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475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9 1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包括床板,床板的底端四角分别与四个床腿的顶端固定连接,四个床腿的底端分别套设有四个床腿垫脚。该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在结构上采用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和床体上设置的卡槽之间卡合的设计,在对病患进行治疗结束以后,由于不适合直接抬动患者,这时采用的卡槽结构设计,就可以将卡合在卡槽内的固定杆取出,就可以转换为担架使用,转移到需要住院的地点后,将固定杆卡合在同种卡槽结构的看护床上即可,这样既不会伤害患者,也方便使用,而且靠板设置为可转动靠板,在遇到一些患者身高较高时,可以将靠板调至水平,增加使用长度,使治疗更加方便。使治疗更加方便。使治疗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床,具体为一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医院手术室做手术病员多数是在半身麻醉和全身麻醉状态下进行,手术完成后病员全身知觉很差,无法支配身体,回病区治疗用担架转移是十分困难的,有的病员是胸腔和腹部进行多部位手术,特别是意外事故更是多处负伤,在进行手术前和手术后用担架转移病员到病区进行治疗时,总是由数人抬胳膊、搬腿移置抬架,给病员造成巨大的痛苦,更有可能造成病情的加重,一些患者身高较高,而现有的医疗床长度都比较固定。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手术结束后通过对病患进行抬胳膊、搬腿转移给病患带来二次伤痛,对一些身高较高的患者医疗床长度不够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技术一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包括床板,所述床板的底端四角分别与四个床腿的顶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床腿的底端分别套设有四个床腿垫脚,所述床板的顶端四角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分别与第一固定杆的两端卡合连接,所述第三卡槽和第四卡槽分别与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的两侧均固定设有两个第一挡块,所述第二固定杆的两侧均固定设有两个第二挡块,所述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之间缠绕设有抗菌面料,所述床板的边侧穿插设有紧固螺杆,所述紧固螺杆的中部与靠板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靠板一侧的中部设有海绵靠背,所述紧固螺杆的一端与紧固螺母螺纹连接。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床板的边侧开有U形凹槽。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床腿垫脚为橡胶材料制成。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固定杆与第二固定杆的两端卡合部分均设有防滑纹理。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紧固螺母与靠板接触的一侧设有防滑垫片。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抗菌面料的宽度小于两个第一挡块之间的距离。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在结构上采用了第一固定杆和第二固定杆和床体上设置的卡槽之间卡合的设计,在对病患进行治疗结束以后,由
于不适合直接抬动患者,这时采用的卡槽结构设计,就可以将卡合在卡槽内的固定杆取出,就可以转换为担架使用,转移到需要住院的地点后,将固定杆卡合在同种卡槽结构的看护床上即可,这样既不会伤害患者,也方便使用,而且靠板设置为可转动靠板,在遇到一些患者身高较高时,可以将靠板调至水平,增加使用长度,使治疗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的固定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一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的床板与靠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床板;2、床腿;3、第一固定块;4、第二固定块;5、第三固定块;6、第四固定块;7、第一固定杆;8、第二固定杆;9、第一挡块;10、第二挡块;11、抗菌面料;12、紧固螺母;13、紧固螺杆;14、海绵靠背;15、床腿垫脚;16、第一卡槽;17、第二卡槽;18、第三卡槽;19、第四卡槽;20、靠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8]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技术一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包括床板1,床板1的底端四角分别与四个床腿2的顶端固定连接,四个床腿2的底端分别套设有四个床腿垫脚15,床板1的顶端四角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4、第三固定块5和第四固定块6,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4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卡槽16和第二卡槽17,第三固定块5和第四固定块6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三卡槽18和第四卡槽19,第一卡槽16和第二卡槽17分别与第一固定杆7的两端卡合连接,第三卡槽18和第四卡槽19分别与第二固定杆8的两端卡合连接,第一固定杆7的两侧均固定设有两个第一挡块9,第二固定杆8的两侧均固定设有两个第二挡块10,第一固定杆7和第二固定杆8之间缠绕设有抗菌面料11,床板1的边侧穿插设有紧固螺杆13,紧固螺杆13的中部与靠板20的底端固定连接,靠板20一侧的中部设有海绵靠背14,紧固螺杆13的一端与紧固螺母12螺纹连接。
[0019]床板1的边侧开有U形凹槽,有利与靠板20卡合在凹槽中进行转动。
[0020]床腿垫脚15为橡胶材料制成,防止床腿2发生滑动。
[0021]第一固定杆7与第二固定杆8的两端均设有防滑纹理,有利于固定杆的卡合,和平时抬病人时的防滑。
[0022]紧固螺母12与床体接触的一侧设有防滑垫片,有利于对靠板20进行固定。
[0023]抗菌面料11的宽度小于两个第一挡块9之间的距离,确保挡块不会被抗菌面料11覆盖。
[0024]具体的,该种医疗床在使用时,首先将患者抬到抗菌面料11上通过担架结构抬到医疗床上,在经过一系列的治疗结束以后,可以将第一固定杆7和第二固定杆8从卡槽中取出来,由于患者还在抗菌面料11上,可以直接通过固定杆将患者转移至需要看护的地点,当
转移到地方后,可以直接将第一固定杆7第二固定杆8卡合在同样的卡槽结构中,转移的过程也不会直接接触患者,而且转移方便,如果遇到身高较高的病患时,可以将紧固螺母12拧松,转动靠板20至水平,然后将紧固螺母12拧紧即可。
[0025]该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该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在结构上采用了第一固定杆7和第二固定杆8和床体上设置的卡槽之间卡合的设计,在对病患进行治疗结束以后,由于不适合直接抬动患者,这时采用的卡槽结构设计,就可以将卡合在卡槽内的固定杆取出,就可以转换为担架使用,转移到需要住院的地点后,将固定杆卡合在同种卡槽结构的看护床上即可,这样既不会伤害患者,也方便使用,而且靠板设置为可转动靠板20,在遇到一些患者身高较高时,可以将靠板20调至水平,增加使用长度,使治疗更加方便。
[0026]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转移病患的医疗床,包括床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底端四角分别与四个床腿(2)的顶端固定连接,四个所述床腿(2)的底端分别套设有四个床腿垫脚(15),所述床板(1)的顶端四角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3)、第二固定块(4)、第三固定块(5)和第四固定块(6),所述第一固定块(3)和第二固定块(4)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一卡槽(16)和第二卡槽(17),所述第三固定块(5)和第四固定块(6)的顶部分别设有第三卡槽(18)和第四卡槽(19),所述第一卡槽(16)和第二卡槽(17)分别与第一固定杆(7)的两端卡合连接,所述第三卡槽(18)和第四卡槽(19)分别与第二固定杆(8)的两端卡合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杆(7)的两侧均固定设有两个第一挡块(9),所述第二固定杆(8)的两侧均固定设有两个第二挡块(10),所述第一固定杆(7)和第二固定杆(8)之间缠绕设有抗菌面料(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开俊
申请(专利权)人:天机医用机器人技术清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