0.001%-100%。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微球菌在UVB辐射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图;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微球菌发酵物与对比参照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微球菌发酵物与对比参照物的超氧阴离子清除能力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微球菌发酵物与对比参照物的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揭露中,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其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上述术语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2]本微球菌发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3]S1:将购于中国工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的菌株接种在斜面培养基,30℃培
养36h进行活化微球菌种;将生长良好的菌株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在UVB辐射环境中进行150r/min,30℃进行震荡培养48h,筛选能够在UVB辐射条件下生长的微球菌株并检测其在UVB辐射条件下的生长曲线,其中微球菌种的保藏号为CICC 23810;通过这个步骤可以有效地收集微球菌在UVB辐射条件下的生长信息如图1所示,有利于后期进一步实验培育出抗UVB辐射能力更佳的微球菌,此时的微球菌具有极强的抗辐射能力,也就代表着具有极强的抗氧化能力。
[0034]S2:将S1筛选得到处于稳定期的微球菌置液体培养基中150r/min,30℃摇床进行发酵培养48h;
[0035]S4:将S2所得的发酵培养液经过离心、板框过滤,菌体被拦截在过滤膜(0.22μm)上,获得发酵上清液,将发酵上清液加入活性炭吸附其中的杂质,祛除异味,再利用多层脱脂纱布、离心除去炭渣。将净化的发酵液通过0.22μm的滤膜进行过滤,获得微球菌发酵产物。
[0036]上述步骤中所用到的材料和设备为:蛋白胨、牛肉膏、氯化钠、琼脂、纯水、超声仪、旋转蒸发仪、高压灭菌锅、生化培养箱、PH计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球菌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活化微球菌株;S2:通过将微球菌株置于UVB辐射环境中进行筛选,筛选出存活的微球菌株并扩大培养;S3:接种S2中存活下来的稳定期微球菌并发酵培养;S4:将S3中所得到的发酵液进行脱色祛味,过滤去杂得到微球菌发酵产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球菌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先将微球菌株接种在斜面培养基中,通过30℃培养36h进行活化微球菌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球菌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将生长良好的菌株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在UVB辐射环境中进行150r/min的离心震荡培养48h,温度为30℃,筛选能够在UVB辐射条件下生长的微球菌株。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球菌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筛选得到处于稳定期的微球菌置于液体培养基,并通过摇床进行发酵培养48h,摇床转速为150r/min,温度为3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球菌发酵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将S3所得发酵培养液经过第一步离心过滤获得发酵上清液,通过在发酵上清液中加入活性炭吸附杂质祛除异味,再利用多层脱脂纱布离心出去活性炭渣,最后将净化的发酵液通过0.22μ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颖吕人伟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摩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