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助听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6227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助听器,包括:MIC通过输入接口插入,输入接口一端连C1,通过电阻R1与电源正极连接,输入接口另一端连接DC负极,C1另一端连接BL1,BL1另一端连接DC负极,第三端连接IC1的2脚,IC1正脚通过R2与电源正极连接,IC1负极和IC1的4脚连接DC负极,IC1的5脚连接C5,C5另一端连接RW1,RW1另一端连接DC负极,RW1调节端连接IC2的2脚,IC2的5脚连接C9,C9另一端连接输出端子,IC3正极通过K1与DC的正极连接,IC3负极与DC负极连接,IC3输出脚通过R1与输入接口的一端连接,电容C12一端与K1连接,另一端与DC负极连接。另一端与DC负极连接。另一端与DC负极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助听器


[0001]本技术涉及盒式气导式助听器
,尤其是涉及一种助听器。

技术介绍

[0002]助听器实际就是声音放大器,它是将声音进行放大,使听力下降者能够听到声音,在电路设计上要求声音清晰,无噪音,无啸叫,目前中国市场上基本被国外厂商品牌所垄断,在国内最有影响的是西门子等公司,但这些公司所生产的助听器仍会产生啸叫声,用户戴在耳朵上仍然需要屏蔽好,不注意就产生啸叫声,此外,助听器的电力方面也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助听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助听器,包括:
[0005]接收外部信号的麦克风MIC,所述MIC通过输入接口插入所述助听器,所述输入接口的一端连接耦合电容C1的一端,所述输入接口的一端还通过电阻R1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输入接口的另一端连接电源DC的负极,所述C1的另一端连接有滤波器BL1的一端,所述B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DC的负极,所述BL1的第三端连接一级前置放大器IC1的2脚,所述IC1的正脚还通过电阻R2与电源正极连接,和电阻R1与所述输入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IC1的负极和所述IC1的4脚连接所述DC的负极,所述IC1的5脚连接耦合电容C5的一端,所述C5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W1一端,所述RW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DC的负极,所述RW1的调节端连接二级前置放大器IC2的2脚,所述IC2的正脚还通过所述R1与所述输入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IC2的负极和所述IC2的4脚连接所述DC的负极,所述IC2的5脚连接耦合电容C9的一端,所述C9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子的一端,所述输出端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DC的负极,通过所述输出端子连接外接耳机,电源芯片IC3的正极通过开关K1与所述DC的正极连接,所述IC3的负极与所述DC的负极连接,所述IC3的输出脚通过R1与所述输入接口的一端连接,电容C12的一端用与所述K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DC的负极连接。
[0006]采用本技术实施例,在电路设计上解决了啸叫问题、走路运动所产生的摩擦声音和噪音问题,能够达到静态时零噪音,此外,能够方便的调整音量的大小,电力持久,通用性强,能够实现目前市场上有线耳机3.5头即插即用。
[0007]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0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
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09]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助听器的电路示意图;
[001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助听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坚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助听器,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助听器的电路示意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助听器具体包括:
[0015]接收外部信号的麦克风MIC,所述MIC通过输入接口插入所述助听器,其中,MIC为:镀金高保真大振膜片电容咪头。所述输入接口的一端连接耦合电容C1的一端,所述输入接口的一端还通过电阻R1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输入接口的另一端连接电源DC的负极,所述C1的另一端连接有滤波器BL1的一端,所述B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DC的负极,所述BL1的第三端连接一级前置放大器IC1的第2脚,所述IC1的正脚还通过电阻R2和电阻R1与所述输入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IC1的负极和所述IC1的4脚连接所述DC的负极,所述IC1的5脚连接耦合电容C5的一端,所述C5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W1一端,所述RW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DC的负极,所述RW1的调节端连接二级前置放大器IC2的第2脚,所述IC2的正脚还通过所述R1与所述输入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IC2的负极和所述所述IC2的4脚连接所述DC的负极,所述IC2的5脚连接耦合电容C9的一端,所述C9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子的一端,所述输出端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DC的负极,通过所述输出端子连接外接耳机,电源芯片IC3的正极通过开关K1与所述DC的正极连接,所述IC3的负极与所述DC的负极连接,所述IC3的输出脚通过R1与所述输入接口的一端连接,电容C12的一端用与所述K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DC的负极连接。其中,输出端子的输出功率包括:4欧、8欧、16欧、或32欧。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助听器的电压工作范围为:5V-14V。
[0016]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助听器还包括:电源滤波电容C10和电源滤波电容
C11,所述C10和所述C11的一端连接所述R1,所述C10和所述C11的另一端接地即所述DC的负极。
[0017]在本技术实施例中,
[0018]所述IC1连接有第一增益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增益控制模块包括:增益控制电容C2,所述C2的一端连接所述IC1,所述C2的另一端与增益控制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IC1;
[0019]所述IC2连接有第二增益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增益控制模块包括:增益控制电容C6,所述C6的一端连接所述IC2,所述C6的另一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助听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外部信号的麦克风MIC,所述麦克风MIC通过输入接口插入所述助听器,所述输入接口的一端连接耦合电容C1的一端,所述输入接口的一端还通过电阻R1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输入接口的另一端连接电源DC的负极,所述耦合电容C1的另一端连接有滤波器BL1的一端,所述滤波器BL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DC的负极,所述滤波器BL1的第三端连接一级前置放大器IC1的2脚,所述一级前置放大器IC1的正脚还通过电阻R2与电源正极连接,所述一级前置放大器IC1的负极和所述一级前置放大器IC1的4脚连接所述电源DC的负极,所述一级前置放大器IC1的5脚连接耦合电容C5的一端,所述耦合电容C5的另一端连接电位器RW1一端,所述电位器RW1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DC的负极,所述电位器RW1的调节端连接二级前置放大器IC2的2脚,所述二级前置放大器IC2的正脚还通过所述电阻R1与所述输入接口的一端连接,所述二级前置放大器IC2的负极和所述二级前置放大器IC2的4脚连接所述电源DC的负极,所述二级前置放大器IC2的5脚连接耦合电容C9的一端,所述耦合电容C9的另一端连接输出端子的一端,所述输出端子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电源DC的负极,通过所述输出端子连接外接耳机,电源芯片IC3的正极通过开关K1与所述电源DC的正极连接,所述电源芯片IC3的负极与所述电源DC的负极连接,所述电源芯片IC3的输出脚通过电阻R1与所述输入接口的一端连接,电容C12的一端与所述开关K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源DC的负极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助听器还包括:电源滤波电容C10和电源滤波电容C11,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10和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1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10和所述电源滤波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即所述电源DC的负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助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前置放大器IC1连接有第一增益控制模块,所述第一增益控制模块包括:增益控制电容C2,所述增益控制电容C2的一端连接所述一级前置放大器IC1,所述增益控制电容C2的另一端与增益控制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增益控制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一级前置放大器IC1;所述二级前置放大器IC2连接有第二增益控制模块,所述第二增益控制模块包括:增益控制电容C6,所述增益控制电容C6的一端连接所述二级前置放大器IC2,所述增益控制电容C6的另一端与增益控制电阻R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启云张玲张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微电云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