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重手扳葫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520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提吊工具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起重手扳葫芦,包括挂钩,挂钩的下端设置有葫芦主体,葫芦主体的前端贯穿有起重轴,起重轴为圆形的轴,葫芦主体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内壳,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起重环链在葫芦主体的内部通过带动块与起重轴卡接在一起后,起重环链是直接缠绕在起重轴外侧,当承重勾下端挂有较重的物体时,起重环链在受到承重勾的压力后便会将力传递给起重轴,这时起重轴在受到重力时,起重轴就会通过起重轴外侧的减重弹簧进行缓冲从而将一部分重力传递给减重弹簧,起重轴与手柄连接在一起,这时手柄在摇动作业时,起重轴受到的力在起重轴旋转时会均匀分散给多组减重弹簧,这样手柄就达到手柄在进行摇动时就会更加省力。就会更加省力。就会更加省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重手扳葫芦


[0001]本技术涉及提吊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重手扳葫芦。

技术介绍

[0002]手扳葫芦多用于提吊重物,从而广泛应用于工矿企业、仓储码头、影视场景架设、输电线路架设等场所。现有的手扳葫芦包括左墙板、右墙板、罩壳、链轮、起重环链、减速齿轮组、棘轮机构和驱动手柄等,其中左墙板和右墙板是两块平板,置于链轮两侧并通过支杆连接,起重环链穿在左右墙板之间,环绕于链轮上。现有的起重手扳葫芦在进行起吊作业时,由于左墙板、右墙板分离设置是通过支杆连接,则链轮和起重环链暴露在外,在使用过程中异物容易落入左右墙板之间,从而影响起重环链与链轮传动的平稳性,所以现有的手扳葫芦在葫芦主体设置了一层护板,但是现有的起重手扳葫芦在起吊有重物时,手柄上承受的力度就会较大,从而当摇动手柄时就会更加费力,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起重手扳葫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起重手扳葫芦。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起重手扳葫芦,包括挂钩,所述挂钩的下端设置有葫芦主体,所述葫芦主体的前端贯穿有起重轴,起重轴为圆形的轴,所述葫芦主体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内壳,内壳圆形的壳体,且内壳总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内壳的内部内侧壁面均设置有活动轴承,两组所述活动轴承的内轴上均设置有减重弹簧,且减重弹簧总共有十六组,每八组所述减重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与所述起重轴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起重轴的外侧壁面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为矩形块状。
[0007]作为优选,所述起重轴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合页,所述合页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带动块,带动块为矩形块状,所述起重轴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上端与所述带动块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起重轴外侧壁面设有起重环链。
[0008]作为优选,所述起重环链通过起重轴外侧壁面的带动块与所述起重轴活动卡接在一起,所述起重环链的下端设置有承重勾,位于所述葫芦主体外部的起重轴的外侧壁面设置有手柄。
[0009]作为优选,所述手柄的前端开设有开孔,开孔为圆形的孔,所述开孔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受力杆,受力杆为圆形杆状,所述受力杆的外侧壁面设置有活动轴承二。
[0010]作为优选,所述活动轴承二的外侧壁面设置有辅助块,辅助块为椭圆形外观,所述辅助块的左端开设有适配槽,适配槽为弧形槽状,且适配槽总共有四组。
[0011]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起重手扳葫芦。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3](1)、该起重手扳葫芦,当起重环链在葫芦主体的内部通过带动块与起重轴卡接在一起后,起重环链是直接缠绕在起重轴外侧,当承重勾下端挂有较重的物体时,起重环链在受到承重勾的压力后便会将力传递给起重轴,这时起重轴在受到重力时,起重轴就会通过起重轴外侧的减重弹簧进行缓冲从而将一部分重力传递给减重弹簧,起重轴与手柄连接在一起,这时手柄在摇动作业时,起重轴受到的力在起重轴旋转时会均匀分散给多组减重弹簧,这样手柄就达到手柄在进行摇动时就会更加省力。
[0014](2)、该起重手扳葫芦,当承重勾与外界物体挂连好后,这时便可以通过手柄的摇动来将挂连好的物体进行起吊,且手柄的左端通过开孔连接有受力杆,这时通过受力杆在进行摇动手柄,相比直接作用在手柄上进行摇动时,通过受力杆摇动手柄来对挂连的物体进行起吊,手臂的受力角度便会更加良好,这样受力杆便达到提高了手臂的受力角度。
[0015](3)、该起重手扳葫芦,受力杆的外侧壁面设置有辅助块,辅助块上开设有与手指相适配的适配槽,当人们需要摇动手柄时,这时便可以将手指对应各组适配槽,从而通过受力杆进行摇动手柄,这时手掌通过辅助块的拿握,辅助块受到的摩擦力便会较大,且随着角度不同还可以通过活动轴承二调整辅助块的角度来进行适配,这样辅助块就达到提高了该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减重弹簧局部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中A的放大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受力杆局部示意图。
[0020]图例说明:
[0021]1、挂钩;2、葫芦主体;3、起重轴;4、内壳;5、活动轴承;6、减重弹簧;7、限位块;8、合页;9、带动块;10、弹簧;11、起重环链;12、承重勾;13、手柄;14、开孔;15、受力杆;16、活动轴承二;17、辅助块; 18、适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23]实施例:一种起重手扳葫芦,如图1-图4所示,包括挂钩1,所述挂钩1 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挂钩1的下端设置有葫芦主体2,葫芦主体 2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葫芦主体2的前端贯穿有起重轴3,起重轴3为圆形的轴,所述葫芦主体2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内壳4,内壳4圆形的壳体,且内壳4总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内壳4的内部内侧壁面均设置有活动轴承5,活动轴承5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两组所述活动轴承5的内轴上均设置有减重弹簧6,且减重弹簧6总共有十六组,每八组所述减重弹簧 6相互靠近的一端与所述起重轴3的外侧壁面固定连接,所述起重轴3的外侧壁面设置有限位块7,限位块7为矩形块状,所述起重轴3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合页8,合页8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合页8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带动块9,带动块9为矩形块状,所述起重轴3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弹簧10,弹簧10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弹簧10的上端与所述带动块9的左端固定连接,所述起重轴3外侧壁面设有起重环链11,起重环链11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起重
环链11通过起重轴3外侧壁面的带动块9与所述起重轴3活动卡接在一起,所述起重环链11的下端设置有承重勾12,承重勾12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位于所述葫芦主体2外部的起重轴3的外侧壁面设置有手柄13,手柄13为现有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手柄13的前端开设有开孔14,开孔14为圆形的孔,所述开孔14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受力杆15,受力杆15为圆形杆状,所述受力杆15的外侧壁面设置有活动轴承二16,所述活动轴承二16的外侧壁面设置有辅助块17,辅助块17为椭圆形外观,所述辅助块17的左端开设有适配槽18,适配槽18为弧形槽状,且适配槽18总共有四组。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当起重环链11在葫芦主体2的内部通过带动块 9与起重轴3卡接在一起后,起重环链11是直接缠绕在起重轴3外侧,当承重勾12下端挂有较重的物体时,起重环链11在受到承重勾12的压力后便会将力传递给起重轴3,这时起重轴3在受到重力时,起重轴3就会通过起重轴 3外侧的减重弹簧6进行缓冲从而将一部分重力传递给减重弹簧6,起重轴3 与手柄13连接在一起,这时手柄13在摇动作业时,起重轴3受到的力在起重轴3旋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重手扳葫芦,包括挂钩(1),所述挂钩(1)的下端设置有葫芦主体(2),所述葫芦主体(2)的前端贯穿有起重轴(3),所述起重轴(3)的外侧壁面设置有限位块(7),所述起重轴(3)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合页(8),所述合页(8)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带动块(9),所述起重轴(3)的外侧壁面设置有弹簧(10),所述起重轴(3)外侧壁面设有起重环链(11),所述起重环链(11)的下端设置有承重勾(12),位于所述葫芦主体(2)外部的起重轴(3)的外侧壁面设置有手柄(13),其特征在于:所述葫芦主体(2)的内部内侧壁面设置有内壳(4),且内壳(4)总共有两组,两组所述内壳(4)的内部内侧壁面均设置有活动轴承(5),两组所述活动轴承(5)的内轴上均设置有减重弹簧(6),且减重弹簧(6)总共有十六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起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雅萍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欣桥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