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热压模具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新型节能热压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开设在下模座上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螺纹安装有两个夹持板,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下模座并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下模本体,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下模本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便于拆卸与安装下模座和上模座,省时省力,同时热压完毕后,便于快速冷却,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节能热压模具
[0001]本技术涉及热压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节能热压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在模具领域里,热压模具使用范围比较广,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新型节能热压模具,包括支架,支架上设置有下模具,下模具的上方上下移动设置有上模具,上模具用于挤压下模具,下模具包括下底座,下底座上设置有加热下模,加热下模的中部设置有圆形凸起,圆形凸起上设置有圆台形凹槽,上模具包括上底座,上底座下方设置有加热上模,加热上模的下方设置有圆台形凸起,圆台形凸起向下移动后插入圆台形凹槽中。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热压模具生产效率低、温度流失快的问题。
[0003]但是,上述技术中,模具为固定安装,不便于拆卸,费时费力,同时热压完毕后,需要进行出模,其冷却效果差,降低了工作效率,为此,提出一种新型节能热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新型节能热压模具。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节能热压模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下模座,所述下模座上设有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开设在下模座上的空腔,所述空腔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螺纹安装有两个夹持板,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所述下模座并固定安装有把手,所述下模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下模本体,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箱,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下模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与所述加热下模本体固定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空腔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夹持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下模座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相连通,所述转动杆与通孔的内壁转动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两段螺纹,两段螺纹旋向相反。
[0009]优选的,所述水泵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箱相连通。
[0010]优选的,所述底座上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上模座,所述上模座上设有夹持机构。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通过该装置的底座、下模座、夹持机构、空腔、转动杆、夹持板、把手、加热下模本体、冷却箱、水泵、进水管、回水管和上模座相配合,需要更换下模座,转动把手,把手带动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两个夹持板运动,两个夹持板不在固定下模座,便可以更换新的下模座,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需要提高冷却效果时,启动水泵,水泵通过安装管将冷却箱内的冷却液抽出至进水管,进入加热下模本体上
的冷却通道内,冷却液吸收热量,通过回水管流回冷却箱内,通过水泵的持续工作,从而不断的对加热下模本体进行散热,提高模具成型速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0012]本技术操作简单,便于拆卸与安装下模座和上模座,省时省力,同时热压完毕后,便于快速冷却,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下模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底座;2、下模座;3、夹持机构;301、空腔;302、转动杆;303、夹持板;304、把手;4、加热下模本体;5、冷却箱;6、水泵;7、进水管;8、回水管;9、上模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照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型节能热压模具,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上设有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开设在下模座(2)上的空腔(301),所述空腔(301)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302),所述转动杆(302)上螺纹安装有两个夹持板(303),所述转动杆(302)的一端贯穿所述下模座(2)并固定安装有把手(304),所述下模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下模本体(4),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箱(5),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的一端与所述加热下模本体(4)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回水管(8),所述回水管(8)的一端与所述加热下模本体(4)固定连接;
[0019]所述空腔(301)的底部内壁上开设有两个限位槽,所述夹持板(303)的底部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对应的所述限位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下模座(2)的一侧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空腔(301)相连通,所述转动杆(302)与通孔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302)上开设有两段螺纹,两段螺纹旋向相反,所述水泵(6)上固定安装有安装管,所述安装管的一端与所述冷却箱(5)相连通,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上模座(9),所述上模座(9)上设有夹持机构(3),通过该装置的底座1、下模座2、夹持机构3、空腔301、转动杆302、夹持板303、把手304、加热下模本体4、冷却箱5、水泵6、进水管7、回水管8和上模座9相配合,需要更换下模座2,转动把手304,把手304带动转动杆302转动,转动杆302带动两个夹持板303运动,两个夹持板303不在固定下模座2,便可以更换新的下模座2,操作简单,省时省力,需要提高冷却效果时,启动水泵6,水泵6通过安装管将冷却箱5内的冷却液抽出至进水管7,进入加热下模本体4上的冷却通道内,冷却液吸收热量,通过回水管8流回冷却箱5内,通过水泵6的持续工作,从而不断的对加热下模本体4进行散热,提高模具成型速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本实
用新型操作简单,便于拆卸与安装下模座2和上模座9,省时省力,同时热压完毕后,便于快速冷却,提高工作效率。
[0020]工作原理:加热下模本体4上开设有冷却通道,需要更换下模座2和上模座9时,转动把手304,把手304带动转动杆302转动,转动杆302带动两个夹持板30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运动,直到两个夹持板303不在固定下模座2,此时便可以更换新的下模座2,操作简单,省时省力;
[0021]在进行加热压模后,需要提高冷却效果时,启动水泵6,水泵6通过安装管将冷却箱5内的冷却液抽出,通过进水管7,进入加热下模本体4上的冷却通道内,通过冷却液吸收热量,最后通过回水管8流回冷却箱5内,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节能热压模具,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安装有下模座(2),所述下模座(2)上设有夹持机构(3),所述夹持机构(3)包括开设在下模座(2)上的空腔(301),所述空腔(301)内转动安装有转动杆(302),所述转动杆(302)上螺纹安装有两个夹持板(303),所述转动杆(302)的一端贯穿所述下模座(2)并固定安装有把手(304),所述下模座(2)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加热下模本体(4),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冷却箱(5),所述底座(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水泵(6),所述水泵(6)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进水管(7),所述进水管(7)的一端与所述加热下模本体(4)固定连接,所述冷却箱(5)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回水管(8),所述回水管(8)的一端与所述加热下模本体(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节能热压模具,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霞,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煜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