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皖西学院专利>正文

基于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用固定床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743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用固定床反应器,包括具有一容纳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内还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壳体内壁围成控温腔,所述控温腔侧壁分别连通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还包括若干填充柱,每一所述填充柱的两端分别贯通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的充分性,从而降低了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能力试验的误差。力试验的误差。力试验的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用固定床反应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定床反应器
,尤其涉及基于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用固定床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固定床反应器指在反应器内装填颗粒状固体催化剂或固体反应物,形成一定高度的堆积床层,气体或液体物料通过颗粒间隙流过静止固定床层的同时,实现非均相反应过程。这类反应器的特点是充填在设备内的固体颗粒固定不动,有别于固体物料在设备内发生运动的移动床和流化床,又称填充床反应器。
[0003]对于现有的固定床反应器来说,在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甲基橙时存在物料反应不充分的问题,从而造成试验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基于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用固定床反应器,提高了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的充分性,从而降低了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能力试验的误差。
[000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用固定床反应器,包括具有一容纳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内还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壳体内壁围成控温腔,所述控温腔侧壁分别连通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还包括若干填充柱,每一所述填充柱的两端分别贯通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
[0006]优选地,所述填充柱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齐平,所述填充柱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齐平。
[0007]优选地,所述控温腔的侧壁还插接有用于监测控温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
[0008]优选地,还包括填充板,所述填充板可拆卸地插接在壳体内,所述填充板位于第一隔板的上方并与其平行间隔设置。
[0009]优选地,所述填充板的内腔包括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一端与所述填充板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填充板另一侧内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挡板与所述第二挡板将所述填充板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填充腔、第二填充腔和第三填充腔,所述第一填充腔上端开有进料口,所述第三填充腔下端开有出料口。
[0010]优选地,还包括循环管所述循环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连通,所述循环管上还分别连接有暂存腔和输送泵,所述出料管通过循环管与所述暂存腔的入口连通,所述进料管通过循环管与所述暂存腔的出口连通,且所述输送泵位于所述暂存腔与所述进料管之间。
[0011]优选地,所述进料管、出料管和循环管上均设有阀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3]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内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设置若干填充柱,物料从进料管进入经填充柱内的催化剂降解后从出料管排出,控温腔中的液体和温度传感器相互配合能够保证催化过程中温度趋于稳定,从而提高试验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循环管,能够实现对物料的循环输送,达到连续催化降解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物料催化降解的充分性;本专利技术还在壳体内插接有填充板,填充板中既可以填充吸附剂,用于对循环的溶液进行过滤,还可以填充催化剂,进一步对物料进行催化降解,且填充板内部被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隔为第一填充腔、第二填充腔和第三填充腔,物料在其中呈“S”型流动,从而增加了物料与填充材料的接触时间,提高了吸附/催化降解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用固定床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填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壳体、2-第一隔板、3-填充板、4-进液管、5-温度传感器、6-第二隔板、7-填充柱、8-出料管、9-催化剂、10-暂存腔、11-出液管、12-输送泵、13-控温腔、14-循环管、15-阀门、16-进料管、17-进料口、18-第一填充腔、19-第一挡板、20-第二填充腔、21-出料口、22-第三填充腔、23-第二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解说。
[0018]参考图1-2,本专利技术提出的基于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用固定床反应器,包括具有一容纳空间的壳体1,所述壳体1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料管16和出料管8,所述壳体1的容纳空间内还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6,所述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6、壳体1内壁围成控温腔13,所述控温腔13侧壁分别连通有进液管4和出液管11,所述第一隔板2与第二隔板6之间还包括若干填充柱7,每一所述填充柱7的两端分别贯通所述第一隔板2与所述第二隔板6。
[0019]填充柱7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隔板2的顶部齐平,所述填充柱7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隔板6的底部齐平。
[0020]控温腔13的侧壁还插接有用于监测控温腔13温度的温度传感器5。
[0021]还包括填充板3,所述填充板3可拆卸地插接在壳体1内,所述填充板3位于第一隔板2的上方并与其平行间隔设置。
[0022]填充板3的内腔包括第一挡板19和第二挡板23,所述第一挡板19和第二挡板23的一端与所述填充板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挡板19和第二挡板23的另一端与所述填充板3另一侧内壁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挡板19与所述第二挡板23将所述填充板3的内腔分隔为第一填充腔18、第二填充腔20和第三填充腔22,所述第一填充腔18上端开有进料口17,所述第三填充腔22下端开有出料口21。
[0023]还包括循环管14所述循环管1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进料管16和出料管8连通,所述循环管14上还分别连接有暂存腔10和输送泵12,所述出料管8通过循环管14与所述暂存腔
10的入口连通,所述进料管16通过循环管14与所述暂存腔10的出口连通,且所述输送泵12位于所述暂存腔10与所述进料管16之间。
[0024]进料管16、出料管8和循环管14上均设有阀门15。
[0025]本专利技术的壳体内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设置若干填充柱,物料从进料管进入经填充柱内的催化剂降解后从出料管排出,控温腔中的液体和温度传感器相互配合能够保证催化过程中温度趋于稳定,从而提高试验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还设置了循环管,能够实现对物料的循环输送,达到连续催化降解的目的,从而提高了物料催化降解的充分性;本专利技术还在壳体内插接有填充板,填充板中既可以填充吸附剂,用于对循环的溶液进行过滤,还可以填充催化剂,进一步对物料进行催化降解,且填充板内部被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隔为第一填充腔、第二填充腔和第三填充腔,物料在其中呈“S”型流动,从而增加了物料与填充材料的接触时间,提高了吸附/催化降解的效果。
[0026]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用固定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一容纳空间的壳体,所述壳体两端分别连通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壳体的容纳空间内还包括两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壳体内壁围成控温腔,所述控温腔侧壁分别连通有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还包括若干填充柱,每一所述填充柱的两端分别贯通所述第一隔板与所述第二隔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用固定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柱的顶部与所述第一隔板的顶部齐平,所述填充柱的底部与所述第二隔板的底部齐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用固定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腔的侧壁还插接有用于监测控温腔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负载型氧化铁催化剂降解甲基橙用固定床反应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填充板,所述填充板可拆卸地插接在壳体内,所述填充板位于第一隔板的上方并与其平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玉娟戴军王贺欣王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皖西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