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583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9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场景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其中方法包括:首先获取第一场景中配置的参考中心点,以及所述第一场景中的各个元素信息;再根据所述参考中心点和所述元素信息,计算所述第一场景对应的高度场数据;然后对所述高度场数据进行随机扰动处理;最后基于扰动处理后的高度场数据,以等高线作为扫描线进行场景溶解的渲染处理,使得所述第一场景切换为第二场景。本申请以比较均衡的速率分层次逐渐实现场景溶解切换的效果,可提升场景切换的溶解效果,且不会影响溶解效果的场景切换效率。果的场景切换效率。果的场景切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场景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
,尤其是涉及到一种场景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场景切换是一种常见的技术,在PPT类中常看到各种切换方法,如翻转、飞出、淡入淡出等。溶解是一种让场景A从某个点开始,沿某一方向或某种形状,以不同的速度将场景A逐渐替换为场景B。在3D场景中的情况比2D图形更为复杂。
[0003]目前,溶解效果的场景切换主要以径向变化的方式做溶解。然而,这种溶解效果的场景切换方式,在三维游戏场景切换中,方向性太强且视觉单调,造成场景切换的溶解效果比较差。并且在以径向变化方式做溶解的过程中,为了让溶解效果更自然而加入的噪声扭曲,不但会影响溶解效果的场景切换效率,而且对于溶解效果本身很难有大的变化和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场景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目前在三维游戏场景切换中,以径向变化的方式做场景溶解切换,会造成场景切换的溶解效果比较差,且会影响溶解效果的场景切换效率的技术问题。
[0005]依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场景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
[0006]获取第一场景中配置的参考中心点,以及所述第一场景中的各个元素信息;
[0007]根据所述参考中心点和所述元素信息,计算所述第一场景对应的高度场数据;
[0008]对所述高度场数据进行随机扰动处理;
[0009]基于扰动处理后的高度场数据,以等高线作为扫描线进行场景溶解的渲染处理,使得所述第一场景切换为第二场景。
[0010]依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场景切换装置,该装置包括:
[0011]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第一场景中配置的参考中心点,以及所述第一场景中的各个元素信息;
[0012]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参考中心点和所述元素信息,计算所述第一场景对应的高度场数据;
[0013]扰动模块,用于对所述高度场数据进行随机扰动处理;
[0014]渲染模块,用于基于扰动处理后的高度场数据,以等高线作为扫描线进行场景溶解的渲染处理,使得所述第一场景切换为所述第二场景。
[0015]依据本申请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场景切换方法。
[0016]依据本申请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场景切换设备,包括存储介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介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上述场景切换方法。
[0017]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场景切换方法、装置及设备,与目前以径向
变化的方式做场景溶解切换相比,本申请提出一种基于高度场的场景溶解切换方案,可实现按不同的模型,以比较均衡的速率,分层次逐渐溶解的效果。具体在三维游戏的场景切换时,本申请首先可根据第一场景中配置的参考中心点,以及第一场景中的各个元素信息,计算第一场景对应的高度场数据;然后对高度场数据进行随机扰动处理;最后基于扰动处理后的高度场数据,以等高线作为扫描线进行场景溶解的渲染处理,使得第一场景切换为第二场景,如扫描线的扫描方向为等高线的高度下降或上升方向等,使得以比较均衡的速率分层次逐渐实现场景溶解切换的效果,可提升场景切换的溶解效果,且不会影响溶解效果的场景切换效率。
[0018]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0019]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场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1]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场景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2]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扰动处理前的高度场函数的图形示意图;
[0023]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扰动场函数的图形示意图;
[0024]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扰动场叠加后的高度场函数的图形示意图;
[0025]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扰动处理后的高度场函数的图形示意图;
[0026]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高度场函数利用等高线进行扫描分隔的图形示意图;
[0027]图8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场景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9]针对改善目前在三维游戏场景切换中,以径向变化的方式做场景溶解切换,会造成场景切换的溶解效果比较差,且会影响溶解效果的场景切换效率的技术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场景切换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
[0030]101、获取第一场景中配置的参考中心点,以及第一场景中的各个元素信息。
[0031]其中,第一场景可为三维游戏当前的场景页面,其需要切换到另一场景页面。本实施例中的参考中心点,可用于计算当前场景页面对应的高度场数据。在每个场景中,都可配置一个参考中心点。配置的这个参考中心点,可不一定是要位于场景页面的中心位置,而可以看作是一种计算上使用的中心点,之后的高度场计算将以这个参考中心点做为基础,来进行映射计算。找到这个参考中心点对应的位置之后,记录下这个数值,此数值包含了三维空间中的信息,如三维坐标轴上的x,y,z的位置信息。
[0032]第一场景中的元素信息可包含场景页面中的内容元素以及这些内容元素在场景
页面中的布局情况,如场景页面中的文字、图片、超链接、背景、字符底纹、表格等内容元素,以及这些内容元素的分布位置、形状、尺寸等。
[0033]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为场景切换的装置或设备,可配置在客户端侧(如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等终端侧),可用于客户端侧的三维游戏类页面展示时,溶解效果的场景切换处理。可提升场景切换的溶解效果,且不会影响溶解效果的场景切换效率。
[0034]102、根据第一场景中的参考中心点和各个元素信息,计算第一场景对应的高度场数据。
[0035]本实施例是提供一种基于高度场的溶解效果的场景切换方案,可实现按照不同的模型,以比较均衡的速率,分层次逐渐溶解的效果。因此需要准确计算得到当前场景页面对应的高度场数据。例如,以参考中心点的位置作为基础,计算出各个元素与该参考中心点的高度场数据。通过这种方式可结合场景页面中的内容元素以及这些内容元素在场景页面中的布局情况,基于合理的参考中心点,准确计算出当前场景页面对应的高度场数据。
[0036]本专利技术的高度场对应三维的游戏场景,通过三维的高度场数据,从三维的A场景切换到三维的B场景,使游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场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第一场景中配置的参考中心点,以及所述第一场景中的各个元素信息;根据所述参考中心点和所述元素信息,计算所述第一场景对应的高度场数据;对所述高度场数据进行随机扰动处理;基于扰动处理后的高度场数据,以等高线作为扫描线进行场景溶解的渲染处理,使得所述第一场景切换为第二场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参考中心点和所述元素信息,计算所述第一场景对应的高度场数据,具体包括:获取所述元素信息的各个像素点;根据所述像素点和所述参考中心点,计算所述第一场景对应的高度场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像素点和所述参考中心点,计算所述第一场景对应的高度场数据,具体包括:根据所述像素点的位置,在世界坐标系中获取所述元素信息的顶点;在世界坐标系中使用高度场算法,分别计算所述顶点与所述参考中心点之间的位置距离,作为所述高度场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扰动处理后的高度场数据,以等高线作为扫描线进行场景溶解的渲染处理,使得所述第一场景切换为所述第二场景,具体包括:按照扫描方向遍历高度场中各个高度的等高线,每次将最新高度的等高线作为分隔线;获取所述分隔线在高度场数据中的分隔位置;根据所述分隔位置,将所述第一场景中对应位置的像素转换为所述第二场景中对应位置的像素。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高度场数据进行随机扰动处理,具体包括:对高度场的值做频率与振幅的随机扰动处理。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高度场的值做频率与振幅的随机扰动处理,具体包括:根据高度场的值的频率与振幅,创建扰动场数据;将所述扰动场数据与所述高度场数据进行叠加处理;对叠加处理后的高度场数据做噪声扰动处理,得到扰动处理后的高度场数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第一场景中配置的参考中心点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第一场景中的元素分布信息;依据所述元素分布信息,在所述第一场景中配置所述参考中心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扰动处理后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瑽李嘉乐田吉亮庄涛张峰徐丹车征任子敬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完美赤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