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池、污水进水口、污水排出口、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沉淀腔、脱氮腔、脱磷腔、脱氮药剂注入管、脱磷药剂注入管、曝气管、曝气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污水经由污水进水口进入处理池内,首先在沉淀腔内进行沉淀,其中的颗粒物等杂质沉淀处理在沉淀腔内,脱氮药剂注入管将脱氮药剂注入脱氮腔内,由脱氮药剂对清水中的含氮物质进行降解,同时亦能进行二次沉淀,脱磷药剂注入管将脱磷药剂注入脱磷腔内,将水中的含磷物质进行降解,进而完成污水沉淀、脱氮、脱磷三个工艺,使得污水预处理效率较高,降低后续处理工艺负担。续处理工艺负担。续处理工艺负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0003]现有的污水处理的预处理工艺中,主要通过沉淀将污水中的杂质进行沉淀,上层的清水再由后续工艺进行处理,这种处理工艺比较粗糙,一般污水中含有含磷、含氮物质,无法通过沉淀进行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设备,它可以实现至少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长度方向相对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污水进水口、污水排出口,所述处理池内设有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分别定义为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高度高于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处理池内沿处理池长度方向依次隔成互不连通的沉淀腔、脱氮腔、脱磷腔,所述污水进水口与沉淀腔连通,所述脱磷腔与污水排出口连通,所述处理池上分别设有与脱氮腔、脱磷腔连通的脱氮药剂注入管、脱磷药剂注入管,所述处理池外壁上还穿设有伸入沉淀腔内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与外部臭氧产生设备连通,其伸入所述沉淀腔内部位上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曝气盘。
[0007]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沉淀腔内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由安装在处理池外壁上的电机驱动连接,其位于所述沉淀腔内的部位上阵列设有多个搅动杆。
[0008]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处理池上设有将处理池口部封闭的盖板。
[0009]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盖板宽度方向一端与处理池铰接,且其由驱动机构驱动其沿与所述处理池铰接处转动。
[0010]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铰接在处理池外壁上的气缸,所述气缸上驱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铰接在盖板上。
[0011]作为如上所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处理池外壁上通过安装枢轴铰接有安装座,所述气缸安装在安装座上。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污水经由污水进水口进入处理池内,首先在沉淀腔内进行沉淀,其中的颗粒物等杂质沉淀处理在沉淀腔内,上层的清水由第一隔板顶部流入脱氮腔内,脱氮药剂注入管将脱氮药剂注入脱氮腔内,由脱氮药剂对清水中的含氮物质进行降解,同时亦能进行二次沉淀,处理后的水经由第二隔板顶部流入脱磷腔内,脱磷药剂注入管将脱磷药剂注入脱磷腔内,将水中的含磷物质进行降解,进而完成污水沉淀、脱氮、脱磷三个工艺,使得污水预处理效率较高,降低后续处理工艺负担;同时曝气管将臭氧输送至曝气盘内,由曝气盘进行曝气,利用臭氧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降解,进一步提高污水预处理的效率;设置电机带动转轴转动,使搅动杆转动,对污水中的漂浮物进行破碎;设置盖板,能够将处理池进行密封,这样减少异物进入处理池内,对污水处理产生影响;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盖板转动,使处理池内部再进行清洗时,可以较快捷地翻转盖板,便于工人对处理池内部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图1中立体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6]图3为图1中立体结构俯视示意图;
[0017]图4为图1中立体结构侧视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019]1-盖板,2-连接块,3-污水进水口,4-气缸,5-安装座,6-转轴,7-搅动杆,8-第一隔板,9-第二隔板,10-脱磷腔,11-脱磷药剂注入管,12-脱氮腔,13-沉淀腔,14-药剂注入管,15-处理池,16-电机,17-曝气管,18-曝气盘,19-污水排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请参阅图1-4,图1-4示出了一种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设备,包括处理池15,所述处理池15长度方向相对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污水进水口3、污水排出口19,所述处理池15内设有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分别定义为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所述第一隔板8高度高于第二隔板9,所述第一隔板8和第二隔板9将处理池15内沿处理池15长度方向依次隔成互不连通的沉淀腔13、脱氮腔12、脱磷腔11,所述污水进水口3与沉淀腔13连通,所述脱磷腔11与污水排出口19连通,所述处理池15上分别设有与脱氮腔11、脱磷腔10连通的脱氮药剂注入管14、脱磷药剂注入管11,所述脱氮药剂注入管14、脱磷药剂注入管11分别将现有技术
中的脱氮药剂、脱磷药剂注入脱氮腔11和脱磷腔10内,所述处理池15外壁上还穿设有伸入沉淀腔13内的曝气管17,所述曝气管17与外部臭氧产生设备连通,其伸入所述沉淀腔13内部位上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曝气盘18。
[0022]所述沉淀腔13内转动连接有转轴6,所述转轴6由安装在处理池15外壁上的电机16驱动连接,其位于所述沉淀腔13内的部位上阵列设有多个搅动杆7。
[0023]所述处理池15上设有将处理池15口部封闭的盖板1,所述盖板1宽度方向一端与处理池15铰接,且其由驱动机构驱动其沿与所述处理池15铰接处转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铰接在处理池15外壁上的气缸4,具体的,所述处理池15外壁上通过安装枢轴铰接有安装座5,所述气缸4安装在安装座5上,使得气缸4铰接在处理池15外壁上,所述气缸4上驱动连接有连接块2,所述连接块2铰接在盖板1上,在需要对处理池15内部进行冲洗时,首先启动气缸,气缸的气缸杆伸长,驱动盖板沿与处理池铰接处转动,使处理池口部敞开,此时工人可对处理池内部进行冲洗。
[0024]本技术在使用时:污水经由污水进水口进入处理池内,首先在沉淀腔内进行沉淀,其中的颗粒物等杂质沉淀处理在沉淀腔内,上层的清水由第一隔板顶部流入脱氮腔内,脱氮药剂注入管将脱氮药剂注入脱氮腔内,由脱氮药剂对清水中的含氮物质进行降解,同时亦能进行二次沉淀,处理后的水经由第二隔板顶部流入脱磷腔内,脱磷药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池(15),所述处理池(15)长度方向相对两侧外壁上分别设有污水进水口(3)、污水排出口(19),所述处理池(15)内设有两个隔板,两个所述隔板分别定义为第一隔板(8)、第二隔板(9),所述第一隔板(8)高度高于第二隔板(9),所述第一隔板(8)和第二隔板(9)将处理池(15)内沿处理池(15)长度方向依次隔成互不连通的沉淀腔(13)、脱氮腔(12)、脱磷腔(10),所述污水进水口(3)与沉淀腔(13)连通,所述脱磷腔(10)与污水排出口(19)连通,所述处理池(15)上分别设有与脱氮腔(12)、脱磷腔(10)连通的脱氮药剂注入管(14)、脱磷药剂注入管(11),所述处理池(15)外壁上还穿设有伸入沉淀腔(13)内的曝气管(17),所述曝气管(17)与外部臭氧产生设备连通,其伸入所述沉淀腔(13)内部位上设有多个与其内部连通的曝气盘(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污水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微,汤玉良,樊朝润,黄伯安,吴宗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格讯环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