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板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34183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2-10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流板铰链,用于将导流板连接在车体上,铰链臂与铰链底座通过转轴铰接,铰链臂与铰链底座之间设置有气弹簧,气弹簧的轴线延长线在闭合与开启过程中经过转轴的圆心,在开启最大角度与闭合最小角度时设置有限位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开启最大角度的限位机构,保证铰链臂的打开角度固定,防止铰链臂及导流板过度打开,保证导流板与周边件的配合间隙和面差,提高整车外观质量标准的达标率;并通过设置闭合最小角度的限位机构,防止铰链臂过度关闭,保证铰链臂的关闭角度固定,进而保证导流板与牵引车背面的距离适宜,避免导流板与牵引车发生碰撞、造成车辆损伤。伤。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流板铰链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配件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导流板的铰链。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技术和高速公路的发展,车辆行驶速度日益提高,空气阻力也逐渐成为主要的行车阻力之一,尤其是厢式半挂车,由于牵引车与半挂车之间约有一米间距,空气阻力对车辆运行的影响更为显著。为了解决车辆的风阻问题,通常在牵引车的车顶安装导流罩、牵引车背面的两侧安装导流板,使牵引车与半挂车之间的气流平滑过渡,从而降低空气阻力。
[0003]如中国技术专利201620116649.4公开了一种汽车可折叠式导流板,导流板的一侧通过铰链铰接固定在牵引车背面,导流板与牵引车之间还设有两个气弹簧,气弹簧一端固定在导流板上,另一端固定在牵引车上,导流板通过气弹簧向外的拉伸极限或向内的作用力可以保持对应的打开或关闭状态。导流板转动时,气弹簧被压缩至死点位置,直到对导流板的作用力方向改变,气弹簧才开始起助力作用,导流板翻转的角度越大助力才越大,因此通常需要人力将导流板转过较大的角度后,气弹簧才能起到较大的助力,因而较为耗费人力;由于未设置限位装置,当气弹簧调试不当时,若气弹簧向外的拉伸距离增大,容易导致导流板打开后对应于牵引车背面的倾斜角过大,造成导流板过度打开,增大了导流板与周边件的配合间隙与面差(面差指造型面因设计或制造需求进行分割或分块并将其中一部分沿某一特定方向进行偏置产生数值),可能使整车外观质量标准不达标;若气弹簧向内的作用力过大,容易导致导流板关闭后与牵引车背面的距离过小,造成导流板过度关闭,行车过程中的震动容易使导流板与牵引车发生碰撞,因而造成车辆表面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汽车可折叠式导流板存在的较为耗费人力、过度打开、过度关闭的问题,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导流板铰链,有效降低导流板打开或关闭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避免导流板过度打开、过度关闭。
[0005]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导流板铰链,用于将导流板连接在车体上,铰链臂与铰链底座通过转轴铰接,铰链臂与铰链底座之间设置有气弹簧,气弹簧的轴线延长线在闭合与开启过程中经过转轴的圆心,在开启最大角度与闭合最小角度时设置有限位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开启最大角度的限位机构,保证铰链臂的打开角度固定,防止铰链臂及导流板过度打开,保证导流板与周边件的配合间隙和面差,提高整车外观质量标准的达标率;并通过设置闭合最小角度的限位机构,防止铰链臂过度关闭,保证铰链臂的关闭角度固定,进而保证导流板与牵引车背面的距离适宜,避免导流板与牵引车发生碰撞、造成车辆损伤。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8]气弹簧的两端分别铰接在铰链臂与铰链底座上,其中一端可滑动地铰接在导向孔
内。本技术通过气弹簧的两端铰接在铰链臂与铰链底座上,安装时只需固定铰链臂和铰链底座即可,无需安装多余部件,安装快捷,使用方便;并且气弹簧的一端滑动地铰接在导向孔内,气弹簧可沿导向孔滑动,有利于气弹簧快速转过死点位置。
[0009]导向孔为长圆形或扇环形。本技术通过将气弹簧与铰链臂铰接的导向孔设置为长孔,只需人力改变导流板较小的角度,气弹簧的活动端就可沿导向孔快速滑动,加快改变气弹簧的力臂长度,使气弹簧转过死点位置即可产生较大助力,节省导流板打开或关闭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长圆形或扇环形的导向孔便于气弹簧的活动端沿导向孔滑动。
[0010]铰链底座与气弹簧的固定端铰接,气弹簧的活动端铰接在铰链臂上的导向孔内,导向孔相对于铰链底座倾斜设置。
[0011]铰链底座的另一端设有支座,气弹簧的固定端铰接于支座上。
[0012]气弹簧的活动端固定连接位于铰链臂的导向孔内的连接销。
[0013]开启最大角度的限位机构为限位柱或/和凸台。本技术通过在铰链臂上设置限位柱、铰链底座上对应位置设置凸台,凸台位于限位柱的旋转轨迹上,当导流板打开时,限位柱接触压紧凸台,阻止铰链臂继续旋转,同时,气弹簧的推力使限位柱与凸台抵紧配合,使导流板稳定保持打开状态,不易受外力干扰。
[0014]闭合最小角度的限位机构为限位块或/和立板。本技术通过在铰链底座上设置限位块,当导流板关闭时,铰链臂的立板边缘接触压紧限位块,阻止铰链臂继续旋转,同时,气弹簧的推力使立板与限位块抵紧配合,使导流板稳定保持关闭状态,并抵御外界对导流板施加的力,防止失效开启。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17]图3为图2中A-A截面的剖视图,其中导流板铰链处于打开状态。
[0018]图4同图3,其中导流板铰链处于关闭过程中的状态。
[0019]图5为图2中B-B截面的剖视图,其中导流板铰链处于关闭状态。
[0020]图中:1、铰链底座;2、气弹簧;3、导向孔;4、铰链臂;5、限位柱;6、第二立板;7、限位块;8、连接销;9、支座;10、凸台;11、转轴;12、突出部;13、第一立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2]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铰链底座1可以通过紧固件固定于牵引车上,铰链臂4通过紧固件与导流板固定,铰链臂4的内端与铰链底座1通过转轴11铰接。如图3至图5所示,铰链臂4位于转轴11的上方,铰链底座1位于转轴11的下方,铰链臂4与铰链底座1的两侧设有立板,铰链臂4靠近第一立板13一侧的内端具有向远离转轴11方向伸出的突出部12,突出部12上开设长圆形的导向孔3,导向孔3相对于铰链底座1倾斜设置。铰链底座1的外端设有的支座9,支座9与气弹簧2的固定端铰接,如图1所示,气弹簧2的活动端固定在连接销8上,连接销8安装在铰链臂4的突出部12的导向孔3内。如图4所示,当铰链臂4转动一定角度时,气弹簧2压缩至死点位置,这时气弹簧2的轴线延长线(即作用力方向)指向转轴11,气弹簧2作
用在铰链臂4上的力臂为零。铰链臂4如果继续转动很小的角度,此时气弹簧2作用在铰链臂4上的力臂处于转轴11的上方或者下方,气弹簧2带动连接销8滑向导向孔3的另一端,使气弹簧2的力臂在原有方向上快速变长,由于气弹簧2的作用力大小变化不大,因而气弹簧2作用在铰链臂4上的力矩变大,气弹簧2的助力变大,使铰链臂4转动速度变快,大大缩短气弹簧2产生较大助力的时间,无需导流板转动更大角度,即可实现铰链臂4的自动转动,节省人力。
[0023]如图3至图5所示,铰链臂4的内端设有突出于铰链臂4的限位柱5,限位柱5可以为与铰链臂4锁紧固定的螺杆或者焊接固定的圆柱,铰链底座1上与铰链臂4铰接的位置设有与限位柱5相配合的凸台10,凸台10与铰链底座1为一体,凸台10位于限位柱5的旋转轨迹上,在导流板打开的过程中,铰链臂4旋转至设定的打开角度时,限位柱5的端面接触凸台10的上表面,凸台10阻止铰链臂4继续旋转,使铰链臂4的打开角度固定,防止铰链臂4及导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板铰链,用于将导流板连接在车体上,铰链臂(4)与铰链底座(1)通过转轴(11)铰接,铰链臂(4)与铰链底座(1)之间设置有气弹簧(2),其特征在于:气弹簧(2)的轴线延长线在闭合与开启过程中经过转轴(11)的圆心,在开启最大角度与闭合最小角度时设置有限位机构。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流板铰链,其特征在于:气弹簧(2)的两端分别铰接在铰链臂(4)与铰链底座(1)上,其中一端可滑动地铰接在导向孔(3)内。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板铰链,其特征在于:导向孔(3)为长圆形或扇环形。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流板铰链,其特征在于:铰链底座(1)与气弹簧(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双庆王立川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亿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