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射角度可变的闪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3460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光照射角度可变的闪光装置,在反射罩的前方设置有对供给的光进行散射和聚光的光控制部,光控制部包括只对棒状光源纵长度方向具有光散射作用的散射控制部和将供给的光沿全方向具有集光作用的集光控制部。具有使来自棒状光源射出的光面对棒状光源纵长方向散射,即使在棒状光源与光控制部接近时也能抑制光控制部的棱镜作用,特别是在发光部形状小型化场合的广侧状态下也能防止因光控制部的棱镜作用产生的配方不匀等效果。(*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由发光部发射的光照射角度可变的闪光装置,特别是涉及在设定广发射光照射角度时可防止产生配光不匀的光照射角度可变的闪光装置。以往,已提出或已实用化的多种光照射角度可变的闪光装置。其结构是根据摄影用的摄影透镜焦点距离来控制由作为光源的闪光放电管、反射罩及光学构件的菲涅耳透镜等形成的发光部射出的光的发光照射角度。后述附图说明图10为以往众所周知的光照射角度可变的闪光装置装置主要部分的结构图。该装置通过将由反射罩2和配置在该反射罩2底部的光源即由闪光放电管3组成的发光组件1前方的菲涅耳透镜4从实线位置X移动至虚线位置Y,从而使其光照射角度可变。大家熟知的还有一种装置,它与上述方式相反,是将菲涅耳透镜4固定而使发光组件1移动的结构(日本技术公开1978年第62330号、日本专利公开1985年第83921号公报等)。又,后述图11(a)、(b)表示以往的另一种光照射角度可变的闪光装置装置主要部分的结构图。该装置是通过将闪光放电管3从处于宽侧状态的同图(a)的X1位置移动至远侧状态的同图(b)所示的Y1位置,并通过使闪光放电管3相对于反射罩2的位置关系发生变化而使光照射角度可变的结构(日本专利公开1987年第51453号公报等)。然而,上述以往的光照射角度可变的闪光装置存在着以下缺点。例如,众所周知,在如图10所示的通过使发光组件1与菲涅耳透镜4相对位置关系的变化而使光照射角度变化的装置中,为获得所需的光照射角度变化的上述两者的相对移动量比图11(a)、(b)中已说明的通过使闪光放电管3相对反射罩2位置关系变化而使光照射角度可变方式的装置中的反射罩2或闪光放电管3的移动量要大,因而存在着闪光灯装置形状大型化的缺点。对此,图11(a)、(b)的示例可使为获取所需的光照射角度变化的闪光放电管3的移动量小于图10示例的发光组件1等的移动量,从而有利于闪光装置的小型化。然而,该发光部通常是由闪光放电管3的棒状光源和作为光学构件的菲涅耳透镜4组合而成。此外,菲涅耳透镜4是将透镜曲面按同心状的透镜曲面部细分化,通过用壁面部使这种细分化的透镜曲面部相互之间连接形成整体的平板状结构。再通过丙烯基系树脂等的塑料注塑成形或冲压成形方式制作而成。因此,在使发光部形状小型化后用于实际照相摄影时,在棒状光源L的长度方向端部会产生各种颜色的细线(以下记作配光不匀),形成配光不匀的现象。后述图12为表示从棒状光源射入菲涅耳透镜的光以及透过的光的状态例等的结构图。例如,在该结构图中,从一具体例中经过实际的照相摄影以及显影、晒相处理后可以看出,反射罩K长度方向的正面宽度D为35mm,棒状光源L的中心与反射罩K底面部的间隔D1为6mm,棒状光源L的中心与菲涅耳透镜F的光射入面的间隔D2为11mm,棒状光源L的主电极间的距离D3为28mm,菲涅耳透镜F的焦点距离为35mm。其结果,可以确认在所得到的相片中,将从菲涅耳透镜F中心的正面方向作为零度,在相对于棒状光源L的长度方向两侧约30度倾斜的Z方向上产生配光不匀的现象。一般认为,上述配光不匀的产生原因在于,一旦棒状光源L和菲涅耳透镜F组合构成的发光部形状小型化,就必然会缩小棒状光源L与菲涅耳透镜F的距离,例如在图12中,用L1表示的从棒状光源L的右端部Lb射出后射入菲涅耳透镜F的左端部区域Fa的射出光的入射角θ1比用虚线表示的因棒状光源L与菲涅耳透镜F的间隔D2加大,而配光不匀不明显时从所述右端部Lb射出的射出光L2的向所述左端部区域Fa的入射角θ2大的缘故。这种状况也会在未图示的从棒状光源L的左端部La的射出光与菲涅耳透镜F的右端部Fb之间或因所述棒状光源L的左右端部La、Lb附近的反射罩K形成的反射光与所述菲涅耳透镜F的左右端部区域Fa、Fb之间产生。即,可以认为,菲涅耳透镜F对于来自入射角加大的棒状光源L的左右端部La、Lb附近的射入光,会产生更强的作为棱镜的作用。因此,例如拥有前面的入射角θ1的射入菲涅耳透镜F内的射出光L1在受到包括因菲涅耳透镜分光作用在内的折射作用后,从菲涅耳透镜F沿棒状光源L长度方向的两侧方向,以约30度的射出角作为分光状态的射出光L3射出。同样,因棒状光源L的左右端部La、Lb附近的反射罩K形成的反射光也会由菲涅耳透镜F分光后向菲涅耳透镜F外射出。因此,一般认为在实际摄影时,相片上显现的配光不匀就是由上述射出光L3等分光状态的光所形成的。另外,再来观察一下前面所述的各个以往例,所有的以往例尽管为使光照射角度可变而移动的构件多少存在着差别,但在想要与广角的摄影透镜相对应的所谓宽侧状态和想要与远程的摄影透镜相对应的所谓远侧状态时可使所述棒状光源和菲涅耳透镜的相对位置变化。具体地讲,在宽侧状态下,使棒状光源的闪光放电管3与菲涅耳透镜4接近,从而在任何一种例如为缩小装置而使发光部形状小型化时,尤其存在着在所述宽侧状态下产生配光不匀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这些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使在发光部形状小型化时的宽侧状态,也可防止因菲涅耳透镜的棱镜作用产生的配光不匀现象的光照射角度可变的闪光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本专利技术光照射角度可变的闪光装置,其特点在于,至少具有配置在反射罩内的棒状光源和配置在所述反射罩前方的光控制部,通过将具有所述棒状光源所述反射罩与所述光控制部的相对距离或使所述棒状光源相对于所述反射罩的位置变化而使发光照射角度变化,所述光控制部包括只对所述棒状光源的长度方向具有光散射作用的散射控制部以及使从所述棒状光源直接或通过所述反射罩供给的光沿其全方向具有聚光作用的聚光控制部。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照射角度可变的闪光装置,其特点在于,至少具有配置在反射罩内的棒状光源和配置在所述反射罩前方的光控制部,通过将具有所述棒状光源的所述反射罩与所述光控制部的相对距离或使所述棒状光源相对于所述反射罩的位置变化而使发光照射角度可变,所述光控制部由从所述棒状光源侧依次设置在所述反射罩前方的第1光控制构件和第2光控制构件组成,并且所述第1光控制构件由菲涅耳透镜形成,即在其面对所述棒状光源的面上设置与所述棒状光源长度方向一致的方向上形成,对所述棒状光源长度方向的垂直的方向具有光散射作用的第1凹状圆柱形透镜,在其另一面上至少具有一个顶点,把对从所述棒状光源直接或通过所述反射罩供给的光沿其全方向具有聚光作用的透镜曲面按同心状细分化的多个透镜曲面部相互之间由壁面部连接而成的环带透镜,所述第2光控制构件由板状构件形成,即在其面对所述环带透镜的一面上设置在与所述第1凹状圆柱形透镜垂直方向形成的第2凹状圆柱形透镜。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光照射角度可变的闪光装置,其特点在于,至少具有在反射罩内配置的棒状光源和配置在所述反射罩前方的光控制部,在使具有所述棒状光源的所述反射罩与所述光控制部的相对距离或所述棒状光源相对于所述反射罩位置变化的同时,改变所述棒状光源长度方向上的所述反射罩的开口尺寸,为使其在所述棒状光源与光控制部接近时变狭窄,以改变发光照射角度。所述光控制部由菲涅耳透镜构成,即在其面对所述棒状光源的面上设置与所述棒状光源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只对所述棒状光源长度方向具有光散射作用的凹状圆柱形透镜,在其另一面上设置把至少有1个顶点,对从所述棒状光源直接或通过所述反射罩供给的光沿其全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照射角度可变的闪光装置,包括配置在反射罩内的棒状光源和配置在所述反射罩前方的光控制部,通过使设有所述棒状光源的所述反射罩与所述光控制部的相对距离或所述棒状光源相对于所述反射罩的位置变化使发光照射角度可以变化,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控制部包括仅对所述棒状光源纵长方向具有光散射作用的散射控制部和对从所述棒状光源直接或通过所述反射罩供给的光相对全方具有聚光作用的聚光控制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家光男川端克典堀西克己
申请(专利权)人:韦斯特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