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仔猪日粮的海洋鱼肽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35507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仔猪日粮的海洋鱼肽制备方法,应用酶工程技术,对海洋鱼进行定向酶解,生成营养性寡肽、小肽和其它功能肽,经特殊的工艺处理,生产出鱼蛋白肽产品,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的种类多,且各氨基酸的含量较为均衡,能够满足仔猪的生长和代谢的需求,且含有大量的小肽分子,有益于仔猪的吸收利用,鱼蛋白肽中重金属含量低,不含黄曲霉毒素,从而以鱼蛋白肽作为仔猪教槽料养殖的猪肉对人体的危害低,通过对教槽料试验以及诱食性与偏好性试验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在教槽料中添加鱼蛋白肽能够有效地提高诱食性、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且降低了料肉比,提高了饲料的利用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仔猪日粮的海洋鱼肽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仔猪教槽料
,具体为一种适用于仔猪日粮的海洋鱼 肽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随着养殖业的迅速发展,饲料原料的供应及利用率成为制约饲 料业发展的重要因素,鱼粉由于其氨基酸含量丰富、平衡,富含促进动物生 长的各种未知因子,性价比优,因此成为饲料中首选的动物性蛋白原料,但 是我国的渔业资源匮乏,鱼粉主要依靠进口,因此如何高效率的利用有限的 渔业资源来满足现有畜禽的需要是我们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蛋白质是动物生 长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营养物质之一,传统理论认为蛋白质进入动物消化道内 在多种蛋白酶的作用下分解为氨基酸,在体内消化道中被吸收,然后合成蛋 白质或分解产生能量,然而,经现代研究发现动物摄取的蛋白质经过消化道蛋 白酶的酶解后,不直接以氨基酸的形式吸收,而是以小肽的形式直接吸收, 而且二肽和三肽的吸收速度比氨基酸快,尤其是猪的幼龄阶段,由于自身酶 系统的不发达,通过什么样的技术工艺来提高鱼粉的消化吸收利用率需要亟 待解决。
[0003]鱼蛋白肽,简称鱼肽,是采用鱼蛋白为原料,通过酶解技术将鱼蛋白分 解为营养性小肽后浓缩、喷雾干燥的产品,产品富含可溶性小肽、未知生长 因子(维生素、游离氨基酸)等,便于动物消化吸收利用。
[0004]现有的鱼肽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酶解工艺和发酵工艺,酶解工艺得 到的产品极易溶于水,苦、腥味较重、吸潮;发酵工艺得到的产品极易溶于 水,新鲜度不易控制,带苦味、吸潮,以上两种方法技术不成熟还存在很大 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仔猪日粮的海洋鱼肽制备方法,以解决现 有技术中,现有的鱼肽的生产工艺主要有两种,酶解工艺和发酵工艺,酶解 工艺得到的产品极易溶于水,苦、腥味较重、吸潮;发酵工艺得到的产品极 易溶于水,新鲜度不易控制,带苦味、吸潮,以上两种方法技术不成熟还存 在很大的缺陷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仔猪日粮的海 洋鱼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将新鲜打捞的海杂鱼,先进行筛选,筛选完成后,进行清洗,将清 洗完成的海杂鱼进行码盘,然后放入冷冻库中进行冷冻;
[0008](2)从步骤(1)中的冷冻库里,选取一定量经过冷冻保鲜处理的海杂 鱼,将海杂鱼进行破碎,然后加热使其融化,将融化后的海杂鱼进行水解和 高压灭菌,得到鱼水解液;
[0009](3)将步骤(2)中得到的鱼水解液,调节pH值,加入复合蛋白酶,进 行酶解,其中,所述复合蛋白酶的成分包括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外切 酶;
[0010](4)取一定量的大豆浓缩蛋白过80目筛后,加入步骤(3)得到的酶解 溶液,混合搅
拌后升温灭活,得到鱼酶解液;
[0011](5)将步骤(4)中的鱼酶解液干燥后,得到鱼蛋白肽。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鱼水解液中海杂鱼的底物浓度质 量百分比控制在20%-25%范围内。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酶解的具体过程为,待鱼水解液降温至55℃后, 调节pH值至6.5-7.0,按海杂鱼底物质量1%-2%的添加复合蛋白酶,进行酶 解,酶解0.5h后,再添加海杂鱼底物质量1%的碳酸钠,保持55℃恒温,酶 解3h后,加入底物质量1%的氨肽酶,继续酶解至6h。
[0014]优选的,所述复合蛋白酶中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外切酶的比例为1:1:2。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4)中鱼酶解液的干燥方法有两种,第一种将鱼酶解 液进行喷雾干燥,干燥后的物料经振动筛,除杂,然后打包出成品;第二种 将鱼酶解液进行刮板干燥,然后破碎制粒,得到鱼蛋白肽。
[0016]优选的,通过上述制备过程所得到的产品可作为仔猪教槽料使用,且对 本产品分别进行了教槽料试验以及诱食性与偏好性试验。
[0017]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针鱼肽产品的苦味、易吸潮的特点进行改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 有以下优点:
[0019](1)在脱苦方面:现有酶切技术中苦味的问题主要在于酶切过程中产生 了苦味氨基酸(β氨基酸为疏水氨基酸则产生苦味),本专利技术技术采用氨肽 酶外切法使疏水性氨基酸以肽链的中部逐渐移向末端,最终结合H-或者OH-, 使苦味减弱。
[0020](2)在改善小肽产品吸潮方面:目前小肽产品的制备多采用喷雾干燥法, 此法的严重弊端是产品极易吸潮,在实际生产中大大受限,并且不宜保存, 本技术有两套方案进行解决:1、在酶解结束时添加20%大豆缩蛋白当载体, 然后进行喷雾干燥;2、将酶解液进行滚筒刮板干燥处理,然后再进行破碎处 理,两种方案成功的解决了小肽产品的吸潮问题。
[0021](3)在环境保护方面:整套工艺实际加工过程中无有毒有害气体排出, 原料本身及生产过程中的腥臭、异味气体为水溶性气体,通过冷凝除味装置 进行处理,无空气污染问题,再者原材料合理配比,整个生产过程无工业废 水产生,加工过程中地面、装置冲洗用废水同生活污水一同进入专门的生活 污水处理装置统一处理达标后排放,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 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 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 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一种适用于仔猪日粮的海洋鱼肽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5](1)将新鲜打捞上来的海杂鱼,先进行筛选后,筛选完成后,进行清洗, 将清洗完
成的海杂鱼进行码盘,然后放入到冷冻库中进行冷冻;
[0026](2)选取一定量步骤(1)中经过冷冻保鲜处理的海杂鱼,将海杂鱼进 行破碎,然后加热使其融化,将融化后的海杂鱼注入到水解罐中,使得海杂 鱼的底物浓度质量百分比保持在20%-25%的范围内,进行水解和高压灭菌,水 解的压力为0.2-0.3Mpa,水解时间为30min,水解完成后,得到鱼水解液;
[0027](3)将步骤(2)的得到的鱼水解液,加入到酶解罐搅拌机中,并向其 中补充水分,使得鱼水解液中海杂鱼的底物浓度质量百分比保持在20%-25% 范围内,启动酶解罐搅拌机,电机频率保持在30Hz,对鱼水解液进行搅拌;
[0028](4)待鱼水解液的温度降至55℃后,调节溶液的pH值至6.5-7.0,向 其中加入海杂鱼底物质量1%-2%的复合蛋白酶,复合蛋白酶的成分包括木瓜蛋 白酶、中性蛋白酶和外切酶,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外切酶的比例为 1:1:2,然后开始酶解,并记录酶解时间,当酶解0.5h后,向其中加入海杂 鱼底物质量1%的碳酸钠,过程中保持恒温55℃,当酶解进行3h后,向溶液 中加入海杂鱼底物质量1%的氨肽酶,继续酶解至6h,酶解完成后,向溶液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仔猪日粮的海洋鱼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新鲜打捞的海杂鱼,先进行筛选,筛选完成后,进行清洗,将清洗完成的海杂鱼进行码盘,然后放入冷冻库中进行冷冻;(2)从步骤(1)中的冷冻库里,选取一定量经过冷冻保鲜处理的海杂鱼,将海杂鱼进行破碎,然后加热使其融化,将融化后的海杂鱼进行水解和高压灭菌,得到鱼水解液;(3)将步骤(2)中得到的鱼水解液,调节pH值,加入复合蛋白酶,进行酶解,其中,所述复合蛋白酶的成分包括木瓜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外切酶;(4)取一定量的大豆浓缩蛋白过80目筛后,加入步骤(3)得到的酶解溶液,混合搅拌后升温灭活,得到鱼酶解液;(5)将步骤(4)中的鱼酶解液干燥后,得到鱼蛋白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仔猪日粮的海洋鱼肽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和步骤(3)中鱼水解液中海杂鱼的底物浓度质量百分比控制在20%-25%范围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仔猪日粮的海洋鱼肽制备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金崔家军高兆荣刘成宏李燕翠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益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