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L动力锂电池AS信号控制检测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252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BL动力锂电池AS信号控制检测电路,其包括:用于与BL动力锂电池连接的接口、与接口的B+端子、B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BL动力锂电池AS信号控制检测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特指一种BL动力锂电池AS信号控制检测电路。

技术介绍

[0002]市场上的BL动力锂电池都是有三个供电输出端子,其分别为B+、B-、AS信号,很多产品设计是直接将AS与B+连接短路,再由二次保护IC利用电池电压的检测来判断电压实现保护电池过放。这样的缺点是BL电池的AS端口功能没充分利用,而BL动力锂电池AS信号是在低电压状态才产生的,以致如果直接将AS与B+连接短路通过电压检测方式会提前关断电池,降低电池的使用率。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BL动力锂电池AS信号控制检测电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BL动力锂电池AS信号控制检测电路包括:用于与BL动力锂电池连接的接口、与接口的B+端子、B-端子的连接的输出开关控制单元、与输出开关控制单元连接的输出端、与接口的AS端子连接的AS信号控制单元、与AS信号控制单元及接口的AS端子连接的AS信号检测单元、与AS信号检测单元及AS信号控制单元连接的AS信号反馈单元,所述输出开关控制单元、AS信号控制单元、AS信号检测单元、AS信号反馈单元均连接MCU主控芯片。
[0006]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AS信号控制单元包括有与接口的AS端子连接的MOS管Q17以及与该MOS管Q17连接的MOS管Q18,该MOS管Q17的S极与接口的AS端子连接,该MOS管Q17的S极与G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48以及并联于该电阻R48两端的稳压管ZD8,该MOS管Q17的D极连接所述AS信号控制单元,该MOS管Q17的G极连接电阻R53后连接所述MOS管Q18的D极,该MOS管Q18的G极连接电阻R61后连接MCU主控芯片的AS-Control端口,该MOS管Q18的G极连接电阻R81后连接所述接口的B-端子。
[0007]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AS信号检测单元包括MOS管Q12及与该MOS管Q15,该MOS管Q12的S极连接所述接口的B+端子,该MOS管Q12的D极连接电阻R60及二极管D13后连接所述AS信号控制单元及接口的AS端子,该MOS管Q12的G极连接电阻R118连接所述MOS管Q15的D极,MOS管Q12的G极与S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17,该电阻R117两端并联有稳压管ZD14,该MOS管Q15的S极接地,该MOS管Q15的G极连接电阻R119后连接所述MCU主控芯片的P37端口,该MOS管Q15的G极与S极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120。
[0008]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AS信号反馈单元包括有MOS管Q21、与该MOS管Q21的G极连接的电阻R63、与该MOS管Q21的D极连接的电阻R59,该MOS管Q21的D极还连接所述MCU主控芯片的AS2-Feedback端口,电阻R63连接所述AS信号控制单元,该MOS管Q21的G极
与S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77,该电阻R59连接+5V端。
[0009]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出开关控制单元包括有MOS管Q21及MOS管Q14,该MOS管Q21的G极连接电阻R65后连接所述MCU主控芯片的P2-Left端口,该MOS管Q21的G极与S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71,该MOS管Q21的D极连接电阻R52后连接所述MOS管Q14的G极,该MOS管Q14的G极与S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47,该电阻R47两端并联有稳压管ZD7,该MOS管Q14的S极连接所述接口的B+端子,MOS管Q14的D极连接所述输出端。
[0010]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配合MCU主控芯片来解决AS信号的判断,提高BL动力锂电池的使用率,且本技术线路简单,成本低,令本技术具有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3]见图1所示,为一种BL动力锂电池AS信号控制检测电路,其包括:用于与BL动力锂电池连接的接口1、与接口1的B+端子、B-端子的连接的输出开关控制单元2、与输出开关控制单元2连接的输出端3、与接口1的AS端子连接的AS信号控制单元4、与AS信号控制单元4及接口1的AS端子连接的AS信号检测单元5、与AS信号检测单元5及AS信号控制单元4连接的AS信号反馈单元6,所述输出开关控制单元2、AS信号控制单元4、AS信号检测单元5、AS信号反馈单元6均连接MCU主控芯片7。
[0014]所述AS信号控制单元4包括有与接口1的AS端子连接的MOS管Q17以及与该MOS管Q17连接的MOS管Q18,该MOS管Q17的S极与接口1的AS端子连接,该MOS管Q17的S极与G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48以及并联于该电阻R48两端的稳压管ZD8,该MOS管Q17的D极连接所述AS信号控制单元4,该MOS管Q17的G极连接电阻R53后连接所述MOS管Q18的D极,该MOS管Q18的G极连接电阻R61后连接MCU主控芯片7的AS-Control端口,该MOS管Q18的G极连接电阻R81后连接所述接口1的B-端子。
[0015]所述AS信号检测单元5包括MOS管Q12及与该MOS管Q15,该MOS管Q12的S极连接所述接口1的B+端子,该MOS管Q12的D极连接电阻R60及二极管D13后连接所述AS信号控制单元4及接口1的AS端子,该MOS管Q12的G极连接电阻R118连接所述MOS管Q15的D极,MOS管Q12的G极与S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117,该电阻R117两端并联有稳压管ZD14,该MOS管Q15的S极接地,该MOS管Q15的G极连接电阻R119后连接所述MCU主控芯片7的P37端口,该MOS管Q15的G极与S极之间还连接有电阻R120。
[0016]所述AS信号反馈单元6包括有MOS管Q21、与该MOS管Q21的G极连接的电阻R63、与该MOS管Q21的D极连接的电阻R59,该MOS管Q21的D极还连接所述MCU主控芯片7的AS2-Feedback端口,电阻R63连接所述AS信号控制单元4,该MOS管Q21的G极与S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77,该电阻R59连接+5V端。
[0017]所述输出开关控制单元2包括有MOS管Q21及MOS管Q14,该MOS管Q21的G极连接电阻R65后连接所述MCU主控芯片7的P2-Left端口,该MOS管Q21的G极与S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71,
该MOS管Q21的D极连接电阻R52后连接所述MOS管Q14的G极,该MOS管Q14的G极与S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47,该电阻R47两端并联有稳压管ZD7,该MOS管Q14的S极连接所述接口1的B+端子,MOS管Q14的D极连接所述输出端3。
[0018]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BL动力锂电池AS信号控制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用于与BL动力锂电池连接的接口(1)、与接口(1)的B+端子、B-端子的连接的输出开关控制单元(2)、与输出开关控制单元(2)连接的输出端(3)、与接口(1)的AS端子连接的AS信号控制单元(4)、与AS信号控制单元(4)及接口(1)的AS端子连接的AS信号检测单元(5)、与AS信号检测单元(5)及AS信号控制单元(4)连接的AS信号反馈单元(6),所述输出开关控制单元(2)、AS信号控制单元(4)、AS信号检测单元(5)、AS信号反馈单元(6)均连接MCU主控芯片(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L动力锂电池AS信号控制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S信号控制单元(4)包括有与接口(1)的AS端子连接的MOS管Q17以及与该MOS管Q17连接的MOS管Q18,该MOS管Q17的S极与接口(1)的AS端子连接,该MOS管Q17的S极与G极之间连接有电阻R48以及并联于该电阻R48两端的稳压管ZD8,该MOS管Q17的D极连接所述AS信号控制单元(4),该MOS管Q17的G极连接电阻R53后连接所述MOS管Q18的D极,该MOS管Q18的G极连接电阻R61后连接MCU主控芯片(7)的AS-Control端口,该MOS管Q18的G极连接电阻R81后连接所述接口(1)的B-端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BL动力锂电池AS信号控制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AS信号检测单元(5)包括MOS管Q12及与该MOS管Q15,该MOS管Q12的S极连接所述接口(1)的B+端子,该MOS管Q12的D...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应军杨孝颖李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启益电器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