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口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516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的前方位置设有前面层,所述前面层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横向延伸的穿丝套,若干穿丝套沿口罩本体的左右方向直线分布,所述穿丝套内穿设有定型条,所述定型条为可塑件,所述口罩本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套,所述定型条的两端插入限位套内并且所述定型条呈开口朝向口罩本体的弧形状。在使用该口罩时,定型条穿设于穿丝套内、两端插入至限位套,定型条安装完毕后呈开口朝向口罩本体的后面层的弧形,定型条对口罩本体的形状进行固定,避免口罩本体塌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医疗用品技术领域。术领域。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口罩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用品
,特别是一种防护口罩。

技术介绍

[0002]在需要紧急救治病人时,医护人员通常需要长时间奔走对病人进行救治防护,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运动量较大,医护人员的需氧量增大。现有的医用防护口罩在呼吸频率高或者呼吸空气量大的情况下容易塌陷变形,从而导致使用者呼吸困难。特别是在口罩已经变形的情况下,口罩呼吸量较大的使用者可能会呼吸困难导致缺氧,使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护口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所述口罩本体的前方位置设有前面层,所述前面层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横向延伸的穿丝套,若干穿丝套沿口罩本体的左右方向直线分布,所述穿丝套内穿设有定型条,所述定型条为可塑件,所述口罩本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套,所述定型条的两端插入限位套内并且所述定型条呈开口朝向口罩本体的弧形状。
[000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口罩本体的后方位置设置有后面层,所述后面层的上边缘以及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粘贴条。
[000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丝套以及限位套均通过超声波缝合与口罩本体固定连接。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口罩本体的边缘采用医用弹性材质制成。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定型条包括内钢丝和软塑套,所述内钢丝被软塑套完全包裹。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穿丝套分为多组,多组所述穿丝套自上而下分布排列。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该口罩时,定型条穿设于穿丝套内、两端插入至限位套,定型条安装完毕后呈开口朝向口罩本体的后面层的弧形,定型条对口罩本体的形状进行固定,避免口罩本体塌陷。
[0011]本技术用于医疗用品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
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100、口罩本体;200、穿丝套;300、限位套;400、定型条;500、粘贴条。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17]参照图1和图2,一种防护口罩,包括口罩本体100。口罩本体100的左右两端连接有头带。口罩本体100的边缘由医用橡胶制成,避免,长时间佩戴口罩引起压力性损伤,并且提高医护人员的舒适度。口罩本体100的前面层上通过超声波缝合固定连接有多个穿丝套200。多个穿丝套200分为两组,每组内的穿丝套200沿口罩本体100的左右方向排列。两组穿丝套200均设置于口罩本体100上下方向的中部。每一组穿丝套200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套300,限位套300设置于口罩本体100的前面层的左右两端,限位套300远离穿丝套200的边缘以及上下两个边缘通过超声波缝合与口罩本体100固定连接。穿丝套200内穿设有定型条400,定型条400包括内钢丝的软塑套,内钢丝被软塑套完全包裹。当使用该防护口罩时,定型条400的两端分别插入限位套300上,定型条400固定后呈开口朝向口罩本体100的后面层的弧形。口罩本体100的后面层的上边缘以及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粘贴条500。粘贴条500能使口罩本体100后面层的上端与左右两端与使用者脸部粘接,使口罩本体100的上端和左右两端密封,从而让使用者呼出的气体大部分从防护口罩的下端流出,避免了呼吸产生的气体导致使用者佩戴的护目镜起雾影响使用者的视野。并且通过使用粘贴条500对口罩本体100的上端进行固定,避免了使用硬质的鼻梁夹条塑形,可减轻使用者长时间佩戴口罩引起的压力性损伤,同时让使用者佩戴时更加舒适。
[0018]以上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包括口罩本体(100),所述口罩本体(100)的前方位置设有前面层,所述前面层上固定连接有若干横向延伸的穿丝套(200),若干穿丝套(200)沿口罩本体(100)的左右方向直线分布,所述穿丝套(200)内穿设有定型条(400),所述定型条(400)为可塑件,所述口罩本体(100)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套(300),所述定型条(400)的两端插入限位套(300)内并且所述定型条(400)呈开口朝向口罩本体(100)的弧形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100)的后方位置设置有后面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仁辉张莉王汉兵罗银秋黄睿花向霞朱孟环饶卉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