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浸式变压器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374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24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壳体,属于变压器领域。该油浸式变压器壳体包括:外壳体;位于外壳体的外侧壁上的多个散热组件;位于外壳体内的多个吸热板,各吸热板围设在一起,围设在一起的吸热板的外侧壁与外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油腔,油腔中具有导热油;位于外壳体的内侧壁和吸热板的外侧壁之间的多个连接件,各连接件均位于对应散热组件的位置,连接件分别与外壳体的内侧壁和吸热板的外侧壁之间接触。本公开可以在不增大变压器壳体尺寸的情况下,提高变压器壳体的散热效果。提高变压器壳体的散热效果。提高变压器壳体的散热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浸式变压器壳体


[0001]本公开属于变压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壳体。

技术介绍

[0002]变压器是一种常见的电气件,其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来改变交流电压。变压器壳体则是变压器的主要散热部件,其用于将变压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散发到外界,以避免变压器的温度过高。
[0003]在相关技术中,通常会在变压器壳体的外侧壁上设置多个片式散热器,从而增大变压器壳体与外界空气之间的接触面积,进而使得变压器壳体上的热量散发到外界。
[0004]然而,随着变压器容量的增大,变压器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也会随之增大。那么,为了提高变压器壳体的散热效果,通常会相应的增大片式散热器的尺寸。但是,这样同时也会增大变压器的尺寸,使得变压器的安装受限。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壳体,可以在不增大变压器壳体尺寸的情况下,提高变压器壳体的散热效果。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壳体,包括:
[0007]外壳体;
[0008]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上的多个散热组件;
[0009]位于所述外壳体内的多个吸热板,各所述吸热板围设在一起,围设在一起的所述吸热板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之间具有油腔,所述油腔中具有导热油;
[0010]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和所述吸热板的外侧壁之间的多个连接件,各所述连接件均位于对应所述散热组件的位置,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和所述吸热板的外侧壁之间接触。
[0011]可选地,所述散热组件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散热单元,所述散热单元包括框架和多个叶片,所述框架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上,所述叶片位于所述框架上,且各所述叶片间隔布置。
[0012]可选地,所述框架包括纵梁和两个横梁,两个所述横梁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纵梁的相对两端,且两个所述横梁均与所述纵梁垂直,两个所述横梁的另一端均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外侧壁上。
[0013]可选地,所述叶片为长条形结构件,每个所述叶片均与所述纵梁相互平行,每个所述叶片的一端均位于一个所述横梁上,每个所述叶片的另一端均位于另一个所述横梁上。
[0014]可选地,所述纵梁和一个所述横梁之间通过一个圆弧臂连接在一起,所述纵梁和另一个所述横梁之间通过另一个圆弧臂连接在一起,两个所述圆弧臂均向外弯曲。
[0015]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长条形结构件,所述连接件沿所述纵梁的长度方向延伸。
[0016]可选地,所述吸热板包括导热外壳和隔热夹层,所述隔热夹层位于所述导热外壳
内。
[0017]可选地,所述导热外壳为铝合金结构件。
[0018]可选地,所述隔热夹层为硅胶结构件。
[0019]可选地,所述隔热夹层和所述导热外壳之间为一体式结构件。
[002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0021]在变压器工作时,热量由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壳体的内部产生。热量由吸热板吸收,由于所述连接件分别与所述外壳体的内侧壁和所述吸热板的外侧壁之间接触,所以吸热板上的热量可以通过连接件传递到外壳体上。与此同时,连接件也增大了吸热板、外壳体和导热油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吸热板上的热量还可以通过导热油传递到外壳体上。进一步地,外壳体上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组件快速的散发到外界中。
[0022]也就是说,利用连接件和导热油,可以快速的将油浸式变压器壳体内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壳体上,而散热组件则可以快速的将外壳体上的热量散发到外界中。并且,由于连接件和导热油均位于油浸式变压器壳体的内部,所以在不增加油浸式变压器壳体尺寸的情况下,提高变压器壳体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吸热板的局部剖视图。
[0027]图中各符号表示含义如下:
[0028]1、外壳体;2、散热组件;21、散热单元;211、框架;212、叶片;213、纵梁;214、横梁;215、圆弧臂;3、吸热板;31、导热外壳;32、隔热夹层;4、油腔;5、连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0]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壳体,可以适用于220kV变压器。除此之外,还可以适用于其他热能交换设备中。
[0031]图1为油浸式变压器壳体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油浸式变压器壳体包括:
[0032]外壳体1。
[0033]位于外壳体1的外侧壁上的多个散热组件2。
[0034]图2为油浸式变压器壳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油浸式变压器壳体还包括:
[0035]位于外壳体1内的多个吸热板3,各吸热板3围设在一起,围设在一起的吸热板3的
外侧壁与外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油腔4,油腔4中具有导热油。
[0036]位于外壳体1的内侧壁和吸热板3的外侧壁之间的多个连接件5,各连接件5均位于对应散热组件2的位置,连接件5分别与外壳体1的内侧壁和吸热板3的外侧壁之间接触。
[0037]在变压器工作时,热量由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油浸式变压器壳体的内部产生。热量由吸热板3吸收,由于连接件5分别与外壳体1的内侧壁和吸热板3的外侧壁之间接触,所以吸热板3上的热量可以通过连接件5传递到外壳体1上。与此同时,连接件5也增大了吸热板3、外壳体1和导热油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吸热板3上的热量还可以通过导热油传递到外壳体1上。进一步地,外壳体1上的热量可以通过散热组件2快速的散发到外界中。
[0038]也就是说,利用连接件5和导热油,可以快速的将油浸式变压器壳体内部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外壳体1上,而散热组件2则可以快速的将外壳体1上的热量散发到外界中。并且,由于连接件5和导热油均位于油浸式变压器壳体的内部,所以在不增加油浸式变压器壳体尺寸的情况下,提高变压器壳体的散热效果。
[0039]下面再次参见图1,对散热组件2进行介绍:
[0040]在本实施例中,散热组件2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散热单元21,散热单元21包括框架211和多个叶片212,框架211位于外壳体1的外侧壁上,叶片212位于框架211上,且各叶片212间隔布置。
[0041]在上述实现方式中,散热组件2包括多个散热单元21,从而可以保证散热组件2的散热效果。对于任一个散热单元21来说,框架211不仅起到散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浸式变压器壳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位于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壁上的多个散热组件(2);位于所述外壳体(1)内的多个吸热板(3),各所述吸热板(3)围设在一起,围设在一起的所述吸热板(3)的外侧壁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之间具有油腔(4),所述油腔(4)中具有导热油;位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和所述吸热板(3)的外侧壁之间的多个连接件(5),各所述连接件(5)均位于对应所述散热组件(2)的位置,所述连接件(5)分别与所述外壳体(1)的内侧壁和所述吸热板(3)的外侧壁之间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散热单元(21),所述散热单元(21)包括框架(211)和多个叶片(212),所述框架(211)位于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壁上,所述叶片(212)位于所述框架(211)上,且各所述叶片(212)间隔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浸式变压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11)包括纵梁(213)和两个横梁(214),两个所述横梁(214)的一端分别位于所述纵梁(213)的相对两端,且两个所述横梁(214)均与所述纵梁(213)垂直,两个所述横梁(214)的另一端均位于所述外壳体(1)的外侧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伟翟宇婧熊再豹苏光刘齐飞赫冲
申请(专利权)人:国核电力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