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冲硅橡胶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499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缓冲硅橡胶卷料,属于缓冲卷材技术领域,该缓冲硅橡胶卷料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离型膜层、背胶层、底涂层和硅橡胶层;离型膜层的材质为硅油型PE离型膜;背胶层的材质为丙烯酸胶;底涂层的材质为康利邦C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缓冲硅橡胶卷料


[0001]本技术属于缓冲卷材
,具体涉及一种缓冲硅橡胶卷料。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汽车的电源由众多电芯组成,电芯需要进行贴合处理。电池厂通常使用一种AB胶类型的结构胶,通过打胶的方式使胶附在电芯的表面,经过一定时间初固化后,机械手自动贴合两个电芯,结构胶具有很强的粘结效果可以使两块电芯贴合在一起。但是,汽车在运动过程中会产生横向的力,例如急刹车、撞击等外力作用下都会传导到电芯模组上,电芯模组是整个的汽车的动力,粘结强度不够会导致电芯移位,有爆炸的风险,同时结构胶不具有缓冲性,无法适应电芯充电放电出现的膨胀收缩的应力变化。结构胶在贴合加工过程中,打胶定位困难,存在歪斜现象,由于电芯存在一定的重量,贴合挤压后可能会出现侧边溢胶,占用侧板的黏贴位置,导致侧边存在鼓起和缝隙,有漏电风险且影响美观,并且结构胶固化需要一定时间,严重影响生产节拍,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替代结构胶的且具有缓冲性能的贴合卷料。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缓冲硅橡胶卷料,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离型膜层、背胶层、底涂层和硅橡胶层;
[0005]所述离型膜层的材质为硅油型PE离型膜;
[0006]所述背胶层的材质为丙烯酸胶;
[0007]所述底涂层的材质为康利邦CL-14A-2K硅胶处理剂。
[0008]其中,所述硅橡胶层的邵氏硬度A为50
±r/>10。
[0009]其中,所述背胶层的厚度为0.03mm,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离型膜层的厚度为30-60μm。
[0010]其中,上述的缓冲硅橡胶卷料,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离型膜层、第一背胶层、第一底涂层、硅橡胶层、第二底涂层、第二背胶层和第二离型膜层。
[0011]其中,所述第一离型膜层的离型力为50-70g/inch,所述第二离型膜层的离型力为30-50g/inch;所述第一离型膜层的厚度为60μm,所述第二离型膜层的厚度为30μm。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缓冲硅橡胶卷料,选择硅橡胶层为基材,在硅橡胶层上设置康利邦CL-14A-2K硅胶处理剂制成的底涂层,大幅提升了硅橡胶层的表面能,使其与丙烯酸胶制成的背胶层粘结紧密,背胶层再与硅油型PE离型膜贴合,实现了与胶层不起反应和收卷成型,使得所得缓冲硅橡胶卷料结构紧密,便于使用,且将其应用于两个电芯的贴合,使用简单,解决了打胶定位困难的问题,且不会出现侧边溢胶的现象,使得侧边粘结紧密且整齐,且该缓冲硅橡胶卷料不仅起到贴合的作用,还具备可适应电芯充放电出现的膨胀和收缩的应力变化,使电芯贴合更为美观和安全。
附图说明
[0013]图1所示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缓冲硅橡胶卷料的结构示意图;
[0014]标号说明:1、第一离型膜层;2、第一背胶层;3、第一底涂层;4、硅橡胶层;5、第二底涂层;6、第二背胶层;7、第二离型膜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0016]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缓冲硅橡胶卷料,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离型膜层、背胶层、底涂层和硅橡胶层4;
[0017]所述离型膜层的材质为硅油型PE离型膜;
[0018]所述背胶层的材质为丙烯酸胶;
[0019]所述底涂层的材质为康利邦CL-14A-2K硅胶处理剂。
[0020]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缓冲硅橡胶卷料,选择硅橡胶层为基材,在硅橡胶层上设置康利邦CL-14A-2K硅胶处理剂制成的底涂层(涂布于硅橡胶层上形成),大幅提升了硅橡胶层的表面能,使其与丙烯酸胶制成的背胶层粘结紧密,背胶层再与硅油型PE离型膜贴合,实现了与胶层不起反应和收卷成型,使得所得缓冲硅橡胶卷料结构紧密,便于使用,且将其应用于两个电芯的贴合,使用简单,解决了打胶定位困难的问题,且不会出现侧边溢胶的现象,使得侧边粘结紧密且整齐,且该缓冲硅橡胶卷料不仅起到贴合的作用,还具备可适应电芯充放电出现的膨胀和收缩的应力变化,使电芯贴合更为美观和安全。
[0021]进一步的,所述硅橡胶层4的邵氏硬度A为50
±
10。
[0022]从上述描述可知,邵氏硬度A为50
±
10的硅橡胶层,能够满足应力应变要求为0.3MPa压强下应变≤10%,1.5MPa压强下应变≥25%,进而可满足电芯内的应力应变。
[0023]进一步的,所述背胶层的厚度为0.03mm,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为15μm,所述离型膜层的厚度为30-60μm。
[0024]从上述描述可知,0.03mm的背胶层,贴合强度可达到1.5MPa以上,不会使电芯出现错位,且可完美贴合底涂层将整体结构做成卷料;康利邦CL-14A-2K硅胶处理剂制成的底涂层,通过控制底涂层厚度在15μm,可将硅橡胶层的表面能提高到30dyn/cm以上,使之与背胶层粘结强度更高。
[0025]进一步的,上述的缓冲硅橡胶卷料,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离型膜层1、第一背胶层2、第一底涂层3、硅橡胶层4、第二底涂层5、第二背胶层6和第二离型膜层7。
[002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的离型力为50-70g/inch,所述第二离型膜层7的离型力为30-50g/inch;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的厚度为60μm,所述第二离型膜层7的厚度为30μm。
[0027]从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对第一离型膜层和第二离型膜层不同厚度和离型力的选择,便于进行卷料的加工(收卷和解卷),且便于后期使用时将离型膜层剥离。
[0028]请参照图1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
[0029]一种缓冲硅橡胶卷料,由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离型膜层1、第一背胶层2、第一底涂
层3、硅橡胶层4、第二底涂层5、第二背胶层6和第二离型膜层7组成;
[0030]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和第二离型膜层7的材质均为硅油型PE离型膜;
[0031]所述第一背胶层2和第二背胶层6的材质均为丙烯酸胶;
[0032]所述第一底涂层3和第二底涂层5的材质均为康利邦CL-14A-2K硅胶处理剂;
[0033]所述硅橡胶层4的邵氏硬度A为50
±
10;
[0034]所述第一背胶层2和第二背胶层6的厚度均为0.03mm;所述第一底涂层3和第二底涂层5的厚度均为15μm;
[0035]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的离型力为50-70g/inch,所述第二离型膜层7的离型力为30-50g/inch;
[0036]所述第一离型膜层1的厚度为60μm,所述第二离型膜层7的厚度为30μm。
[0037]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缓冲硅橡胶卷料,选择硅橡胶层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冲硅橡胶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离型膜层、背胶层、底涂层和硅橡胶层;所述离型膜层的材质为硅油型PE离型膜;所述背胶层的材质为丙烯酸胶;所述底涂层的材质为康利邦CL-14A-2K硅胶处理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硅橡胶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橡胶层的邵氏硬度A为50
±
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冲硅橡胶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胶层的厚度为0.03mm,所述底涂层的厚度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荣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腾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