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贴标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3458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贴标系统,包括第一打印模组将第一标签打印在第一物件的第一标签位置上,第二打印模组将第二标签打印在第二物件的第二标签位置上,加工决策优化模组根据第一物件的第一标签位置或第二物件的第二标签位置进行加工路径优化,计算最短的加工路径,驱动器根据CNC控制器的指令驱动轴向电机、并将第一打印模组及第二打印模组移动至标签位置,以及人机显示器显示当前第一物件或第二物件的贴标执行状态及设备在异常时的警报信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同时兼顾柜体与门板的生产流水线的自动贴标需求,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加工效率;通过加工决策优化模组进行加工路径的最优化,节省了加工时间。节省了加工时间。节省了加工时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贴标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家具生产加工技术,特别是关于一种自动贴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板式家具的生产的前端流程中有两个重要的流程:贴标与开料。不论是柜体或是门板,都需要在每一块板材上贴上标签,标签上带有每一块板材专属的条形码信息,用于后续加工站调用。
[0003]近年来因订制家具风潮盛行,工厂单日生产的板材类型数以千计,若小板材上无正确的标签信息,加工信息的调取将极为困难。因此为了将标签正确地贴附于对应的板材上,并且减少人为失误的可能性,自动贴标技术与设备成为生产流程的关键。
[0004]自动贴标设备(以下简称为贴标机)的主要目的是将正确的标签图档印附于对应的板材的表面上,目前有几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在贴标机构上加装工业用条形码打印机,打印机固定于机头,随着轴向移动至贴标处,将图档打印于纸质标签上,通过机构取标及压附,让标签黏贴于板材表面。第二种方式是在贴标机构上加装镭射打标振镜模组,此振镜模组固定于机头,随着机构轴向移动至打标处,再将标签信息打印于板材表面。第三种方式是在贴标机构上加装喷墨头,喷墨头固定于机头,随着机构轴向移动至喷印处,透过喷墨的方式将标签信息喷印于板材的表面。
[0005]上述的第一种方式是目前最常见,且常用于柜体与门板的生产流水线,因打印纸成本低,且能贴附于大部分种类的板材上,应用上的限制较少。但其缺点为印标及取标耗时,加上取标机构多为吸附式,较难保证取标及印标过程的确实性,容易出现漏标情况。第二种方式则是通过镭射打印标签信息于板材的表面,此种方式不需等待标签印出,随到随打,效率高,可以节省纸张成本,打标范围不受板材的大小限制。但是其缺点在于标签打印上之后无法清除,同时对于工件表面的光学性质要求高,相同的打标参数无法通用于所有的贴皮材质。第三种方式是喷墨式印标,但其不在本技术讨论的技术范围内,因为喷头在工业环境下容易堵塞与损坏,且喷墨使用的碳粉成本高,以及喷附于表面后较难清除等限制,至今应用较少。
[0006]门板生产与柜体生产最大的不同有两点:第一,门板工艺上,通常需要正反两面加工,柜体则有70%以上的板子仅需要单面加工,因此门板的自动化产线都有一站为自动翻板机。若门板生产选用纸质标签的贴标机,在翻板的过程中可能出现标签掉落的状况。另外,标签纸通常具有一定的厚度,在板材翻面之后加工的状况,真空吸附与板材的接触面可能会因为标签纸的厚度出现空隙,导致开料时无法确保固定板材。第二,柜体生产在进行贴标时,表面已经有贴皮,且贴皮材质种类众多,不适用镭射打标方式。门板的表面贴皮技术则是在贴标与开料之后,因此,门板自动化产线非常适合使用镭射打标贴标机,可以减少翻板过程中的漏标风险,效率高,且打上的标签隐藏于贴皮内,无需去除,可以节省除标时间。
[0007]根据上述,在电控的配置上,除了机构本身,通常都会在设备旁配置一台计算机,辅以轴向运动控制卡,若为上述第一种方式使用工业打印机,则须要安装打印机的驱动软
件;若为第二种方式,则需要再加装镭射振镜、镭射控制卡及CAD/CAM软件。最后,为了做到自动贴标流程控制例如轴向移动、印标、取标及/或打印等步骤,需要第三方软件来整合控制卡、驱动程序及软件之间的通讯。然而,目前并没有同时整合条形码打印机、镭射打标及轴向控制的第三方软件,这限缩了自动贴标应用弹性,也让单一产线不易同时兼顾门板/柜体的人性化生产需求。
[0008]于加工效率上,以柜体加工为例,因柜体加工的切割技术比门板单纯,自动贴标与开料(在此可以称为切割)的时间比约为4:6,时间上相差不多,若产线开料机的数量远大于贴标机,自动贴标机的效率必需能够匹配多台开料机的产能。自动贴标加工效率除了需视机构印标、取标、打标时间之外,轴向移动的时间也是影响效率的关键因素。举例来说,一张大板材的长x宽为2440x1220公分(cm),平均一张板材上至少会有15处以上的标签。因此,若轴向移动的过程中有多余的移动距离,也是会影响到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同时适用于柜体与门板两个不同产线的自动贴标系统,利用自动贴标系统的中控系统模组同时整合轴向控制、镭射光打标设备控制以及标签打印设备控制功能,可以整合门板跟柜体两种生产线,节省成本,并应用于工业环境,同时兼顾柜体与门板的生产流水线的自动贴标需求,提高加工效率。
[0010]根据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自动贴标系统,包括第一打印模组、第二打印模组及中控系统模组,其中第一打印模组用以将第一标签打印在第一物件的第一标签位置上,第二打印模组用以将第二标签打印在第二物件的第二标签位置上。此外,中控系统模组还包括CNC控制器、驱动器、加工决策优化模组以及人机显示器,其中CNC控制器分别与第一打印模组及第二打印模组连接,用以控制第一打印模组及第二打印模组;加工决策优化模组用以根据第一物件的第一标签位置或是第二物件的第二标签位置进行加工路径优化,并计算第一打印模组对第一物件的第一标签位置或第二打印模组对第二物件的第二标签位置的最短的加工路径;驱动器是根据该CNC控制器的一指令以及该第一打印模组对该第一物件的该第一标签位置或该第二打印模组对该第二物件的该第二标签位置的最短的加工路径以驱动一轴向电机,通过该轴向电机将该第一打印模组及该第二打印模组移动至标签位置;以及人机显示器是用以显示当前第一物件或是第二物件的贴标执行状态及设备在异常时的警报信息。
[0011]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打印模组为标签打印模组,且标签打印模组至少包括标签打印装置、标签剥离装置以及取标装置。
[0012]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一物件为柜体及第二物件为门板。
[0013]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第二打印模组为镭射光打标模组,且镭射光打标模组至少包括镭射控制驱动器、振镜、镭射光源及准直器。
[0014]在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中,CNC控制器分别用以控制第一打印模组及第二打印模组的轴向移动。
[0015]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自动贴标系统可以整合门板跟柜体两种生产线,减少成本,同时兼顾柜体与门板的生产流水线的自动
贴标需求,提高加工效率;利用中控系统模组整合加工决策优化模组,可对物件上的多个标签位置进行加工路径的最优化,节省加工时间。
附图说明
[0016]附图1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自动贴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2A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表示具有多个零件的物件的标签位置及最短的加工路径的示意图。
[0018]附图2B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表示具有多个零件的物件另一示意图。
[0019]附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自动贴标方法的步骤流程示意图。
[0020]附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的表示在判断物件的种类以执行标签打印步骤或是镭射光打标步骤之前,进行判断当镭射光打标模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贴标系统,包括:一第一打印模组,用以将第一标签打印在第一物件的第一标签位置上;一第二打印模组,用以将第二标签打印在第二物件的第二标签位置上;以及一中控系统模组,包括:一CNC控制器,其分别与该第一打印模组及该第二打印模组连接,用以控制该第一打印模组及该第二打印模组;一加工决策优化模组,用以根据该第一物件的该第一标签位置或该第二物件的该第二标签位置进行加工路径优化,计算该第一打印模组对该第一物件的该第一标签位置或该第二打印模组对该第二物件的该第二标签位置的最短的加工路径;一驱动器,用以根据该CNC控制器的一指令以及该第一打印模组对该第一物件的该第一标签位置或该第二打印模组对该第二物件的该第二标签位置的最短的加工路径以驱动一轴向电机,通过该轴向电机将该第一打印模组及该第二打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立
申请(专利权)人:新代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