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的提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259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水的提手结构,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顶部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均朝上延伸出外壳且在其中段水平朝外延伸有定位柱,该定位柱呈圆柱状且外端设置有自上而下朝外倾斜的斜角,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呈U型的提手,该提手两端对称开设有通孔,通过提手置入安装槽并由定位柱穿过通孔限制前后位移,所述安装槽上方通过固定挡板朝下插接入安装槽以防止提手脱出定位柱,该防水的提手结构构造简单,安装过程不需要对外壳进行破孔进行螺钉锁附,实现防泄漏、防水、防松。防松。防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的提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领域,是一种防水的提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新能源的发展,电动工具、共享助力车、共享滑板车、电摩电池、平衡车等相关动力电池领域发展迅速。动力电池产品要求越来越多,许多电池的重量越来越大,同时共享平台也带来了换电的概念。重量的提升和换电的需求,使得动力电池增加提手势在必行。而现有动力电池的提手占用空间大,且防水防尘性能较低,动力电池应用环境非常严苛,需要满足防水要求,本专利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一种防水的提手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水的提手结构,不仅结构简单合理,而且整体美观大方,占用空间小。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的提手结构,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顶部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均朝上延伸出外壳且在其中段水平朝外延伸有定位柱,定位柱与外壳为一体化设计,该定位柱呈圆柱状且外端设置有自上而下朝外倾斜的斜角,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呈U型的提手,该提手两端对称开设有通孔,通过提手置入安装槽并由定位柱穿过通孔限制前后位移,该安装槽上方通过固定挡板朝下插接入安装槽以防止提手脱出定位柱。
[0005]进一步的,所述通孔均贯通提手两侧的竖直段,且均上下延伸保证提手上下推拉的空间。
[0006]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挡板内端前后侧均固设有定位筋条,该定位筋条与固定挡板固设为一体,所述安装槽内前后也凹设有配合定位筋条插接的定位槽
[0007]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挡板内端壁上开设有配合固定柱以定位的圆形落位沉槽,所述圆形落位沉槽下方的固定挡板上开设有导向沉槽,该导向沉槽朝下延伸出固定挡板,该导向沉槽顶部为配合斜角的倾角设置,以保证在将固定挡板插接入安装槽时更加简单,不至于被卡住无法插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提手通过伸缩置于安装槽内,大大减小提手占用空间,且整体结构安装过程不需要对外壳进行破孔进行螺钉锁附,可实现防泄漏、防水、防松、防振动等功能,整体美观大方,占用空间小。
[000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构造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0012]图3为图2中A的放大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4]图5为图4中A-A的剖视图;
[0015]图6为图5中B的放大示意图。
[0016]图中:1-外壳,2-安装槽,3-定位柱,4-斜角,5-提手,6-通孔,7-固定挡板,8-定位筋条,9-定位槽,10-圆形落位沉槽,11-导向沉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0018]如图1~6所示,一种防水的提手结构,包括有外壳1,所述外壳顶部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2,该安装槽均朝上延伸出外壳且在其中段水平朝外延伸有定位柱3,定位柱与外壳为一体化设计,该定位柱呈圆柱状且外端设置有自上而下朝外倾斜的斜角4,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呈U型的提手5,该提手两端对称开设有通孔6,通过提手置入安装槽并由定位柱穿过通孔限制前后位移,该安装槽上方通过固定挡板7朝下插接入安装槽以防止提手脱出定位柱。
[0019]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通孔均贯通提手两侧的竖直段,且均上下延伸保证提手上下推拉的空间。
[0020]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挡板内端前后侧均固设有定位筋条8,该定位筋条与固定挡板固设为一体,所述安装槽内前后也凹设有配合定位筋条插接的定位槽9。
[0021]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挡板内端壁上开设有配合固定柱以定位的圆形落位沉槽10,所述圆形落位沉槽下方的固定挡板上开设有导向沉槽11,该导向沉槽朝下延伸出固定挡板,导向沉槽顶部为配合斜角的倾角设置,以保证在将固定挡板插接入安装槽时更加简单,不至于被卡住无法插接,在插接后固定挡板的圆形落位沉槽与定位柱卡接,对固定挡板进行定位防止脱出。
[0022]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将安装槽与定位槽设置为上宽下窄的结构,对应的固定挡板与定位筋条均配合为相同结构,以便插接安装更加紧凑防松。
[0023]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首先将提手落位于外壳的定位柱之间,然后在外壳的两侧从上往下硬压入固定挡板,待固定挡板的圆形落位沉槽与外壳的定位柱完全配合即完成。整体结构形成一体,在安装完成后,提手水平段下端与外壳上表面接触,整体占用空间减小,需要提拉时将提手朝上拉动,上拉过程中当定位块接触通孔限位,便可将动力电池取出;整体安装过程不需要对外壳进行破孔进行螺钉锁附,可实现防泄漏、防水、防松、防振动等功能,整体美观大方,占用空间小。
[0024]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技术的启示下都可以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防水的提手结构。凡依本技术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技术的涵盖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外壳,所述外壳顶部两端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槽,该安装槽均朝上延伸出外壳且在其中段水平朝外延伸有定位柱,该定位柱呈圆柱状且外端设置有自上而下朝外倾斜的斜角,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呈U型的提手,该提手两端对称开设有通孔,通过提手置入安装槽并由定位柱穿过通孔限制前后位移,该安装槽上方通过固定挡板朝下插接入安装槽以防止提手脱出定位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的提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均贯通提手两侧的竖直段,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阿文王维乐夏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