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打火机的多面磨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228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打火机磨轮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打火机的多面磨轮,包括磨轮本体,所述磨轮本体上设置有穿轴孔;所述穿轴孔包括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的轴心线相交于一点;所述磨轮本体上设置有分别绕第一轴孔的轴心线环绕的第一摩擦面、绕第二轴孔环绕的第二摩擦面。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分别对应第一摩擦面与第二摩擦面,且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之间存在夹角,则在使用第一摩擦面与火石接触时,第二摩擦面能够作为备用而不与火石接触;当第一摩擦面出现磨损情况较为严重时,将磨轮取下,使转轴从第一轴孔中拔出并穿入第二轴孔中,从而能够利用第二摩擦面替换第一摩擦面与火石接触,保证摩擦打火的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打火机的多面磨轮


[0001]本技术涉及打火机磨轮的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打火机的多面磨轮。

技术介绍

[0002]打火机是小型取火装置,主要用于取火、吸烟,也用于炊事及其他取火。打火机的主要部件是发火机构和贮气箱,按发火方式可以将打火机分为砂轮打火机和电子打火机,而砂轮打火机中的磨轮与火石构成了发火机构,磨轮与火石摩擦时,迸发出火花射向燃气区,将燃气引燃。
[0003]现有技术中授权公告号为CN201462908U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打火机点火轮,包括分体式的一个磨轮与两个边轮,两侧边轮的外侧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端盖,端盖的中部设置有贯穿边轮并与磨轮连接的转轴。通过转动边轮带动端盖转动,而端盖上的转轴带动磨轮同步转动,从而利用磨轮与火石摩擦产生火花点燃燃气。
[0004]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每次打火时,磨轮与火石之间的摩擦都会产生微量并带着火花的碎屑,用于点燃燃料,而这也对两者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磨损。当打火次数较多时,尤其是类似Zippo这种可充燃料重复利用的打火机,磨损会导致磨轮与火石表面之间的接触不再紧密,影响摩擦打火的效果,需要更换火石或是磨轮,而这在急需打火机的情况下相当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打火机的多面磨轮,具有不同的摩擦面可以更换,当其中一个摩擦面与火石之间因磨损严重而接触不再紧密时,能够通过更换与火石接触的摩擦面保证摩擦打火的效果。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7]一种用于打火机的多面磨轮,包括磨轮本体,所述磨轮本体上设置有穿轴孔;所述穿轴孔包括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的轴心线相交于一点;所述磨轮本体上设置有分别绕第一轴孔的轴心线环绕的第一摩擦面、绕第二轴孔环绕的第二摩擦面。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分别对应第一摩擦面与第二摩擦面,且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之间存在夹角,则在使用第一摩擦面与火石接触时,第二摩擦面能够作为备用而不与火石接触;当第一摩擦面出现磨损情况较为严重时,将磨轮取下,使转轴从第一轴孔中拔出并穿入第二轴孔中,从而能够利用第二摩擦面替换第一摩擦面与火石接触,保证摩擦打火的效果。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的长度与直径均相同,且轴心线相交于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的中点处,使第一摩擦面与第二摩擦面交叉设置。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合理分配磨轮本体周向的表面积,利用交叉的第一摩擦面与第二摩擦面使得磨轮本体的体积能够控制在与常规磨轮相近,节约成本且通用性高。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磨轮本体上于第一轴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于第一轴孔的第一稳定面;所述磨轮本体上于第二轴孔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于第二轴孔的第二稳定面;两个所述第一稳定面之间的间距等于两个第二稳定面之间的间距。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稳定面与第二稳定面用于配合两侧的边轮或支架,增强磨轮本体转动时的稳定性。
[0013]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稳定面与第二稳定面上均设置有用于嵌合边轮侧壁上的凸块的嵌槽。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嵌槽与边轮侧壁上的凸块配合,使边轮在转动时能够带动磨轮本体同步转动。
[0015]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嵌槽包括设置于第一稳定面上的若干第一嵌槽、设置于第二稳定面上的若干第二嵌槽;所述第一嵌槽沿第一轴孔的轴心线环绕设置;所述第二嵌槽沿第二轴孔的轴心线环绕设置。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稳定面与第二稳定面上分别设置第一嵌槽与第二嵌槽,使得转轴无论是穿设于第一轴孔还是第二轴孔内,凸块均能够嵌入对应的嵌槽内。
[001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中设置有柔性材料制成的轴定位件,所述轴定位件包括分别位于两个轴孔中的穿轴部与限位部;所述穿轴部上沿轴心线开设有供转轴穿过的穿孔;所述限位部用于将穿轴孔填充满。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要利用第一摩擦面与火石接触时,将穿轴部设置于第一轴孔中,使转轴从穿孔中穿过,并使限位部填充在第二轴孔中,防止转轴进入第二轴孔中;且轴定位件能够从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中取出,以更换穿轴部与限位部的位置。
[001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部的端部延伸至穿轴孔的外侧,且端部端面与稳定面齐平。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限位部穿至外侧的端部,便于操作者将轴定位件从穿轴孔中取出。
[002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部延伸至穿轴孔外侧的端部侧壁上设置有扣槽。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扣槽便于抓取轴定位件。
[0023]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24]1、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分别对应第一摩擦面与第二摩擦面,且第一轴孔与第二轴孔之间存在夹角,则在使用第一摩擦面与火石接触时,第二摩擦面能够作为备用而不与火石接触;当第一摩擦面出现磨损情况较为严重时,将磨轮取下,使转轴从第一轴孔中拔出并穿入第二轴孔中,从而能够利用第二摩擦面替换第一摩擦面与火石接触,保证摩擦打火的效果;
[0025]2、利用交叉的第一摩擦面与第二摩擦面使得磨轮本体的体积能够控制在与常规磨轮相近,合理分配磨轮本体周向的表面积,节约成本且通用性高。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磨轮本体与轴定位件的调整安装示意图。
[0029]附图标记:1、磨轮本体;11、穿轴孔;111、第一轴孔;112、第二轴孔;12、第一摩擦面;13、第二摩擦面;14、第一稳定面;141、第一嵌槽;15、第二稳定面;151、第二嵌槽;2、轴定位件;21、穿轴部;211、穿孔;22、限位部;221、扣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打火机的多面磨轮,如图1所示,包括磨轮本体1,磨轮本体1上开设有供转轴穿过的穿轴孔11。穿轴孔11包括第一轴孔111与第二轴孔112,第一轴孔111与第二轴孔112的长度与直径均相同,且轴心线相交于第一轴孔111与第二轴孔112的中点处;磨轮本体1表面设置有分别绕第一轴孔111的轴心线环绕的第一摩擦面12、绕第二轴孔112环绕的第二摩擦面13,第一摩擦面12与第二摩擦面13上均设置有纹路,用于与火石摩擦产生火花。
[0032]如图2所示,第一摩擦面12与第二摩擦面13为交叉设置,使得磨轮本体1的体积能够控制在与常规磨轮相近,合理分配磨轮本体1周向的表面积。而由于第一轴孔111与第二轴孔112之间存在夹角,则在使用第一摩擦面12与火石接触时,第二摩擦面13能够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打火机的多面磨轮,包括磨轮本体(1),所述磨轮本体(1)上设置有穿轴孔(11);其特征在于:所述穿轴孔(11)包括第一轴孔(111)与第二轴孔(112),所述第一轴孔(111)与第二轴孔(112)的轴心线相交于一点;所述磨轮本体(1)上设置有分别绕第一轴孔(111)的轴心线环绕的第一摩擦面(12)、绕第二轴孔(112)环绕的第二摩擦面(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打火机的多面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轴孔(111)与第二轴孔(112)的长度与直径均相同,且轴心线相交于第一轴孔(111)与第二轴孔(112)的中点处,使第一摩擦面(12)与第二摩擦面(13)交叉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打火机的多面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磨轮本体(1)上于第一轴孔(11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于第一轴孔(111)的第一稳定面(14);所述磨轮本体(1)上于第二轴孔(1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垂直于第二轴孔(112)的第二稳定面(15);两个所述第一稳定面(14)之间的间距等于两个第二稳定面(15)之间的间距。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打火机的多面磨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晓丹倪星河蔡斌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市灵峰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